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结构的片梭挑纱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3968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结构的片梭挑纱杆,所述挑纱杆一头开有安装孔(1),另一头开有通孔(2),所述通孔(2)内固定有挑纱环(3),所述挑纱环(3)上下两侧孔径大于中间孔径,所述挑纱环(3)上下两侧为圆弧(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纬纱在同样状态下经过该瓷眼的强力损失降低15%,达到基本与其他位置强力相当的状态,提高了一次合格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结构的片梭挑纱杆
本技术属于片梭织机
,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片梭挑纱杆。
技术介绍
目前,片梭织机用纬纱从储纬器出来经过挑纱杆瓷眼后投入织机的片梭,片梭夹住纬线并引入织机经纱内。在挑纱杆动作到高位时,织机的片梭夹接住纬纱,纱线在挑纱杆瓷眼弯曲的角度最大,由于瓷眼结构中圆弧角度小(10°),瓷眼与纱线接触面形成类似直角的接触,此时瓷眼对纱线磨损造成的强力损失最大,纬纱强力仅为挑纱杆低位的80%,投入布面后纬纱在距离接梭侧40cm处强力最低,降低了一次合格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结构的片梭挑纱杆。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结构的片梭挑纱杆,所述挑纱杆一头开有安装孔,另一头开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固定有挑纱环,所述挑纱环上下两侧孔径大于中间孔径,所述挑纱环上下两侧的形状为圆弧。所述挑纱环的材料为陶瓷。所述圆弧为90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使纬纱在同样状态下经过该挑纱环的强力损失降低15%,纬纱强力达到挑纱杆低位时的95%,基本达到与其他位置强力相当的状态,提高了一次合格品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挑纱环的结构示意剖视图。图中:1、安装孔;2、通孔;3、挑纱环;4、圆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结构的片梭挑纱杆,所述挑纱杆一头开有安装孔1,另一头开有通孔2,所述通孔2内固定有挑纱环3,所述挑纱环3上下两侧孔径大于中间孔径,所述挑纱环3上下两侧为圆弧4。所述挑纱环3的材料为陶瓷。所述圆弧4为90度。在挑纱杆动作到高位时,织机的片梭夹接住纬纱,纱线在挑纱杆瓷眼弯曲的角度最大,由于挑纱环为陶瓷且圆弧角度为90度,使纬纱在同样状态下经过该挑纱环的强力损失降低15%(从20%下降到5%),提高织物纬向强力及整幅织物纬向强力的均匀性,提高了一次合格品率。综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凡依本技术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结构的片梭挑纱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挑纱杆一头开有安装孔(1),另一头开有通孔(2),所述通孔(2)内固定有挑纱环(3),所述挑纱环(3)上下两侧孔径大于中间孔径,所述挑纱环(3)上下两侧为圆弧(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结构的片梭挑纱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挑纱杆一头开有安装孔(1),另一头开有通孔(2),所述通孔(2)内固定有挑纱环(3),所述挑纱环(3)上下两侧孔径大于中间孔径,所述挑纱环(3)上下两侧为圆弧(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群伟俆许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太极实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