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废水运输管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281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业废水运输管道结构,从上往下依次包括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上支撑座的底部连接设置有上夹持部,下支撑座的顶部连接设置有下夹持部,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之间的夹持口内设置有运输管道,运输管道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的连接端上设置有螺纹连接凹槽端,第二管道的连接端上设置有螺纹连接卡口端,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外侧均套设有紧固连接结构,紧固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紧固连接部和第二紧固连接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工业废水运输管道结构,通过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结构设置,运输管道装置固定结构设置较为简单,维修检查时的更换较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废水运输管道结构
本技术涉及工业废水处理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工业废水运输管道结构。
技术介绍
污水是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丧失了原来使用功能的水简称为污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的消耗量逐年增加。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并且仅有极少部分可以被人类直接使用。因此,仅仅依靠节约水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重复利用水资源成为必然。污水处理是水资源重复利用的重点。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占污水总量的比例很高,如果可以重复利用将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污水在运输过程中,需要运用到运输管道装置,现有技术中的污水运输管道装置固定结构设置较为复杂,维修检查时的更换较为困难,同时不具备减震避震的功能;管道与管道之间的连接通常通过连接法兰进行连接,管道之间的连接密封性较差。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工业废水运输管道结构,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废水运输管道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废水运输管道结构,从上往下依次包括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上支撑座的底部连接设置有上夹持部,下支撑座的顶部连接设置有下夹持部,上夹持部的底部中间位置和下夹持部的顶部中间位置均设置有半圆形的夹持口,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之间的夹持口内设置有运输管道,上夹持部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固定环,下夹持部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固定环,螺纹连接杆依次穿过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与固定设置在下支撑座上的螺纹连接柱相连接设置,运输管道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的连接端上设置有螺纹连接凹槽端,第二管道的连接端上设置有螺纹连接卡口端,螺纹连接卡口端与螺纹连接凹槽端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设置,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外侧均套设有紧固连接结构,紧固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紧固连接部和第二紧固连接部,第一紧固连接部和第二紧固连接部分别通过第一螺栓连接件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相连接,第一紧固连接部和第二紧固连接部之间通过第二螺栓连接件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下支撑座的底部设置有固定脚垫,固定脚垫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防滑垫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防滑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下支撑座的内部设置有缓冲减震结构,缓冲减震结构从上往下依次包括上接触板、套筒和下接触板,上接触板和下接触板分别连接设置在支撑座内的顶部和底部,上接触板和下接触板之间连接设置有套筒,套筒上套设有弹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的夹持口和运输管道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紧固连接结构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密封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密封环为橡胶密封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二密封环为橡胶密封环。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一种工业废水运输管道结构,通过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结构设置,运输管道装置固定结构设置较为简单,维修检查时的更换较为方便;通过下支撑座内部设置的缓冲减震结构,可以使得运输管道具有很好的减震避震的功能;管道与管道之间的连接通过紧固连接结构进行连接,连接强度和稳定性较好;通过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使得管道之间的连接密封性较好。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工业废水运输管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下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运输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上支撑座2上夹持部3第一固定环4螺纹连接杆5第二固定环6螺纹连接柱7下支撑座8固定脚垫9下夹持部10防滑垫11第一密封环12运输管道13上接触板14套筒15下接触板16弹簧17第一管道18螺纹连接凹槽端19第一螺栓连接件20第二螺栓连接件21第一紧固连接部22第二紧固连接部23第二密封环24螺纹连接卡口端25第二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一种工业废水运输管道结构,从上往下依次包括上支撑座1和下支撑座7,上支撑座1的底部连接设置有上夹持部2,下支撑座7的顶部连接设置有下夹持部9,上夹持部2的底部中间位置和下夹持部9的顶部中间位置均设置有半圆形的夹持口,上夹持部2和下夹持部9之间的夹持口内设置有运输管道12,上夹持部2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固定环3,下夹持部9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固定环5,螺纹连接杆4依次穿过第一固定环3和第二固定环5与固定设置在下支撑座7上的螺纹连接柱6相连接设置,运输管道12包括第一管道17和第二管道25,第一管道17的连接端上设置有螺纹连接凹槽端18,第二管道25的连接端上设置有螺纹连接卡口端24,螺纹连接卡口端24与螺纹连接凹槽端18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设置,第一管道17和第二管道25的外侧均套设有紧固连接结构,紧固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紧固连接部21和第二紧固连接部22,第一紧固连接部21和第二紧固连接部22分别通过第一螺栓连接件19与第一管道17和第二管道25相连接,第一紧固连接部21和第二紧固连接部22之间通过第二螺栓连接件20相连接。优选的,下支撑座7的底部设置有固定脚垫8,固定脚垫8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10,防滑垫10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防滑纹。通过固定脚垫8固定设置整体装置,通过防滑垫10使得整体装置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优选的,下支撑座7的内部设置有缓冲减震结构,缓冲减震结构从上往下依次包括上接触板13、套筒14和下接触板15,上接触板13和下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废水运输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从上往下依次包括上支撑座(1)和下支撑座(7),所述上支撑座(1)的底部连接设置有上夹持部(2),所述下支撑座(7)的顶部连接设置有下夹持部(9),所述上夹持部(2)的底部中间位置和下夹持部(9)的顶部中间位置均设置有半圆形的夹持口,所述上夹持部(2)和下夹持部(9)之间的夹持口内设置有运输管道(12),所述上夹持部(2)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固定环(3),所述下夹持部(9)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固定环(5),螺纹连接杆(4)依次穿过第一固定环(3)和第二固定环(5)与固定设置在下支撑座(7)上的螺纹连接柱(6)相连接设置,所述运输管道(12)包括第一管道(17)和第二管道(25),所述第一管道(17)的连接端上设置有螺纹连接凹槽端(18),所述第二管道(25)的连接端上设置有螺纹连接卡口端(24),所述螺纹连接卡口端(24)与螺纹连接凹槽端(18)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第一管道(17)和第二管道(25)的外侧均套设有紧固连接结构,所述紧固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紧固连接部(21)和第二紧固连接部(22),所述第一紧固连接部(21)和第二紧固连接部(22)分别通过第一螺栓连接件(19)与第一管道(17)和第二管道(25)相连接,所述第一紧固连接部(21)和第二紧固连接部(22)之间通过第二螺栓连接件(20)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废水运输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从上往下依次包括上支撑座(1)和下支撑座(7),所述上支撑座(1)的底部连接设置有上夹持部(2),所述下支撑座(7)的顶部连接设置有下夹持部(9),所述上夹持部(2)的底部中间位置和下夹持部(9)的顶部中间位置均设置有半圆形的夹持口,所述上夹持部(2)和下夹持部(9)之间的夹持口内设置有运输管道(12),所述上夹持部(2)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固定环(3),所述下夹持部(9)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固定环(5),螺纹连接杆(4)依次穿过第一固定环(3)和第二固定环(5)与固定设置在下支撑座(7)上的螺纹连接柱(6)相连接设置,所述运输管道(12)包括第一管道(17)和第二管道(25),所述第一管道(17)的连接端上设置有螺纹连接凹槽端(18),所述第二管道(25)的连接端上设置有螺纹连接卡口端(24),所述螺纹连接卡口端(24)与螺纹连接凹槽端(18)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第一管道(17)和第二管道(25)的外侧均套设有紧固连接结构,所述紧固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紧固连接部(21)和第二紧固连接部(22),所述第一紧固连接部(21)和第二紧固连接部(22)分别通过第一螺栓连接件(19)与第一管道(17)和第二管道(25)相连接,所述第一紧固连接部(21)和第二紧固连接部(22)之间通过第二螺栓连接件(20)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敏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瑞丰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