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红外水位检测的手自一体自适应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220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红外水位检测的手自一体自适应泵,包括:泵壳、泵水组件、底座、真空围堰、出水管路、蜗壳、排气口、传感器调节机构以及红外液位感应组件。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带红外水位检测的手自一体自适应泵,结构紧凑,安装简单,适应性强,可实现手动、自动自由切换,剩余水位的检测更加精准,使用寿命较长,解决该领域水位传感的困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红外水位检测的手自一体自适应泵
本技术涉及水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红外水位检测的手自一体自适应泵。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多用途泵种类有很多种,综合市场考察与用户评价现有水泵存在以下几点缺陷:1、传感器技术不能满足不同水质要求;2、剩余水位高的问题;3、电机冷却油泄露问题。而以上几点问题目前仍在困扰各泵厂家,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红外水位检测的手自一体自适应泵,具有可靠性能高、检测精准、结构紧凑等优点,同时在水泵的应用及普及上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带红外水位检测的手自一体自适应泵,其包括:泵壳、泵水组件、底座、真空围堰、出水管路、蜗壳、排气口、传感器调节机构以及红外液位感应组件,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泵壳的底部,且所述底座与所述泵壳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蜗壳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真空围堰环绕于进水口的外侧,真空围堰与进水口配合形成真空层结构,以降低泵体本体中剩余水的水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红外水位检测的手自一体自适应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壳、泵水组件、底座、真空围堰、出水管路、蜗壳、排气口、传感器调节机构以及红外液位感应组件,/n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泵壳的底部,且所述底座与所述泵壳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蜗壳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真空围堰环绕于进水口的外侧,真空围堰与进水口配合形成真空层结构,以降低泵体本体中剩余水的水位,/n所述红外液位感应组件设置于所述泵壳的侧面,所述传感器调节机构带动所述红外液位感应组件上下运动,根据待检测水位切换所述红外液位感应组件的检测位置,/n蜗壳设置于泵壳的下部,所述出水管路设置于泵壳上,且出水管路的下端与蜗壳相连通,泵水组件通过蜗壳将进水口的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红外水位检测的手自一体自适应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壳、泵水组件、底座、真空围堰、出水管路、蜗壳、排气口、传感器调节机构以及红外液位感应组件,
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泵壳的底部,且所述底座与所述泵壳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蜗壳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真空围堰环绕于进水口的外侧,真空围堰与进水口配合形成真空层结构,以降低泵体本体中剩余水的水位,
所述红外液位感应组件设置于所述泵壳的侧面,所述传感器调节机构带动所述红外液位感应组件上下运动,根据待检测水位切换所述红外液位感应组件的检测位置,
蜗壳设置于泵壳的下部,所述出水管路设置于泵壳上,且出水管路的下端与蜗壳相连通,泵水组件通过蜗壳将进水口的水送至出水管路中进行排出,位于泵壳内的所述排气口为潜伏式结构,所述排气口的一端连通于出水管路的下部,另一端与蜗壳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红外水位检测的手自一体自适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水组件包括电机、叶轮、电机壳、电机托盘、压圈、密封圈,所述电机托盘设置于所述泵壳的下部,所述电机壳设置于所述电机托盘上,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壳内,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蜗壳中,所述叶轮与所述电机同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红外水位检测的手自一体自适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通过密封圈与泵壳形成密封腔室,所述密封圈通过压圈固定,所述电机托盘设置于所述蜗壳的上方,所述蜗壳与所述泵壳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所述电机托盘的下部设置有所述叶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红外水位检测的手自一体自适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路的上部设置有止回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红外水位检测的手自一体自适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的内部设置有PCB控制板,所述PCB控制板与电机、传感器调节机构和红外液位感应组件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红外水位检测的手自一体自适应泵,其特征在于,真空围堰底端的离地间隙为0.5-10mm,叶轮旋转产生负压时,真空围堰与进水口配合形成真空层结构,以降低泵体本体中剩余水的水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优德通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