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箱拱肋节段连接结构,包括左拱肋节段、右拱肋节段以及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设于所述左拱肋节段与所述右拱肋节段之间,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左支撑架、右支撑架、定位板以及对拉螺杆,所述左支撑架通过一个所述定位板固定设于所述左拱肋节段的内侧壁上,所述右支撑架通过一个所述定位板固定设于所述右拱肋节段的内侧壁上,所述左支撑架与所述右支撑架左右相对设置,所述左支撑架与所述右支撑架之间通过若干并排设置的所述对拉螺杆连接。可以解决大跨径拱桥的拱肋节段之间连接结构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箱拱肋节段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桥梁结构
,具体为一种钢箱拱肋节段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桥梁,作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交通设施,从原始时期就开始逐步发展,千百年以来一直是人类重要的交通方式,从最初的独木桥到后来的石桥一直到近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桥梁和钢构桥,技术不断发展进步,桥梁的跨度也越来越大,材料也日趋先进。目前运用最多的虽然还是混凝土桥梁,但钢桥的优点也日益突出,除钢材本身强度很大外,钢桥还具有一下几个优点:1.跨越能力大,较之钢筋混凝土桥来说,钢桥的跨度远大于其他桥梁。2.制作方便,大多数钢桥均由预制钢梁组装而成,因此只要预制好就省去了现浇混凝土般的麻烦。3.便于运输,由于自重较轻,便于汽车运输。4.安装速度快,钢桥构件便于悬臂施工法拼装,有成套设备,工艺很成熟,一般采用焊接和螺栓连接,施工方便。5.对于风荷载和地震等灾害有较好的防灾性能。而现有的分段式大跨钢箱拱,进行运输时,钢箱拱重量较重,钢箱拱会占用较大的空间,因此需将拱肋分开运输,对分开后的钢箱拱,无法进行完整固定,致使在使用时,钢箱拱会有裂缝,甚至会出现分离现象,致使危险发生,这样远远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对该产品的要求。所以,如何设计一种稳定可靠的钢箱拱肋节段连接结构成为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箱拱肋节段连接结构,以解决大跨径拱桥的拱肋节段之间连接结构不稳定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箱拱肋节段连接结构,包括左拱肋节段、右拱肋节段以及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设于所述左拱肋节段与所述右拱肋节段之间,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左支撑架、右支撑架、定位板以及对拉螺杆,所述左支撑架通过一个所述定位板固定设于所述左拱肋节段的内侧壁上,所述右支撑架通过一个所述定位板固定设于所述右拱肋节段的内侧壁上,所述左支撑架与所述右支撑架左右相对设置,所述左支撑架与所述右支撑架之间通过若干并排设置的所述对拉螺杆连接。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左支撑架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左右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固定设有若干并排设置的第一肋板;所述右支撑架包括两个第二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左右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固定设有若干并排设置的第二肋板。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左拱肋节段、右拱肋节段均为矩形拱肋节段,所述左拱肋节段的每一个侧壁与所述右拱肋节段的每一个侧壁之间均设有所述连接装置。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还包括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外夹板、内夹板以及夹紧螺栓,所述左拱肋节段内侧壁上固定设有第一纵向肋板,所述右拱肋节段节段的内侧壁上固定设有第二纵向肋板,所述第一纵向肋板和所述第二纵向肋板左右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纵向肋板和所述第二纵向肋板夹设于所述内夹板和所述外夹板之间,所述内夹板与所述外夹板通过所述夹紧螺栓固定连接。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左拱肋节段与所述右拱肋节段的对接处于所述内夹板与所述外夹板之间设有垫板。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连接装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夹紧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为:本申请的钢箱拱肋节段连接结构可以快速准确定位拱肋节段接口连接位置,确保了拱肋安装的线形,且能将两相邻拱肋节段钢板和纵肋全部连接为一个受力整体,使节段接口处焊缝连接更稳固,安装施工方便,可拆卸易于后期维修更换。由于所述左支撑架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左右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固定设有若干并排设置的第一肋板所述右支撑架包括两个第二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左右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固定设有若干并排设置的第二肋板,该结构的支撑架具有结构简单、便于连接以及安装牢固的特点。由于所述左拱肋节段、右拱肋节段均为矩形拱肋节段,所述左拱肋节段的每一个侧壁与所述右拱肋节段的每一个侧壁之间均设有所述连接装置,方形拱肋节段不但便于定位,且拱肋节段的四个侧壁均通过连接装置进行连接使拱肋节段各个侧面牢固连接,最终提高了拱肋节段整体的稳定性。由于还包括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外夹板、内夹板以及夹紧螺栓,所述左拱肋节段内侧壁上固定设有第一纵向肋板,所述右拱肋节段节段的内侧壁上固定设有第二纵向肋板,所述第一纵向肋板和所述第二纵向肋板左右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纵向肋板和所述第二纵向肋板夹设于所述内夹板和所述外夹板之间,所述内夹板与所述外夹板通过所述夹紧螺栓固定连接,夹紧装置与连接装置互相配合将相邻的两个拱肋节段连接起来,进一步提高了相邻拱肋节段之间的连接强度。由于所述左拱肋节段与所述右拱肋节段的对接处于所述内夹板与所述外夹板之间设有垫板,设置垫板可以对内夹板和外夹板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内夹板和外夹板变形,同时夹紧螺栓穿过垫板将内夹板和外夹板连接起来,使连接更加牢固。由于所述连接装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对称安装于连接装置的两侧,提高了整个结构的连接强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钢箱拱肋节段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连接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左支撑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左拱肋节段;2、右拱肋节段;3、连接装置;31、左支撑架;32、右支撑架;33、定位板;34、对拉螺杆;311、第一支撑板;312、第一肋板;321、第二支撑板;322、第二肋板;4、夹紧装置;41、外夹板;42、内夹板;43、夹紧螺栓;51、第一纵向肋板;52、第二纵向肋板;6、垫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一种钢箱拱肋节段连接结构,包括左拱肋节段1、右拱肋节段2以及连接装置3,连接装置3设于左拱肋节段1与右拱肋节段2之间。连接装置3包括左支撑架31、右支撑架32、定位板33以及对拉螺杆34,左支撑架31通过一个定位板33固定设于左拱肋节段1的内侧壁上,右支撑架32通过一个定位板33固定设于右拱肋节段2的内侧壁上,左支撑架31与右支撑架32左右相对设置,左支撑架31与右支撑架32之间通过若干并排设置的对拉螺杆34连接。左支撑架31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板311,两个第一支撑板311左右相对设置,两个第一支撑板311之间固定设有若干并排设置的第一肋板312。右支撑架32包括两个第二支撑板321,两个第二支撑板321左右相对设置,两个第二支撑板321之间固定设有若干并排设置的第二肋板322,该结构的支撑架具有结构简单、便于连接以及安装牢固的特点。本实施例中,左拱肋节段1、右拱肋节段2均为矩形拱肋节段,左拱肋节段1的每一个侧壁与右拱肋节段2的每一个侧壁之间均设有连接装置3,矩形拱肋节段不但便于定位,且拱肋节段的四个侧壁均通过连接装置3进行连接使拱肋节段各个侧面牢固连接,最终提高了拱肋节段整体的稳定性。本申请的钢箱拱肋节段连接结构还包括夹紧装置4,夹紧装置4包括外夹板41、内夹板42以及夹紧螺栓43,左拱肋节段1内侧壁上固定设有第一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箱拱肋节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拱肋节段、右拱肋节段以及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设于所述左拱肋节段与所述右拱肋节段之间,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左支撑架、右支撑架、定位板以及对拉螺杆,所述左支撑架通过一个所述定位板固定设于所述左拱肋节段的内侧壁上,所述右支撑架通过一个所述定位板固定设于所述右拱肋节段的内侧壁上,所述左支撑架与所述右支撑架左右相对设置,所述左支撑架与所述右支撑架之间通过若干并排设置的所述对拉螺杆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箱拱肋节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拱肋节段、右拱肋节段以及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设于所述左拱肋节段与所述右拱肋节段之间,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左支撑架、右支撑架、定位板以及对拉螺杆,所述左支撑架通过一个所述定位板固定设于所述左拱肋节段的内侧壁上,所述右支撑架通过一个所述定位板固定设于所述右拱肋节段的内侧壁上,所述左支撑架与所述右支撑架左右相对设置,所述左支撑架与所述右支撑架之间通过若干并排设置的所述对拉螺杆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箱拱肋节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架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左右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固定设有若干并排设置的第一肋板;所述右支撑架包括两个第二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左右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固定设有若干并排设置的第二肋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箱拱肋节段连接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辉,杜海龙,马文安,韩玉,李彩霞,王建军,吴刚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