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阳极母线提升框架用单气缸节能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3958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阳极母线提升框架用单气缸节能夹具,包括扶正弹簧、气缸、推拉杆、夹具压板、支撑座、前压条、后压条以及关节转座,上架上端面装配有扶正弹簧,上架下端面连接有气缸,气缸下端面连接有推拉杆,推拉杆下端面连接有夹具压板,下架下端面装配有支撑座,支撑座内壁左侧装配有后压条,夹具压板左端面装配有前压条,下架上端面装配有关节转座,该设计解决了原有三缸夹具必须同步进行,容易出现漏气、卡死等现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防止夹具出现漏气、卡死等现象,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阳极母线提升框架用单气缸节能夹具
本技术是一种阳极母线提升框架用单气缸节能夹具,属于夹具工装

技术介绍
传统的阳极母线提升框架的夹具上,需要安装分别安装一个抱紧气缸带弹簧和两个夹具气缸带弹簧。使用过程中,各气缸必须同步进行,若其中一个出现漏气、卡死等现象,就会影响整个抬母线过程,而且配件种类繁多,维修成本高。传统的阳极母线提升框架的夹具三个气缸同时供气,需要足够气源,对气源压力要求较高。若能够由一个弹簧气缸代替传统的一个抱紧气缸和两个夹具气缸结构,就能够完成阳极夹具对铝导杆的夹紧和铝导杆对阳极母线的抱紧作用,一个气缸所需气源很少,车间气源压力足够保证使用要求。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维护成本低,现在急需一种阳极母线提升框架用单气缸节能夹具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阳极母线提升框架用单气缸节能夹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防止夹具出现漏气、卡死等现象,提高使用寿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阳极母线提升框架用单气缸节能夹具,包括夹具主体、上架、单气缸机构以及下架,所述夹具主体上侧装配有上架,所述上架下端面连接有下架,所述夹具主体内部设置有单气缸机构,所述单气缸机构包括扶正弹簧、气缸、推拉杆、夹具压板、支撑座、前压条、后压条以及关节转座,所述上架上端面装配有扶正弹簧,所述上架下端面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下端面连接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下端面连接有夹具压板,所述下架下端面装配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壁左侧装配有后压条,所述夹具压板左端面装配有前压条,所述下架上端面装配有关节转座。进一步地,所述气缸内部装配有气缸弹簧和活塞,且活塞下端面与推拉杆相连接,所述气缸右端面开设有气门,且气门通过导管与外界气源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扶正弹簧内部装配有调节螺杆,且调节螺杆下侧与关节转座相连接,所述调节螺杆上端面装配有调节螺母。进一步地,所述关节转座左端面装配有铰链,所述关节转座通过铰链与上架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夹具压板左右两侧装配有铰链,所述夹具压板左侧通过铰链与支撑座相连接,所述夹具压板右侧通过铰链与推拉杆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下架内部左侧开设有垂直滑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阳极母线提升框架用单气缸节能夹具,因本技术添加了扶正弹簧、气缸、推拉杆、夹具压板、支撑座、前压条、后压条以及关节转座,该设计能够防止夹具气缸出现漏气、卡死等现象,解决了原有三缸夹具必须同步进行,容易出现漏气、卡死等现象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单气缸推动效果。因气缸内部装配有气缸弹簧和活塞,且活塞下端面与推拉杆相连接,气缸右端面开设有气门,且气门通过导管与外界气源相连接,该设计使气缸通气工作,因扶正弹簧内部装配有调节螺杆,且调节螺杆下侧与关节转座相连接,调节螺杆上端面装配有调节螺母,该设计通过调节扶正弹簧的长度,进而调节下架的角度,因关节转座左端面装配有铰链,关节转座通过铰链与上架相连接,该设计使上架和下架灵活连接,因夹具压板左右两侧装配有铰链,夹具压板左侧通过铰链与支撑座相连接,夹具压板右侧通过铰链与推拉杆相连接,该设计便于推动夹具压板旋转,进而使前压条与后压条之间压紧或松开,因下架内部左侧开设有垂直滑槽,该设计便于外界带有阳极母线的铝导杆进入,本技术结构合理,防止夹具出现漏气、卡死等现象,提高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阳极母线提升框架用单气缸节能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阳极母线提升框架用单气缸节能夹具中单气缸机构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阳极母线提升框架用单气缸节能夹具中单气缸机构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阳极母线提升框架用单气缸节能夹具中单气缸机构的剖面图;图中:1-夹具主体、2-上架、3-单气缸机构、4-下架、31-扶正弹簧、32-气缸、33-推拉杆、34-夹具压板、35-支撑座、36-前压条、37-后压条、38-关节转座、321-气缸弹簧、322-活塞。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阳极母线提升框架用单气缸节能夹具,包括夹具主体1、上架2、单气缸机构3以及下架4,夹具主体1上侧装配有上架2,上架2下端面连接有下架4,夹具主体1内部设置有单气缸机构3。单气缸机构3包括扶正弹簧31、气缸32、推拉杆33、夹具压板34、支撑座35、前压条36、后压条37以及关节转座38,上架2上端面装配有扶正弹簧31,上架2下端面连接有气缸32,气缸32下端面连接有推拉杆33,推拉杆33下端面连接有夹具压板34,下架4下端面装配有支撑座35,支撑座35内壁左侧装配有后压条37,夹具压板34左端面装配有前压条36,下架4上端面装配有关节转座38,该设计解决了原有三缸夹具必须同步进行,容易出现漏气、卡死等现象的问题。气缸32内部装配有气缸弹簧321和活塞322,且活塞322下端面与推拉杆33相连接,气缸32右端面开设有气门,且气门通过导管与外界气源相连接,该设计使气缸32通气工作,扶正弹簧31内部装配有调节螺杆,且调节螺杆下侧与关节转座38相连接,调节螺杆上端面装配有调节螺母,该设计通过调节扶正弹簧31的长度,进而调节下架4的角度。关节转座38左端面装配有铰链,关节转座38通过铰链与上架2相连接,该设计使上架2和下架4灵活连接,夹具压板34左右两侧装配有铰链,夹具压板34左侧通过铰链与支撑座35相连接,夹具压板34右侧通过铰链与推拉杆33相连接,该设计便于推动夹具压板34旋转,进而使前压条36与后压条37之间压紧或松开,下架4内部左侧开设有垂直滑槽,该设计便于外界带有阳极母线的铝导杆进入。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将上架2固定在指定位置,调整扶正弹簧31上端面的调节螺母,进而调节扶正弹簧31的长度,扶正弹簧31拉动关节转座38调整下架4的倾角,保证下架4处于垂直状态,将气缸32通过导管与外界气源相连接,当气缸32通气,活塞322克服气缸弹簧321的弹力收回,活塞322带动推拉杆33上移,拉动夹具压板34逆时针旋转,前压条36和后压条37之间相对松开,确保外界带有阳极母线的铝导杆进入支撑座35内,当气缸32断气,活塞322伸出,同时在气缸弹簧321的终反力的作用下,夹具压板34顺时针旋转,前压条36和后压条37之间相对收紧,进而夹紧铝导杆,此时,气缸32处于断气状态,可以安全地进行抬母线作业,消除了原有三缸夹具压缩空气气压降低、各气缸不同步、断气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隐患。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阳极母线提升框架用单气缸节能夹具,包括夹具主体、上架、单气缸机构以及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主体上侧装配有上架,所述上架下端面连接有下架,所述夹具主体内部设置有单气缸机构;/n所述单气缸机构包括扶正弹簧、气缸、推拉杆、夹具压板、支撑座、前压条、后压条以及关节转座,所述上架上端面装配有扶正弹簧,所述上架下端面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下端面连接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下端面连接有夹具压板,所述下架下端面装配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壁左侧装配有后压条,所述夹具压板左端面装配有前压条,所述下架上端面装配有关节转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阳极母线提升框架用单气缸节能夹具,包括夹具主体、上架、单气缸机构以及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主体上侧装配有上架,所述上架下端面连接有下架,所述夹具主体内部设置有单气缸机构;
所述单气缸机构包括扶正弹簧、气缸、推拉杆、夹具压板、支撑座、前压条、后压条以及关节转座,所述上架上端面装配有扶正弹簧,所述上架下端面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下端面连接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下端面连接有夹具压板,所述下架下端面装配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壁左侧装配有后压条,所述夹具压板左端面装配有前压条,所述下架上端面装配有关节转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阳极母线提升框架用单气缸节能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内部装配有气缸弹簧和活塞,且活塞下端面与推拉杆相连接,所述气缸右端面开设有气门,且气门通过导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晖王旭映常亚雷祖纪元张春芳刘龙光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久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