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给出抽油烟机可自洁的自动烹饪柜,包括烟道、油烟分离器和集油杯,油烟分离器使烟道中的油分离出来收集到集油杯中,设有往集油杯供应清洗液的供液管;集油杯包括虹吸管,虹吸管的吸液端口设在杯腔底,虹吸管的管腔从吸液端口开始往上然后转向往下到排液端口,排液端口位于杯腔外且低于杯腔底,管腔的转向处略低于杯口。液管直接往集油杯中加入清洗液,清洗液冲洗集油杯内部,当混合液的液位到达虹吸管的转向处时,转向处的混合液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入虹吸管的下行段,根据虹吸原理,集油杯内的混合液全部经虹吸管排出,全程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实现自动清洗和自动排液,由于抽烟烟机配设有供液管,因此清洗和排液过程无需拆出集油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抽油烟机可自洁的自动烹饪柜
本技术涉及自动烹饪柜,尤其是具有抽油烟机的自动烹饪柜。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抽油烟机的清洗方式一般是人手拆出集油杯,然后将集油杯拿到水源处进行清洗,而抽油烟机的烟道和油烟分离器则是需要厂家专业人员将抽烟烟机拆开,才能够对其进行清洗。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集油杯需要人手拆卸后才能倾倒油污,而且需要人手对拆卸出来的集油杯进行清洗,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给出自动烹饪柜,能方便清洗其自身抽油烟机上的集油杯且清洗后自动排液干净。抽油烟机可自洁的自动烹饪柜,包括烹饪器皿和抽油烟机,所述抽油烟机包括烟道、油烟分离器和集油杯,油烟分离器使烟道中的油分离出来收集到集油杯中,设有往集油杯供应清洗液的供液管;集油杯包括虹吸管,虹吸管的吸液端口设在杯腔底,虹吸管的管腔从吸液端口开始往上然后转向往下到排液端口,排液端口位于杯腔外且低于杯腔底,管腔的转向处略低于杯口。进一步地,排液端口通往烹饪器皿所在位置。进一步地,集油杯位于烹饪器皿所在位置的正上方,集油杯的液体满溢则从在杯口边沿排出。进一步地,油烟分离器包括烟道连接管、挡油滤网和驱动装置,烟道连接管可同轴转动地串接在烟道中,挡油滤网固定安装于烟道连接管,驱动装置位于烟道连接管外,驱动烟道连接管连同挡油滤网旋转。进一步地,油烟连接管通过轴承串接在烟道中。进一步地,所述轴承为防水轴承。有益效果在于:集油杯的容量至少可以储存抽油烟机一次烹饪产生的废油而不排出,供液管直接往集油杯中加入清洗液,清洗液冲洗集油杯内部,集油杯内清洗液和油污的混合液使得集油杯和虹吸管的上行段的液位上升,但此时混合液仍不会被排出;当混合液的液位到达虹吸管的转向处时,转向处的混合液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入虹吸管的下行段,根据虹吸原理,大气压会将集油杯内的混合液压入吸液端口使得虹吸管充满液体,而流入到虹吸管内下行段的混合液在自重的作用下不断从排液端口流出虹吸管,故吸液端口也不断地吸入废液,最终使得集油杯内的混合液全部经虹吸管排出,全程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实现自动清洗和自动排液,由于抽烟烟机配设有供液管,因此清洗和排液过程无需拆出集油杯。附图说明图1为抽油烟机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抽油烟机的整体示意图(集烟罩被省去);图3为油烟分离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油烟分离器的局部示意图;图5为转动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6为集油杯的纵切剖面示意图;图7为油烟分离器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自动烹饪柜的示意图。图中:1、烟道连接管;2、油烟分离器;21、滤丝;22、外轮;23、滴油部;24、泄油孔;3、转动连接结构;31、皮带;32、电机;33、防水轴承;4、上壳体;5、下壳体;6、烟道;7、固定板;61、吸烟口;50、风机;60、三通管;70、集油杯;71、虹吸管;72、排液端口;73、吸液端口;74、杯口;75、转向处;80、集烟罩;81、电推杆;90、自动烹饪锅;100、抽油烟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抽油烟机100包括烟道6、油烟分离器2、风机50、集烟罩80,烟道6用固定板7固定,烟道6包括一段上烟道和一段下烟道,上烟道的上端设置有风机50,上烟道的中下部设置有三通管60,三通管60连接有清洗液供应装置;下烟道的下端固设有集烟罩80,集烟罩80内固设有集油杯70;固定板7上固设的电推杆81其驱动端固接在集烟罩80上,由于下烟道的下部是伸缩套管,故电推杆81下推时会带动集烟罩80和下烟道的伸缩段一起下降。油烟分离器2设置在上下两段烟道6之间,上烟道的下端和下烟道的上端固设有转动连接结构3,转动连接结构3的内部如图5所示,转动连接结构3上固设有一条管状通槽,管状通槽的一端固设有防水轴承33,而油烟分离器2的外部结构如图4所示,油烟分离器2包括上壳体4、下壳体5以及两条烟道连接管1,上壳体4和下壳体5呈漏斗状,二者较宽口部相互朝向地固接,两条烟道连接管1分别固设在上壳体4和下壳体5二者较窄的口部上,且烟道连接管1连通上壳体4和下壳体5的内部,这样,烟道连接管1穿过转动连接结构3的防水轴承33可同轴转动地插入到管状通槽中。固定板7上还设置有电机32,电机32的输出端可通过皮带31来驱动油烟分离器2的下壳体5相对于转动连接结构3转动,油烟分离器2内的挡油滤网被下壳体5带动从而和下壳体5共同转动。集油杯70的具体结构如图6所示,集油杯70内固设有一条虹吸管71,虹吸管71的吸液端口73设置在杯腔底,管腔从吸液端口73为起点上行后转向下行,直至虹吸管71的排液端口72穿出集油杯70的底壁,并且管腔转向处75略低于集油杯70的杯口74。往集油杯70加入液体后,只要水位未超过转向处75,杯内液体就无法从虹吸管71被排出;一旦水位超过了转向处75,杯内液体的静压力使液体流过转向处75并充满虹吸管71,虹吸管71的下行段内的液体因自身重力从排液端口72流出并使虹吸管71的下行段形成负压,大气压不断将集油杯70的内液体从吸液端口73压入虹吸管71的上行段,最终使得集油杯70内液体全部经排液端口72排出。集油杯70集油杯70集油杯70当然,虹吸管71可以仅是放在集油杯70内,所以虹吸管71和杯体并非必须固接。自动烹饪柜包括上述抽油烟机100,还包括自动烹饪锅90、外部烹饪操作器具、控制器等,抽油烟机100的集烟罩80正下方设置有位置固定的自动烹饪锅90,电推杆81自然状态下为收缩状态,向集烟罩80提供支持力使得集烟罩80悬停在离自动烹饪锅90较远的位置,以便留出给外部烹饪操作器具(如机械手、自动添减机构或者人工操作的锅铲、汤勺)往自动烹饪锅90添加物料的操作空间;自动烹饪锅90是现有技术,包括具有敞口的锅体、锅铲、锅铲驱动装置,锅铲驱动装置凸设在在锅体内,锅铲固接在锅铲驱动装置的侧壁上,锅铲不突出于锅沿,锅铲驱动装置可以自转从而带动锅铲在锅内旋转,达到翻炒菜品的效果。第一步的工作过程如下:自动烹饪锅90开始烹饪时,操作人员控制电推杆81向下推出,电推杆81带动集烟罩80向自动烹饪锅90靠近,直至集烟罩80运动至最低位,此时集烟罩80的吸烟口61和自动烹饪锅90口部之间的泄压空隙为1.5cm(泄压空隙的取值范围是0~3cm,优选为1~2cm),控制器才控制电推杆81悬停从而使得集烟罩80停住,此时外部烹饪操作器具无法从泄压空隙伸入到自动烹饪锅内。好处是:由于是自动烹饪锅,集烟罩80和自动烹饪锅之间无需留出人工炒菜所需要的操作空间和视野空间,故集烟罩80和自动烹饪锅之间的距离可以大大缩小,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吸走自动烹饪锅产生的油烟;同样的目的,应当保证集烟罩80的口部不小于自动烹饪锅的口部,以避免自动烹饪锅所产生的油烟直接从集烟罩80的侧部飘散而不被吸入到集烟罩80内。但是,集烟罩80应当与自动烹饪锅之间保证有上述的泄压空隙,否则,若集烟罩80抵严密地盖在自动烹饪锅上,就容易发生虹吸效应,将锅内的菜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抽油烟机可自洁的自动烹饪柜,包括烹饪器皿和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油烟机包括烟道、油烟分离器和集油杯,油烟分离器使烟道中的油分离出来收集到集油杯中,设有往集油杯供应清洗液的供液管;集油杯包括虹吸管,虹吸管的吸液端口设在杯腔底,虹吸管的管腔从吸液端口开始往上然后转向往下到排液端口,排液端口位于杯腔外且低于杯腔底,管腔的转向处略低于杯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抽油烟机可自洁的自动烹饪柜,包括烹饪器皿和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油烟机包括烟道、油烟分离器和集油杯,油烟分离器使烟道中的油分离出来收集到集油杯中,设有往集油杯供应清洗液的供液管;集油杯包括虹吸管,虹吸管的吸液端口设在杯腔底,虹吸管的管腔从吸液端口开始往上然后转向往下到排液端口,排液端口位于杯腔外且低于杯腔底,管腔的转向处略低于杯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烟机可自洁的自动烹饪柜,其特征在于:排液端口通往烹饪器皿所在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抽油烟机可自洁的自动烹饪柜,其特征在于: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峰峰,江志强,朱达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富港万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