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桥叶片式导风屏障及其钢桥基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016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桥叶片式导风屏障,沿列车行进方向布设在钢桥的两侧,任一侧的钢桥叶片式导风屏障包括固定在钢桥上、且沿列车行进方向等间距布设的数个钢桥基座,设置在任一钢桥基座的上部的导风叶片,分别与钢桥基座和导风叶片采用螺栓固定连接的连接耳板,以及沿列车行进方向布设、且固定连接钢桥同一侧的导风叶片的纵向连杆;所述钢桥基座包括固定在连接耳板的底部的耳板连接板,顶部均与耳板连接板焊接、且呈八字形状的外撑板和内撑板,以及相对位置开设在外撑板和内撑板上的数个第二透风孔。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施工简便、安装可靠、挡风性能良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桥叶片式导风屏障及其钢桥基座
本技术涉及钢桥导风
,尤其是一种钢桥叶片式导风屏障及其钢桥基座。
技术介绍
随着高速铁路列车运营速度的不断提高,强侧风对列车的安全运行的影响愈加突出。铁路风屏障是一种降低铁路列车在横向风作用下的气动力的装置,通过设置风屏障,以保证列车在大风气候条件下能正常安全行驶。目前,国内外普遍采取的主要有效措施是在风区修建挡风墙或防风栅。目前,桥梁上主要以格栅式结构风屏障为主,工程实例表明,该结构在风荷载较小的地区,其挡风性能和自身的抗风能力是足够的;但对于建在山口峡谷地区,以及近海等气流变化剧烈的区域,该风屏障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有必要利用空气动力学基本原理,开发研制出一种比常规风屏障挡风性能更优的挡风装置,既可以改善桥梁的气动特性,增强桥梁结构的抗风能力;同时提高风屏障自身的抗风能力,降低风阻,减小其自身受力和疲劳性能。与此同时,专利申请号为“CN201310664741.5”、名称为“铁路桥梁导风栏杆”的中国技术专利,其提出一种新型钢桥挡风装置,通过挡风面和导风面起到阻挡和分流部分横风起到改善桥梁内部风场的作用,从而起到增加列车运行安全、稳定性的作用。但该专利对横风的分流仅通过导风面实现,分流作用较弱。另外,专利申请号为“201920024436.2”、名称为“一种桥梁导风栏杆基座”的中国技术专利,其提出将叶片式导风屏障安装在钢桥桥面的方式,即设置钢筋混凝土基座,并且当基座受力增加无法满足安装时,通过在基座中增设剪力键以提高基座受力能力而不增加基座外形尺寸。但该安装方式对于钢桥桥面来说混凝土基座施工不便,与钢桥整体不协调。因此,急需要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可靠、施工周期短、导风效果优异的叶片式导风屏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桥叶片式导风屏障,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钢桥叶片式导风屏障,沿列车行进方向布设在钢桥的两侧;任一侧的钢桥叶片式导风屏障包括固定在钢桥上、且沿列车行进方向等间距布设的数个钢桥基座,设置在任一钢桥基座的上部的导风叶片,分别与钢桥基座和导风叶片采用螺栓固定连接的连接耳板,以及沿列车行进方向布设、且固定连接钢桥同一侧的导风叶片的纵向连杆;所述导风叶片包括底部与连接耳板采用螺栓固定连接、且呈V型形状的肋板,夹持在肋板的V型形状内的挡风面,设置在挡风面的上部的导风面,以及开设在挡风面的上部和导风面上的数个第一透风孔;所述钢桥基座包括固定在连接耳板的底部的耳板连接板,顶部均与耳板连接板焊接、且呈八字形状的外撑板和内撑板,以及相对位置开设在外撑板和内撑板上的数个第二透风孔。进一步地,所述钢桥基座还包括焊接在外撑板和内撑板的底部、且与钢桥固定连接的桥面连接板。进一步地,所述导风叶片还包括开设在肋板的下部、且与连接耳板采用螺栓固定连接的数个安装孔。优选地,所述钢桥基座的长度为2~4m。优选地,所述导风叶片沿钢桥纵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15°。优选地,所述导风面相对于挡风面向外折弯20~40度。优选地,所述相邻的导风叶片的间距为0.5~0.6m。优选地,所述挡风面与钢桥顺桥方向的夹角为10~45°。优选地,所述第二透风孔为圆形或多边形。一种用于钢桥叶片式导风屏障的钢桥基座,包括耳板连接板,顶部均与耳板连接板焊接、且呈八字形状的外撑板和内撑板,相对位置开设在外撑板和内撑板上的数个第二透风孔,以及焊接在外撑板和内撑板的底部、且与钢桥固定连接的桥面连接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叶片式导风屏障挡风面角度的设置,并沿桥梁纵向与竖直方向形成一个角度为5~15°的导风体系,将作用于叶片式导风屏障上的横风分流到桥梁顺桥向和竖直方向,减小风荷载对桥梁内部风场的影响,从而增加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平稳性,增加列车上乘客的舒适度。(2)本技术在钢桥基座的内、外撑板开设透风孔使得叶片式导风屏障在钢桥上的挡风性能更优,同时减轻该叶片式导风屏障的整体重量,从而减轻整个桥梁的重量,减小横风对桥梁、整个叶片式导风屏障以及基座的受力。(3)本技术巧妙地设置肋板,在提供纵向连杆连接支撑的同时,也能为挡风面提供支撑强度。(4)本技术巧妙地设置纵向连杆,将钢桥同一侧的导风叶片连接起来,使导风叶片形成整体,起到增强叶片之间的受力的作用。另外,本技术的纵向连杆设置1~3道,使连杆和导风叶片充当桥梁护栏的作用,如此一来,便可以节省桥梁护栏的装置成本。(5)本技术采用刚基座长度模块化,最大发挥了加工时钢材的利用率,控制了加工和运输过程的变形、避免了安装时的吊装和工人的可操作性,有利于更好的控制焊接过程的变形。(6)本技术增强了叶片式导风屏障自身结构和桥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横风的分流减小了叶片式导风屏障挡风面上的受力和弯矩,同时将叶片式导风屏障对桥梁整体结构受力贡献降到最低,从而提高了叶片式导风屏障自身结构和桥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终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施工简便、安装可靠、挡风性能良好等优点,在钢桥导风
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导风叶片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叶片式导风屏障安装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的叶片式导风屏障安装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的钢桥叶片式导风屏障基座通风孔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导风叶片的尺寸图。图6为本技术的透风率计算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风速折减曲线的各方向风速分量图。图8为本技术的挡风面角度对列车三分力系数的影响测试曲线。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1-导风叶片,11-挡风面,12-导风面,13-第一透风孔,14-肋板,15-安装孔,2-纵向连杆,3-连接耳板,4-钢桥基座,41-耳板连接板,42-外撑板,43-内撑板,44-桥面连接板,45-第二透风孔,5-铆接钉。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桥叶片式导风屏障,其沿列车行进方向布设在钢桥的两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部”、“上部”、“四周边缘”、“中央”等方位性用语是基于附图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桥叶片式导风屏障,沿列车行进方向布设在钢桥的两侧,其特征在于,任一侧的钢桥叶片式导风屏障包括固定在钢桥上、且沿列车行进方向等间距布设的数个钢桥基座(4),设置在任一钢桥基座(4)的上部的导风叶片(1),分别与钢桥基座(4)和导风叶片(1)采用螺栓固定连接的连接耳板(3),以及沿列车行进方向布设、且固定连接钢桥同一侧的导风叶片(1)的纵向连杆(2);/n所述导风叶片(1)包括底部与连接耳板(3)采用螺栓固定连接、且呈V型形状的肋板(14),夹持在肋板(14)的V型形状内的挡风面(11),设置在挡风面(11)的上部的导风面(12),以及开设在挡风面(11)的上部和导风面(12)上的数个第一透风孔(13);/n所述钢桥基座(4)包括固定在连接耳板(3)的底部的耳板连接板(41),顶部均与耳板连接板(41)焊接、且呈八字形状的外撑板(42)和内撑板(43),以及相对位置开设在外撑板(42)和内撑板(43)上的数个第二透风孔(4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桥叶片式导风屏障,沿列车行进方向布设在钢桥的两侧,其特征在于,任一侧的钢桥叶片式导风屏障包括固定在钢桥上、且沿列车行进方向等间距布设的数个钢桥基座(4),设置在任一钢桥基座(4)的上部的导风叶片(1),分别与钢桥基座(4)和导风叶片(1)采用螺栓固定连接的连接耳板(3),以及沿列车行进方向布设、且固定连接钢桥同一侧的导风叶片(1)的纵向连杆(2);
所述导风叶片(1)包括底部与连接耳板(3)采用螺栓固定连接、且呈V型形状的肋板(14),夹持在肋板(14)的V型形状内的挡风面(11),设置在挡风面(11)的上部的导风面(12),以及开设在挡风面(11)的上部和导风面(12)上的数个第一透风孔(13);
所述钢桥基座(4)包括固定在连接耳板(3)的底部的耳板连接板(41),顶部均与耳板连接板(41)焊接、且呈八字形状的外撑板(42)和内撑板(43),以及相对位置开设在外撑板(42)和内撑板(43)上的数个第二透风孔(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桥叶片式导风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桥基座(4)还包括焊接在外撑板(42)和内撑板(43)的底部、且与钢桥固定连接的桥面连接板(4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桥叶片式导风屏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叶片(1)还包括开设在肋板(14)的下部、且与连接耳板(3)采用螺栓固定连接的数个安装孔(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海清陈列徐建华刘伟胡京涛何庭国徐锡江李岩金怡新吕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睿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都亚佳工程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