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享清凉景观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14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共享清凉景观亭,其包括地坑、设于地坑内的升降平台、架设于升降平台上的变电站、设于地面上多个立柱、盖设于立柱顶端的亭顶、设于亭顶周侧部的多个雾化喷嘴、与雾化喷嘴连通的进水管、连通于进水管远离雾化喷嘴一端的水箱、设于水箱和进水管之间的柱塞泵,其中水箱与外部供水管路连通,柱塞泵与变电站的低压侧相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共享清凉景观亭,通过在亭顶周侧设置雾化喷嘴,使用柱塞泵将水加压并送至雾化喷嘴雾化喷出,喷出的水雾能够吸收热量,有效降低了空气中的温度;同时通过变电站的低压侧输出的低压电流来驱动柱塞泵,不用额外提供电力,方便快捷,实现了变电站与景观亭的电力共享,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享清凉景观亭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共享清凉景观亭。
技术介绍
变电站,是改变电压的场所,将发电厂输送过来的高压电流转化为低压电流供用户使用,因此,变电站一般设置在人群密集处。出于安全考虑,一般采用地埋变,其安全性能相对较高。但是,虽然地埋变设于地下,居民对埋设于地下的变电站仍然会心存畏惧,不敢靠近,因此靠近变电站的地面空间得不到有效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共享清凉景观亭,该景观亭能够有效利用地埋式变电站上方的地面空间供人们玩耍、观景和休息,并直接应用变电站转换的低压电流,实现人与变电站的和谐相处,降低人们对变电站的畏惧;同时景观亭内清凉舒适,体验极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共享清凉景观亭,其包括设于地面下的地坑、设于所述地坑内的升降平台、架设于所述升降平台上的变电站、设于地面上且位于所述地坑周侧的多个立柱、盖设于所述立柱顶端的亭顶、设于所述亭顶周侧部的多个雾化喷嘴、与所述雾化喷嘴连通的进水管、连通于所述进水管远离所述雾化喷嘴一端的水箱、设于所述水箱和所述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享清凉景观亭,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于地面下的地坑(1)、设于所述地坑(1)内的升降平台(2)、架设于所述升降平台(2)上的变电站(3)、设于地面上且位于所述地坑(1)周侧的多个立柱(4)、盖设于所述立柱(4)顶端的亭顶(5)、设于所述亭顶(5)周侧部的多个雾化喷嘴(6)、与所述雾化喷嘴(6)连通的进水管(7)、设于所述进水管(7)上的泄压阀(10)、连通于所述进水管(7)远离所述雾化喷嘴(6)一端的水箱(8)、设于所述水箱(8)和所述进水管(7)之间的用于将输入所述进水管(7)的水加压输送的柱塞泵(9),其中所述水箱(8)与外部供水管路连通,所述柱塞泵(9)与所述变电站(3)的低压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享清凉景观亭,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于地面下的地坑(1)、设于所述地坑(1)内的升降平台(2)、架设于所述升降平台(2)上的变电站(3)、设于地面上且位于所述地坑(1)周侧的多个立柱(4)、盖设于所述立柱(4)顶端的亭顶(5)、设于所述亭顶(5)周侧部的多个雾化喷嘴(6)、与所述雾化喷嘴(6)连通的进水管(7)、设于所述进水管(7)上的泄压阀(10)、连通于所述进水管(7)远离所述雾化喷嘴(6)一端的水箱(8)、设于所述水箱(8)和所述进水管(7)之间的用于将输入所述进水管(7)的水加压输送的柱塞泵(9),其中所述水箱(8)与外部供水管路连通,所述柱塞泵(9)与所述变电站(3)的低压侧相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享清凉景观亭,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7)穿设于所述立柱(4)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享清凉景观亭,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8)设于所述地坑(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享清凉景观亭,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观亭还包括设于所述进水管(7)上的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泄压阀(10)内的用于接收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并控制所述泄压阀(10)开闭的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享清凉景观亭,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观亭还包括设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洪鑫高春许有友李佳宇顾敏霞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