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4246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减震装置,包括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包括有基座,在所述基座上壁中部设有伸缩杆,在所述伸缩杆顶部固定有顶板,在所述顶板和基座之间位于伸缩杆外侧设置有弹簧,在所述顶板上侧活动设有能转动的转板,在所述减震器上设有能驱使减震器收紧的收紧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启动锁紧机构、收紧装置和驱动机构使减震器实现持续收紧的状态,使车辆实现底盘降低的功能,增加在平地行驶时车辆的平稳性,实现风压的相对降低,相比现有技术更加简便且成本低,使用机械配合的方式相比气动外置的设备更加简便,占用位置更小,且对比使用气囊的方式使用寿命更长,适合安装在原车作为原车功能,也十分契合卡丁车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减震器仅能提供缓冲作用,在汽车行驶时能减低车辆振动的起伏,使汽车行驶更平稳,已知降低车身底盘的高度可使车辆行驶在平地上时能更加平稳,且一定程度下有效降低风压,使车辆增速,在一些车道赛车、拉力车或卡丁车上表现尤为明显,现有的降低车身底盘高度的方法大多为使用气缸,需要在车身上安置气囊,首先使用气缸实现降低底盘高度的方法成本较高,且气囊本身的使用寿命不长,在车道赛场进行行驶的车辆时常需要进行高强度的工作,更加加剧气动元件的老化,现有的卡丁车由于本身底盘低,且车辆体积小,难以加入气囊,且尽管加入气囊和气动元件,由于太靠近地面,容易被路过扬起的砂石对气囊和气动元件进行损伤,因此,传统的减震器具备十分多的缺点和不普及性。故此,现有的减震器需要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技术要实现的技术是:通过推杆电机的带动使减震器具有收紧功能,且通过锁紧的结构能使减震器保持持续收紧状态,进而使车辆的整体高度降低,实现更低的行驶体验,减少风压,增加车辆在平地的行驶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减震器在日常行驶时可保持原有的减震效果,当启动锁紧结构和收紧机构时才使减震器实现收紧,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启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减震装置,包括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包括有基座,在所述基座上壁中部设有伸缩杆,在所述伸缩杆顶部固定有顶板,在所述顶板和基座之间位于伸缩杆外侧设置有弹簧,在所述顶板上侧活动设有能转动的转板,在所述减震器上设有能驱使减震器收紧的收紧装置,在所述减震器上设有当减震器收紧时能使减震器保持持续收紧状态的锁紧机构,在所述减震器上侧设有能带动锁紧机构进行活动的驱动机构,减震器能在车辆日常行驶时不启动收紧装置和锁紧机构,此时减震器和现有技术的减震器功能一样,当需要进行降低车辆底盘,通过锁紧机构、收紧装置和驱动机构的启动使车辆减震器收紧,车辆底盘降低,实现更高的平地行驶稳定性,更好的抓地性,更小的风阻,机械配合的方式比现有的气动的方式具有更多的优点。进一步地,本技术中的收紧装置为设置基座和顶板之间的多个推杆电机,推杆电机相比现有的气压缸的启动方式更加简单直接,仅需要使用电能即可启动。进一步地,本技术中的锁紧机构包括有铰接在基座圆周外壁的多个锁定杆一,在所述转板圆周外壁上铰接有多个锁定杆二,在所述锁定杆一的铰接处和锁定杆二的铰接处均设有扭簧,在所述锁定杆一上端固定有弧形杆一,在所述锁定杆二下端固定有弧形杆二,所述弧形杆一和弧形杆二能相互触碰从而使锁定杆一和锁定杆二同步向外侧翻转,在所述弧形杆二底部固定有锁紧头,在所述弧形杆一一侧固定有弧形板,在所述弧形杆二中部设有圆孔,在所述弧形板上设有弧形挖槽并连通圆孔,所述锁紧头能插入圆孔内并能向弧形挖槽一侧嵌入,锁紧机构停用时,减震器能像现有的减震器一样工作,实现减震功能,行车至颠簸路段可使车辆更加平顺且减少振感,当启动锁紧机构将减震器的活动范围减小,降低总体车辆高度,使车辆适合在平地行驶,具有降低风压,增加抓地力和平稳性等优点。进一步地,本技术中的驱动机构包括有固定在顶板上壁中心并穿插至转板上方的中板,在所述中板上壁固定有电机底座,在所述电机底座上设置有电机,在所述电机下侧的电机转轴上装设有齿轮,在所述转板上壁中心处固定有内齿环,所述内齿环啮合齿轮,通过驱动机构带动锁紧机构进行锁紧,锁紧机构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才能实现锁紧,否则锁紧机构在机械配合后将自动松开无法实现锁紧,减震器和现有功能一样。进一步地,本技术中的顶板圆壁外周固定有多个立杆,在多个的立杆顶部之间固定有上板,在所述上板上设有多个安装孔一,在所述基座上设有多个安装孔二,便于将本设备安装在车身上。综上所述,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启动锁紧机构、收紧装置和驱动机构使减震器实现持续收紧的状态,使车辆实现底盘降低的功能,增加在平地行驶时车辆的平稳性,实现风压的相对降低,相比现有技术更加简便且成本低,使用机械配合的方式相比气动外置的设备更加简便,占用位置更小,且对比使用气囊的方式使用寿命更长,适合安装在原车作为原车功能,也十分契合卡丁车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之一。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之二。附图标记说明:1、减震器;11、基座;12、伸缩杆;13、顶板;14、弹簧;4、转板;2、收紧装置;3、锁紧机构;5、驱动机构;31、锁定杆一;32、锁定杆二;33、扭簧;34、弧形杆一;35、弧形杆二;36、锁紧头;37、弧形板;38、圆孔;39、弧形挖槽;51、中板;52、电机底座;53、电机;54、齿轮;55、内齿环;6、立杆;61、上板;62、安装孔一;63、安装孔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4所示的一种减震装置,包括有减震器1,所述减震器1包括有基座11,在所述基座11上壁中部设有伸缩杆12,在所述伸缩杆12顶部固定有顶板13,在所述顶板13和基座11之间位于伸缩杆12外侧设置有弹簧14,在所述顶板13上侧活动设有能转动的转板4,在所述减震器1上设有能驱使减震器1收紧的收紧装置2,在所述减震器1上设有当减震器1收紧时能使减震器1保持持续收紧状态的锁紧机构3,在所述减震器1上侧设有能带动锁紧机构3进行活动的驱动机构5,工作时,通过首先启动收紧装置对减震器进行收紧,弹簧收缩,锁紧机构运作,随后驱动机构启动,使锁紧机构进行锁紧动作,此时减震器保持持续收紧的状态,整体车身高度降低。本技术中所述收紧装置2为设置基座11和顶板13之间的多个推杆电机,推杆电机通过电启动将顶板向下拉,基座和顶板之间的距离变小,弹簧收紧,减震器处于收紧状态。本技术中所述锁紧机构3包括有铰接在基座11圆周外壁的多个锁定杆一31,在所述转板4圆周外壁上铰接有多个锁定杆二32,在所述锁定杆一31的铰接处和锁定杆二32的铰接处均设有扭簧33,在所述锁定杆一31上端固定有弧形杆一34,在所述锁定杆二32下端固定有弧形杆二35,所述弧形杆一34和弧形杆二35能相互触碰从而使锁定杆一31和锁定杆二32同步向外侧翻转,在所述弧形杆二35底部固定有锁紧头36,在所述弧形杆一34一侧固定有弧形板37,在所述弧形杆二35中部设有圆孔38,在所述弧形板37上设有弧形挖槽39并连通圆孔38,所述锁紧头36能插入圆孔38内并能向弧形挖槽39一侧嵌入,工作时,当推杆电机带动顶板向下拉,锁定杆一和锁定杆二相互靠近,直至弧形杆一和弧形杆二相互接触,此时由于弧形杆一和弧形杆二为弧形,相互接触顶压后锁定杆一和锁定杆二的活动端同步向外侧摆动,锁紧头插入圆孔内,此时不启动驱动机构的话,锁紧头将能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装置,包括有减震器(1),所述减震器(1)包括有基座(11),在所述基座(11)上壁中部设有伸缩杆(12),在所述伸缩杆(12)顶部固定有顶板(13),在所述顶板(13)和基座(11)之间位于伸缩杆(12)外侧设置有弹簧(1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板(13)上侧活动设有能转动的转板(4),在所述减震器(1)上设有能驱使减震器(1)收紧的收紧装置(2),在所述减震器(1)上设有当减震器(1)收紧时能使减震器(1)保持持续收紧状态的锁紧机构(3),在所述减震器(1)上侧设有能带动锁紧机构(3)进行活动的驱动机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装置,包括有减震器(1),所述减震器(1)包括有基座(11),在所述基座(11)上壁中部设有伸缩杆(12),在所述伸缩杆(12)顶部固定有顶板(13),在所述顶板(13)和基座(11)之间位于伸缩杆(12)外侧设置有弹簧(1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板(13)上侧活动设有能转动的转板(4),在所述减震器(1)上设有能驱使减震器(1)收紧的收紧装置(2),在所述减震器(1)上设有当减震器(1)收紧时能使减震器(1)保持持续收紧状态的锁紧机构(3),在所述减震器(1)上侧设有能带动锁紧机构(3)进行活动的驱动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紧装置(2)为设置在所述基座(11)和所述顶板(13)之间的多个推杆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3)包括有铰接在基座(11)圆周外壁的多个锁定杆一(31),在所述转板(4)圆周外壁上铰接有多个锁定杆二(32),在所述锁定杆一(31)的铰接处和锁定杆二(32)的铰接处均设有扭簧(33),在所述锁定杆一(31)上端固定有弧形杆一(34),在所述锁定杆二(32)下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官秋玉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市焬控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