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带压插拔的阀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284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可带压插拔的阀芯结构,包括壳体、外圈、插头、壳体阀芯、插头阀芯、壳体阀座、插头阀座、壳体阀芯杆、插头阀芯杆和密封装置,插头与壳体的内腔滑动连接,插头内设有锥度孔与插头阀芯限位连接,壳体内设有的壳体阀芯、壳体阀座、壳体阀芯杆、插头阀芯杆和密封材料组成带压插拔的阀芯结构;插头内设有的插头阀芯、插头阀座、插头阀芯杆和密封材料组成带压插拔的阀芯结构。该结构可以保证即使公母接头任何一端有残余压力时也具有低连接力的特点,实现在有压力的情况下,达到快速插拔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可带压插拔的阀芯结构
本技术涉及快速接头
,尤其是一种新型可带压插拔的阀芯结构。
技术介绍
管接头结构主要包括母插座和公插头,通过公插头与母插座的插接实现快接,传统的接头都是单阀,在管路中有压力的情况下,都必须先将管路中的残压先泄掉,然后才能进行接头的连接或断开。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1934836U公开了一种快速插接气管并自带排气功能的气管接头,包括包括外接头、伞型密封圈、内接头、O型密封圈、O型密封圈、气管卡口及O型密封圈组成。首先把伞型密封圈装入外接头上部的孔中,然后把O型密封圈套在内接头外部的密封槽中,O型密封圈装入内接头上部的孔中再把气管卡扣卡入并一起压入外接头上部的孔中并把外接头上部孔铆住,内外接头通过O型圈密封,最后在外接头下部的密封槽中套入O型密封圈。这种气管接是通过伞型密封圈的来回移动,而达到进气或排气目的,这就需要气管接头两端有压才可以工作,它不适合于气管接头一端保压,另一个需要泄压的情况下使用。在液体管接头中,目前的接头机构都没有泄压装置,管路没有泄压装置时,在必须将接头连接或断开的前提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可带压插拔的阀芯结构,包括壳体(1)、外圈(2)、插头(3)、壳体阀芯(17)、插头阀芯(10)、壳体阀座(19)、插头阀座(12)、壳体阀芯杆(18)、插头阀芯杆(11)和密封装置,插头(3)与壳体(1)的内腔滑动连接,插头(3)内设有锥度孔与插头阀芯(10)限位连接,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设有的壳体阀芯(17)、壳体阀座(19)、壳体阀芯杆(18)、插头阀芯杆(11)和密封材料组成带压插拔的阀芯结构;/n插头(3)内设有的插头阀芯(10)、插头阀座(12)、插头阀芯杆(11)和密封材料组成带压插拔的阀芯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可带压插拔的阀芯结构,包括壳体(1)、外圈(2)、插头(3)、壳体阀芯(17)、插头阀芯(10)、壳体阀座(19)、插头阀座(12)、壳体阀芯杆(18)、插头阀芯杆(11)和密封装置,插头(3)与壳体(1)的内腔滑动连接,插头(3)内设有锥度孔与插头阀芯(10)限位连接,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设有的壳体阀芯(17)、壳体阀座(19)、壳体阀芯杆(18)、插头阀芯杆(11)和密封材料组成带压插拔的阀芯结构;
插头(3)内设有的插头阀芯(10)、插头阀座(12)、插头阀芯杆(11)和密封材料组成带压插拔的阀芯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带压插拔的阀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3)的内腔中设有第一孔用挡圈(14),第一孔用挡圈(14)与插头阀座(12)定位连接,插头阀座(12)与插头阀芯(10)限位滑动连接,插头阀芯杆(11)与插头阀芯(10)限位滑动连接,插头阀芯弹簧(16)限位于插头阀座(12)与插头阀芯杆(11)之间,插头阀芯(10)的凸头与插头(3)的锥度孔对应连接,插头阀芯(10)头部圆弧处对称设有两个泄压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带压插拔的阀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内腔中设有第二孔用挡圈(21),第二孔用挡圈(21)与壳体阀座(19)定位连接,壳体阀座(19)与壳体阀芯(17)限位滑动连接,壳体阀芯杆(18)与壳体阀芯(17)限位滑动连接,壳体阀芯弹簧(23)限位于壳体阀座(19)与壳体阀芯杆(18)之间,壳体阀芯(17)头部圆弧处对称设有两个泄压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可带压插拔的阀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前端设有两个密封圈槽用于放入O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波刘华贵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艾克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