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面软包结构及用于其的收边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10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墙面软包结构及用于其的收边组件,属于墙面软包装饰技术领域,其包括墙体,墙体外壁固设有龙骨层,龙骨层外固设有基板,基板外壁粘贴有防撞板,防撞板之间设置有卡条,卡条内壁设置有卡棱,卡条外设置有压条,压条包括直板和插板,插板外壁固设有凸棱,卡条包括平板、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对称设置,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位于平板上表面边缘且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与平板垂直固定连接,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外壁均固设有侧板,防撞板边缘开设有凹槽,且侧板外壁与凹槽外壁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卡条安装简便稳固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墙面软包结构及用于其的收边组件
本技术涉及墙面软包装饰的
,尤其是涉及墙面软包结构及用于其的收边组件。
技术介绍
墙面软包就是一种室内墙面表面用柔性材料加以包装的墙面装饰方法,是室内装修的一种,墙面软包使用的材料质地柔软,能够柔化整体空间氛围,其纵深的立体感异能提升家居档次。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8858083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墙面软包结构及用于其的收边组件,包括墙体,墙体外壁固设有龙骨层,龙骨层外固设有基板,基板外壁粘贴有防撞板,防撞板之间设置有卡条,卡条为U形状,卡条内壁设置有卡棱,卡条外设置有压条,压条包括插板和直板,插板外壁设置有凸棱,卡条内壁与卡棱外壁抵接,压条的直板压接在拼接处的防撞板边缘上。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卡条设置在防撞板之间的空隙中,卡条依靠相邻防撞板之间的挤压力固定在防撞板之间,卡条与墙面和防撞板之间没有稳固的连接,在日常使用中如果防撞板之间的空隙大于卡条的宽度时,卡条就会带动压条从墙面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墙面软包结构及用于其的收边组件,达到卡条安装简便稳固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墙面软包结构及用于其的收边组件,包括墙体,墙体外壁固设有龙骨层,龙骨层外固设有基板,基板外壁粘贴有防撞板,防撞板之间设置有卡条,卡内壁设置有卡棱,卡条外设置有压条,压条包括直板和插板,插板与直板外壁垂直,插板外壁固设有卡棱,且插板外壁与卡条内壁抵接,卡条包括平板、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平板、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均为矩形板状结构,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对称设置,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位于平板上表面边缘且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与平板垂直固定连接,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外壁均固设有侧板,侧板与平板水平且侧板侧面与平板下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防撞板边缘开设有凹槽,且侧板外壁与凹槽外壁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先将防撞板固定,再将侧板插接在防撞板的凹槽内,侧板和防撞板边缘上开设的凹槽配合使用,在安装完防撞板和卡条之后卡条在侧板的作用下不易脱落,安装简便且稳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侧板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侧板中的一直角面与平板下表面平齐,剩余直角面分别与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板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与插板外壁抵接的凹槽横截面也为直角三角形,这样侧板更容易插接在凹槽内,且凹槽横截面为三角形增加了防撞板与侧板连接处的稳定性,达到了安装简便且安装完成后稳定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侧板斜面设置有凸刺,凸刺为圆锥状结构,且凸刺中心线与平板垂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刺的设置增加了防撞板与侧板的连接性,保证卡条水平使用或者竖直使用都不会脱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侧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贯穿平板连接两块侧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的设置增加了两块侧板与平板连接的稳定性,同时增加了侧板与钢板连接刚性,能防止侧板插入到凹槽内后脱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连接杆为工字型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字型结构的连接杆增加了连接杆与侧板的连接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平板内壁中心位置开设有穿钉孔,穿钉孔贯穿平板,穿钉孔内设置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外壁与穿钉孔内壁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穿钉孔内设置的固定螺栓,增加了卡条与基板的连接稳定性,使卡条与固定螺钉螺纹连接,在没有防撞板的时候还能保证卡条不会脱落,提高了卡条安装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固定螺栓选用膨胀螺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膨胀螺栓固定之后不易脱落,增加了卡条安装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直板内表面固设有插钉,防撞板内壁开设有插孔,插钉外壁与插孔内壁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钉与插孔共同作用,使压条与防撞板之间建立连接,增加了压条固定的稳定性,防止压条掉落。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侧板的设置增加了卡条与防撞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能防止在防撞板安装完成后卡条脱落,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型的卡条更方便插入到凹槽内,在保证卡条安装稳定性的同时更方便将侧板插入到凹槽内;2.侧板斜面上设置的凸刺能保证卡条水平使用或者竖直使用都不会滑动,凸刺中心线与平板平行,能方便凸刺插入到防撞板上,连接杆的设置增加了两侧板的整体性和刚性,保证防撞板安装完成之后卡条不会脱落;3.穿钉孔和固定螺钉共同作用增加了卡条与基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增加了卡条安装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墙面软包结构及用于其的收边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墙面软包结构及用于其的收边组件为显示卡条和压条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墙面软包结构及用于其的收边组件为显示连接杆的剖视图;图4是为显示防撞板的部分零件示意图;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墙体;2、龙骨层;3、基板;4、防撞板;41、凹槽;42、插孔;5、卡条;51、平板;511、穿钉孔;512、固定螺栓;52、第一竖板;53、第二竖板;54、侧板;541、凸刺;55、连接杆;56、卡棱;6、压条;61、直板;611、插钉;62、插板;63、凸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墙面软包结构及用于其的收边组件,包括墙体1,墙体1外壁固设有龙骨层2,龙骨层2设置为U板状结构龙骨层2外固设有基板3,基板3为矩形板状结构,基板3固定连接在龙骨层2外壁,基板3外壁粘贴有若干防撞板4。参照图1和图2,防撞板4内侧壁开设有凹槽41,凹槽41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防撞板4外侧壁开设有插孔42,插孔42为圆锥状结构,防撞板4缝隙之间设置有卡条5,卡条5包括直板61、第一竖板52和第二竖板53,第一竖板52与第二竖板53平行,第一竖板52与直板61垂直设置,第一竖板52、第二竖板53和平板51固定连接,第一竖板52和第二竖板53固设有卡棱56。参照图2,平板51上开设有穿钉孔511,传钉孔511横截面为圆形,穿钉孔511内设置有固定螺栓512,固定螺栓512选用膨胀螺钉,固定螺栓512外壁与穿钉孔511内壁抵接,第一竖板52和第二竖板53外壁均固设有侧板54,侧板54横截面为三角形,侧板54其中一直角面与平板51下表面平齐,另一直角面与第一竖板52侧壁固定连接,第二侧板54外壁同样设置有侧板54,侧板54斜面固设有凸刺541,凸刺541为圆锥状结构,且凸刺541中心线与平板51垂直。参照图3,两连接侧板54之间设置有连接杆55,连接杆55设置为工字型。带有侧板54的卡条5与原本的依靠防撞板4之间的缝隙固定的卡条5相比,侧板54的设置能增加卡条5在防撞板4之间固定的稳定性。参照图2,卡条5外设置有压条6,压条6包括直板61和插板62,直板61和插板62垂直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墙面软包结构及用于其的收边组件,包括墙体(1),墙体(1)外壁固设有龙骨层(2),龙骨层(2)外固设有基板(3),基板(3)外壁粘贴有防撞板(4),防撞板(4)之间设置有卡条(5),卡条(5)内壁设置有卡棱(56),卡条(5)外设置有压条(6),压条(6)包括直板(61)和插板(62),插板(62)与直板(61)外壁垂直,插板(62)外壁固设有凸棱(63),且插板(62)外壁与卡条(5)内壁抵接,其特征在于:卡条(5)包括平板(51)、第一竖板(52)和第二竖板(53),平板(51)、第一竖板(52)和第二竖板(53)均为矩形板状结构,第一竖板(52)和第二竖板(53)对称设置,第一竖板(52)和第二竖板(53)位于平板(51)上表面边缘且第一竖板(52)和第二竖板(53)与平板(51)垂直固定连接,第一竖板(52)和第二竖板(53)外壁均固设有侧板(54),侧板(54)与平板(51)水平且侧板(54)侧面与平板(51)下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防撞板(4)边缘开设有凹槽(41),且侧板(54)外壁与凹槽(41)外壁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墙面软包结构及用于其的收边组件,包括墙体(1),墙体(1)外壁固设有龙骨层(2),龙骨层(2)外固设有基板(3),基板(3)外壁粘贴有防撞板(4),防撞板(4)之间设置有卡条(5),卡条(5)内壁设置有卡棱(56),卡条(5)外设置有压条(6),压条(6)包括直板(61)和插板(62),插板(62)与直板(61)外壁垂直,插板(62)外壁固设有凸棱(63),且插板(62)外壁与卡条(5)内壁抵接,其特征在于:卡条(5)包括平板(51)、第一竖板(52)和第二竖板(53),平板(51)、第一竖板(52)和第二竖板(53)均为矩形板状结构,第一竖板(52)和第二竖板(53)对称设置,第一竖板(52)和第二竖板(53)位于平板(51)上表面边缘且第一竖板(52)和第二竖板(53)与平板(51)垂直固定连接,第一竖板(52)和第二竖板(53)外壁均固设有侧板(54),侧板(54)与平板(51)水平且侧板(54)侧面与平板(51)下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防撞板(4)边缘开设有凹槽(41),且侧板(54)外壁与凹槽(41)外壁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面软包结构及用于其的收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54)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侧板(54)中的一直角面与平板(51)下表面平齐,剩余直角面分别与第一竖板(52)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玲吕增夕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彤辉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