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整配光角度的墙角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326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整配光角度的墙角灯,属于照明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墙角灯照射角度调节不便的问题。本改良结构的弹性眼镜脚,包括座体、电源和灯源,所述座体内具有安装腔且电源设置于安装腔内,所述座体上通过过盈铰链铰接有安装座,所述灯源固设于安装座内,所述过盈铰链上沿轴向开有供连接灯源与电源的导线穿过的中心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直接通过摆动安装座来调节灯光的照射角度并避免导线对安装座的摆动产生干涉,使用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整配光角度的墙角灯
本技术属于照明
,涉及一种墙角灯,特别涉及一种可调整配光角度的墙角灯。
技术介绍
墙角灯是一种用于供人夜间去卫生间等少量活动用的照明灯具,其具有光线柔和、美观、能耗低、维护方便、寿命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医院、场馆、宾馆酒店等场所,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墙角灯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普通住宅。然而,由于目前传统墙角灯的灯光角度固定,无法根据环境所需调节照射角度,导致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解决该问题,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1710754179.3)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角度的墙角灯,包括控制器、电机、左调节杆、右调节杆、灯座、发光体、旋转开关、固定面、开口装置、控制面板,通过电机转动来控制左右调节杆的上下移动,从而调节发光体的角度。然而,由于实际上调节灯光角度的操作频率也较低,而该结构又较为复杂,大大增加了成本,而且,该方案中并没有公开发光体与电源之间的导线是如何排布的,由于发光体并不相对电源固定,如果只是简单的通过导线直接连接发光体和电源,会导致导线对发光体调节角度产生干涉,从而影响灯光角度的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调整配光角度的墙角灯,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便于墙角灯角度的调节。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调整配光角度的墙角灯,包括座体、电源和灯源,所述座体内具有安装腔且电源设置于安装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上通过过盈铰链铰接有安装座,所述灯源固设于安装座内,所述过盈铰链上沿轴向开有供连接灯源与电源的导线穿过的中心孔。本墙角灯通过座体固定于墙面上,设置有灯源的安装座通过过盈铰链铰接于座体上,使人能够直接通过拨动安装座来调节灯源的照射角度,并通过过盈铰链内部的过盈配合实现固定。而且,本案中,导线穿过过盈铰链内的中心孔连接灯源与电源,使导线与过盈铰链同轴设置,且在中心孔内的部分会随着安装座的摆动发生扭转,从而避免对安装座的摆动产生干涉。在上述的可调整配光角度的墙角灯中,所述座体朝向安装座一侧的两端分别具有向外凸出的连接座一和连接座二,所述安装座的一端与连接座一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座的另一端具有连接座三,所述连接座三与连接座二之间通过上述过盈铰链连接,所述连接座二的内侧开有安装槽一和导线槽一,所述过盈铰链的一端嵌入安装槽一内,所述座体朝向安装座一侧的端面上开有与安装腔连通的导线孔,所述导线槽一的一端与中心孔连通且另一端与导线孔相邻。这样,导线的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导线孔、导线槽一和中心孔进入安装座内与灯源连接。在上述的可调整配光角度的墙角灯中,所述导线槽一呈弧形。导线槽一设置成弧形,使导线更易从导线槽一穿过。在上述的可调整配光角度的墙角灯中,所述导线槽一与导线孔相邻的一端位于连接座二的底部且开口朝向导线孔一侧,所述座体上设有遮挡盖,所述遮挡盖位于导线孔与连接座二之间,所述遮挡盖和座体合围形成两端分别与导线槽一和导线孔连通的导线槽二。通过遮挡盖的设置,避免导线孔与导线槽一之间的导线暴露在外,使本墙角灯的布线更合理美观。在上述的可调整配光角度的墙角灯中,所述连接座二包括连接半座一和连接半座二,所述连接半座一与安装座一体连接,所述连接半座二与连接半座一可拆卸连接且所述连接半座一与连接半座二合围形成上述安装槽一和导线槽一。连接座二采用分体结构,便于过盈铰链和导线的安装。在上述的可调整配光角度的墙角灯中,所述连接半座一朝向连接半座二的一侧具有向外凸出的定位销,所述连接半座二朝向连接半座一的一侧具有供定位销嵌入的定位孔。连接半座一和连接半座二通过定位孔与定位销配合,能够保证配合精度。在上述的可调整配光角度的墙角灯中,所述连接座三与安装座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座三朝向连接座二的端面上开有供过盈铰链一端嵌入的安装槽二,所述连接座与安装座连接的端面上开有两端分别与安装槽二和安装座内腔连通的导线槽三。在上述的可调整配光角度的墙角灯中,所述灯源为LED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将设置有灯源的安装座与座体通过过盈铰链铰接,而且,与电源连接的导线穿过过盈铰链沿轴向设置的中心孔与灯源连接,使本墙角灯够通过摆动安装座来调节灯光的照射角度并避免导线对安装座的摆动产生干涉。2、本案中与电源连接的导线依次从座体的安装腔内依次穿过导线孔、遮挡盖、连接座二和连接座三进入安装座内与灯源连接,避免导线暴露在外,更美观紧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电源未示出);图4是过盈铰链的安装结构。图中,1、座体;11、安装腔;12、导线孔;13、挡板;2、灯源;3、安装座;4、过盈铰链;41、中心孔;5、连接座一;6、连接座二;61、连接半座一;62、连接半座二;6a、安装槽一;6b、导线槽一;6c、定位销;6d、定位孔;6e、定位凸块;7、连接座三;71、安装槽二;72、导线槽三;8、遮挡盖;9、导线槽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可调整配光角度的墙角灯,包括底座、电源、安装座3和灯源2,其中,底座固定安装于墙面上,底座内具有安装腔11且电源设置于安装腔11内,灯源2设置于安装座3内且安装座3通过过盈铰链4铰接于底座上,过盈铰链4上沿轴向开有中心孔41,与电源连接的导线穿过中心孔41与灯源2连接,使人能够通过摆动安装座3来调节灯源2的照射角度,且避免导线对摆动安装座3产生干涉。具体的,如图2~4所示,座体1大致呈长条盒状,座体1朝向安装座3一侧的两端分别具有向外凸出的连接座一5和连接座二6,安装座3的一端与连接座一5转动连接,安装座3的另一端具有连接座三7,本实施例中,过盈铰链4采用两个同轴转动连接并形成过盈配合的转轴构成,连接座二6的内侧开有安装槽一6a,安装槽一6a与连接座三7相对,连接座三7与连接座二6相对的一侧开有安装槽二71,过盈铰链4的其中一个转轴的一端嵌入安装槽一6a内并固定,另一个转轴的一端嵌入安装槽二71内并固定。同时,座体1朝向安装座3一侧的端面上开有与安装腔11连通的导线孔12,导线孔12与连接座二6相邻,连接座二6的内侧还开有导线槽一6b,导线槽一6b呈弧形,导线槽一6b为通槽,导线槽一6b的一端开口位于连接座二6的底部并朝向导线孔12一侧,导线槽一6b的另一端与过盈铰链4的中心孔41连通。导线孔12与连接座二6之间的座体1上设置有遮挡盖8,遮挡盖8可以采用焊接、胶水或卡接与座体1固连,遮挡盖8和座体1合围形成两端分别与导线槽一6b和导线孔12连通的导线槽二9。本实施例中,遮挡盖8的内侧向内凹槽,座体1与遮挡盖8相对的部分为平直面;当然了,也可以采用在座体1上开设凹槽,遮挡盖8采用平直面或者遮挡盖8嵌入座体1的凹槽内形成导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整配光角度的墙角灯,包括座体(1)、电源和灯源(2),所述座体(1)内具有具有安装腔(11)且电源设置于安装腔(1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上通过过盈铰链(4)铰接有安装座(3),所述灯源(2)固设于安装座(3)内,所述过盈铰链(4)上沿轴向开有供连接灯源(2)与电源的导线穿过的中心孔(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整配光角度的墙角灯,包括座体(1)、电源和灯源(2),所述座体(1)内具有具有安装腔(11)且电源设置于安装腔(1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上通过过盈铰链(4)铰接有安装座(3),所述灯源(2)固设于安装座(3)内,所述过盈铰链(4)上沿轴向开有供连接灯源(2)与电源的导线穿过的中心孔(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配光角度的墙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朝向安装座(3)一侧的两端分别具有向外凸出的连接座一(5)和连接座二(6),所述安装座(3)的一端与连接座一(5)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座(3)的另一端具有连接座三(7),所述连接座三(7)与连接座二(6)之间通过上述过盈铰链(4)连接,所述连接座二(6)的内侧开有安装槽一(6a)和导线槽一(6b),所述过盈铰链(4)的一端嵌入安装槽一(6a)内,所述座体(1)朝向安装座(3)一侧的端面上开有与安装腔(11)连通的导线孔(12),所述导线槽一(6b)的一端与中心孔(41)连通且另一端与导线孔(12)相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整配光角度的墙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槽一(6b)呈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整配光角度的墙角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槽一(6b)与导线孔(12)相邻的一端位于连接座二(6)的底部且开口朝向导线孔(12)一侧,所述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健荣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椒光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