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导式门缓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169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门缓冲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引导式门缓冲器,包括;门框、门板、缓冲装置、导杆,所述缓冲装置通过固定杆固定设置在门框顶部下方,其设置位置靠近门框的闭合处,门板靠近门框的端面顶部设有导杆,导杆的主体为两个支撑杆,两支撑杆间隔一段距离平行设置,固定板的两端靠近转轴下方设有卡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问题作出的一种引导式门缓冲器来解决现有缓冲器关门声音过大以及较大的冲击力造成的门损坏,同时长时间使用造成的缓冲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导式门缓冲器
本技术涉及门缓冲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引导式门缓冲器。
技术介绍
门在关闭时会因为用力过大或者风吹动导致关门声音过大,同时还容易夹伤手指(尤其对婴幼儿童),在门板受力过大与门框撞击时容易使门框、门板损坏,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是鉴于以上问题作出的一种引导式门缓冲器来解决现有缓冲器关门声音过大以及较大的冲击力造成的门损坏,同时长时间使用造成的缓冲效果不佳,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引导式门缓冲器,包括;门框、门板、缓冲装置、导杆;所述缓冲装置通过固定杆固定设置在门框顶部下方,其设置位置靠近门框的闭合处;所述门板的上端设置与缓冲装置对应的导杆;所述导杆的主体为两个支撑杆,两支撑杆间隔一段距离平行设置,支撑杆通过固定板连接至门板上,支撑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之间设有转辊,转辊与支撑杆为活连接,支撑杆与固定板之间设有转轴,固定板与支撑杆同设在转轴上;所述固定板的两端靠近转轴下方设有卡杆,卡杆的设置高度位于两支撑杆的下方;所述缓冲装置下部为引导块,引导块靠近门板的一侧面为弧面结构,引导块顶部开有两条引导槽,两个引导槽内分别设有推板,推板通过连接杆与液压缓冲器相连接,所述液压缓冲器通过四根固定杆固定设置在引导块的顶面,液压缓冲器底部的液压杆与连接杆的顶面相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板的高度小于连接杆与液压缓冲器之间的高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的长度稍大于引导块弧面的垂直高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导槽顶部设有限位板。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辊的宽度稍大于引导块弧面的宽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辊的表面为光滑面。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杆的设置高度略高于引导块的底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滑动式设置使力的释放分布更加合理,使门受到大力冲击时不对门框造成损害,同时不会伤害到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门框细节图。图3为本技术导杆设置细节图。图4为本技术缓冲装置细节图。图5为本技术导杆细节图。图6为本技术导杆仰视图。图7为本技术工作时细节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将通过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样对于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现有技术人员中具有普通技术的人来说容易实现这些实施例。然而本专利技术也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另外,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专利技术,与本专利技术没有连接的部件将从附图中省略。如图1、图3所示,一种引导式门缓冲器,包括;门框1、门板2、缓冲装置3、导杆4;如图2所示,所述缓冲装置3通过固定杆31固定设置在门框1顶部下方,其设置位置靠近门框的闭合处11;如图3所示,所述门板2的上端设置与缓冲装置3对应的导杆4;如图5所示,所述导杆4的主体为两个支撑杆41,两支撑杆41间隔一段距离平行设置,支撑杆41通过固定板44连接至门板2上,支撑杆41远离固定板44的一端之间设有转辊42,转辊42与支撑杆41为活连接,支撑杆41与固定板44之间设有转轴43,固定板44与支撑杆41同设在转轴43上;如图6所示,所述固定板44的两端靠近转轴43下方设有卡杆45,卡杆45的设置高度位于两支撑杆41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加入卡杆45挡住支撑杆41,使支撑杆41不会旋转到下方。如图4所示,所述缓冲装置3下部为引导块32,引导块32靠近门板2的一侧面为弧面结构,引导块32顶部开有两条引导槽33,两个引导槽33内分别设有推板34,推板34通过连接杆35与液压缓冲器37相连接,所述液压缓冲器37通过四根固定杆36固定设置在引导块32的顶面,液压缓冲器37底部的液压杆与连接杆35的顶面相连接。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推板34的高度小于连接杆35与液压缓冲器37之间的高度。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杆41的长度稍大于引导块32弧面的垂直高度。以上两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使导杆5进入到缓冲装置4内时行程足够,保证缓冲装置4正常运行。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引导槽33顶部设有限位板,其目的在于防止推块34到达顶部时位置偏移造成的无法有效回位。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转辊42的宽度稍大于引导块32弧面的宽度,在转辊42与弧面接触并向上运动时,防止转辊42两侧的卡杆45造成阻挡。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转辊42的表面为光滑面,其目的在于接触到引导块32的表面时更加顺畅。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导杆4的设置高度略高于引导块32的底部,其目的在于防止导杆4移动时与引导块32底部相抵接造成无法有效缓冲。本技术工作原理:如图6所示,在关门时,导杆4接触到引导块32,使前端的转辊42接触到弧面处并向上沿着弧面滑动,同时支撑杆41在转轴43内向上旋转,直至转辊42与推板34抵接并推动推板34,使推板34、连接杆35挤压液压缓冲器38,起到缓冲作用后缓慢关闭,在开启时,由于转辊42没有了阻挡力后,沿着弧面滑动下去,使开门时不会增加开门的力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导式门缓冲器,包括;门框(1)、门板(2)、缓冲装置(3)、导杆(4);/n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2)的上端设置与缓冲装置(3)对应的导杆(4);/n所述导杆(4)的主体为两个支撑杆(41),两支撑杆(41)间隔一段距离平行设置,支撑杆(41)通过固定板(44)连接至门板(2)上,支撑杆(41)远离固定板(44)的一端之间设有转辊(42),转辊(42)与支撑杆(41)为活连接,支撑杆(41)与固定板(44)之间设有转轴(43),固定板(44)与支撑杆(41)同设在转轴(43)上;/n所述固定板(44)的两端靠近转轴(43)下方设有卡杆(45),卡杆(45)的设置高度位于两支撑杆(41)的下方;/n所述缓冲装置(3)下部为引导块(32),引导块(32)靠近门板(2)的一侧面为弧面结构,引导块(32)顶部开有两条引导槽(33),两个引导槽(33)内分别设有推板(34),推板(34)通过连接杆(35)与液压缓冲器(37)相连接,所述液压缓冲器(37)通过四根固定杆(36)固定设置在引导块(32)的顶面,液压缓冲器(37)底部的液压杆与连接杆(35)的顶面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导式门缓冲器,包括;门框(1)、门板(2)、缓冲装置(3)、导杆(4);
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2)的上端设置与缓冲装置(3)对应的导杆(4);
所述导杆(4)的主体为两个支撑杆(41),两支撑杆(41)间隔一段距离平行设置,支撑杆(41)通过固定板(44)连接至门板(2)上,支撑杆(41)远离固定板(44)的一端之间设有转辊(42),转辊(42)与支撑杆(41)为活连接,支撑杆(41)与固定板(44)之间设有转轴(43),固定板(44)与支撑杆(41)同设在转轴(43)上;
所述固定板(44)的两端靠近转轴(43)下方设有卡杆(45),卡杆(45)的设置高度位于两支撑杆(41)的下方;
所述缓冲装置(3)下部为引导块(32),引导块(32)靠近门板(2)的一侧面为弧面结构,引导块(32)顶部开有两条引导槽(33),两个引导槽(33)内分别设有推板(34),推板(34)通过连接杆(35)与液压缓冲器(37)相连接,所述液压缓冲器(37)通过四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美珀门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