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冲击型岩土工程用钻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184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冲击型岩土工程用钻孔机,所述主体组件包括防护壳、把手、固定杆、第一圆板、滑筒、第二圆板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圆板的底部安装有两个缓冲组件,钻取作业时较大的轴向冲击力,使第一圆板和第二圆板受到反冲击力,壳体和固定板之间会产生冲压,使固定柱向凹槽内移动,进而压动橡胶板和阻尼板进行初步缓冲,使滑块通过通孔在壳体内底部,通过两侧的连板推动锥形弹簧,锥形弹簧的底部受力面积大于顶部的受力面积,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通过导轨、滑槽的配合,提高了滑块位于壳体内的稳定性,起到良好的抗冲击效果,降低钻机受到的冲击力,避免了钻孔机造成较大的伤害,提高了钻孔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冲击型岩土工程用钻孔机
本技术涉及岩土工程
,具体为一种抗冲击型岩土工程用钻孔机。
技术介绍
随着多种所有制工程施工企业的发展及跨区域经营障碍被打破,岩土工程市场已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岩土工程项目承接主要通过公开招投标活动实现,行业内市场化程度较高,市场集中度偏低,岩土工程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要解决行业分散、集中度过低的问题,提高整体竞争力进而提高盈利能力,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抓住时代机遇,适应时机,以更优的业务模式、调整行业业务结构类型,实现行业的飞速发展,在岩土钻孔中钻头在钻进过程中需要切削坚硬的岩石,由此产生的较大冲击震动,现有的钻机受到反冲击力容易损坏,由于冲击作用较大,对钻机有很大的损害,影响钻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抗冲击型岩土工程用钻孔机。(二)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一种抗冲击型岩土工程用钻孔机,包括: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防护壳、把手、固定杆、第一圆板、滑筒、第二圆板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冲击型岩土工程用钻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体组件(10),所述主体组件(10)包括防护壳(11)、把手(12)、固定杆(13)、第一圆板(14)、滑筒(15)、第二圆板(16)和驱动组件(30),所述第一圆板(14)的底部安装有两个缓冲组件(20);/n缓冲组件(20),所述缓冲组件(20)包括壳体(21)、固定柱(211)、橡胶垫(22)、锥形弹簧(23)、滑块(24)、连板(25)、固定板(27)、橡胶板(28)和阻尼板(29),所述壳体(21)的底部开设有通孔(26),所述通孔(26)的内部贯穿有滑块(24),所述壳体(21)的底部焊接有等距分布的固定柱(211),所述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冲击型岩土工程用钻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组件(10),所述主体组件(10)包括防护壳(11)、把手(12)、固定杆(13)、第一圆板(14)、滑筒(15)、第二圆板(16)和驱动组件(30),所述第一圆板(14)的底部安装有两个缓冲组件(20);
缓冲组件(20),所述缓冲组件(20)包括壳体(21)、固定柱(211)、橡胶垫(22)、锥形弹簧(23)、滑块(24)、连板(25)、固定板(27)、橡胶板(28)和阻尼板(29),所述壳体(21)的底部开设有通孔(26),所述通孔(26)的内部贯穿有滑块(24),所述壳体(21)的底部焊接有等距分布的固定柱(211),所述固定柱(211)远离壳体(21)的一端贯穿于固定板(27)的顶部,所述固定柱(211)与固定板(27)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27)的顶部螺丝连接有橡胶板(28),所述橡胶板(28)的顶部设置有阻尼板(29),所述阻尼板(29)的顶部与滑块(24)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滑块(24)位于壳体(21)内部的两侧均焊接有连板(25),所述连板(25)的顶部通过锥形弹簧(23)固定连接有橡胶垫(22),所述橡胶垫(22)螺丝连接于壳体(21)的内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型岩土工程用钻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板(14)的顶部焊接有防护壳(11),所述第一圆板(14)的顶部两侧均焊接有固定杆(13),两个所述固定杆(13)的顶部相反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土力工程勘测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