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垃圾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3787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智能垃圾桶盖,垃圾桶盖包括连接底座和桶盖主体,所述连接底座和桶盖主体之间设有弹性铰链,盖体的下方设有电源模块和控制盒,控制盒包括语音接收模块、扬声器模块和控制模块,桶盖主体的下方设有控制件,控制件包括固定在连接孔内的铁棒,铁棒上设有绝缘缠绕支架,绝缘缠绕支架上缠绕有线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垃圾桶盖通过语音接收模块接收到用户的语音后,控制模块控制电源模块对线圈供电,使得铁棒上形成磁场与磁块配合相吸,卡合件上的卡块退出卡合孔,桶盖主体在弹性铰链的作用下打开,通过智能识别的方式打开垃圾桶盖,提高垃圾桶的智能化,便于垃圾的投放分类,减少垃圾处理的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垃圾桶盖
本技术涉及垃圾桶盖,具体是智能垃圾桶盖。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生活品质的提高,各个城市都在实施垃圾分类方案,但是垃圾种类繁多,导致用户在垃圾分类时无法区分垃圾类型(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四个类型),扔垃圾时经常造成垃圾类型混合,对后续的垃圾分类处理和环境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现有市场上使用的垃圾桶或者垃圾箱,采用二维码或者垃圾袋颜色识别,都不具备对所投垃圾识别功能,无法确保所投垃圾是否正确,使用不方便,二垃圾桶没有特意跟盖子分离,是一个整体,损坏时都需要一起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垃圾桶盖,通过语音接收模块接收到用户的语音后,控制模块控制电源模块对线圈供电,使得铁棒上形成磁场与磁块配合相吸,卡合件上的卡块退出卡合孔,桶盖主体在弹性铰链的作用下打开,通过智能识别的方式打开垃圾桶盖,提高垃圾桶的智能化,便于垃圾的投放分类,减少垃圾处理的费用;通过按压触动件,实现手动的开启桶盖,通过连接底座卡合在垃圾桶上,使得桶盖和垃圾桶分开设计,取代传统的一体化设计,损坏时,方便更换,降低垃圾收集的成本。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智能垃圾桶盖,垃圾桶盖包括连接底座和桶盖主体,所述连接底座和桶盖主体之间设有弹性铰链。所述连接底座包括框型底座主体,框型底座主体的下方设有卡槽,框型底座主体上设有阵列分布的螺纹孔。所述框型底座主体内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上设有铰链连接槽,框型底座主体的内侧设有卡合孔。所述桶盖主体包括盖体,盖体的下方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上设有连接孔,盖体的下方设有第三连接块,第三连接块的一侧设有方形滑孔,方形滑孔内设有滑动孔,盖体上设有按压块和指示灯。所述盖体的下方设有电源模块和控制盒,控制盒包括语音接收模块、扬声器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桶盖主体的下方设有控制件,控制件包括固定在连接孔内的铁棒,铁棒上设有绝缘缠绕支架,绝缘缠绕支架上缠绕有线圈。所述桶盖主体的下方设有卡合件,卡合件包括位于滑动孔内滑动的滑杆,滑杆的一端设有与卡合孔配合的卡块,另一端设有磁块,卡块上设有倾斜的第一接触面。所述滑杆上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语音接收模块接收到用户的语音后,控制模块控制电源模块对线圈供电,使得铁棒上形成磁场与磁块配合相吸,卡合件上的卡块退出卡合孔,桶盖主体在弹性铰链的作用下打开,投放结束后控制模块控制电源模块停止对线圈供电,铁棒失去磁场,卡合件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按压按压块,使得滑杆插入卡合孔内,桶盖主体合上。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底座上设有对称分布的桶盖主体,框型底座主体上设有对称分布的卡合孔。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底座上设有阵列分布的桶盖主体,框型底座主体上设有阵列分布的卡合孔。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底座通过弹性铰链与桶盖主体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底座通过卡槽卡合在垃圾筒上,通过螺钉与螺纹孔配合将连接底座固定在垃圾筒上。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与控制盒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线圈与电源模块电性连接,盖体的外壁设有充电端口,充电端口与电源模块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卡块紧固连接,另一端与方形滑孔的内壁紧固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滑杆上设有对称分布的接触槽,接触槽内设有倾斜的第二接触面。进一步的,所述按压块上设有连通孔,连通孔与滑动孔连通,连通孔内设有放置孔,桶盖主体上设有触动件,触动件包括位于连通孔内滑动的触动杆,触动杆的一端设有卡合槽,触动杆上设有卡合槽的一端设有第三接触面,第三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配合,触动杆上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位于放置孔内,触动杆上设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限位块紧固连接,另一端与放置孔的内壁紧固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垃圾桶盖通过语音接收模块接收到用户的语音后,控制模块控制电源模块对线圈供电,使得铁棒上形成磁场与磁块配合相吸,卡合件上的卡块退出卡合孔,桶盖主体在弹性铰链的作用下打开,通过智能识别的方式打开垃圾桶盖,提高垃圾桶的智能化,便于垃圾的投放分类,减少垃圾处理的费用;2、本技术垃圾桶盖通过连接底座卡合在垃圾桶上,使得桶盖和垃圾桶分开设计,取代传统的一体化设计,损坏时,方便更换,降低垃圾收集的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垃圾桶盖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垃圾桶盖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连接底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桶盖主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垃圾桶盖部分结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控制件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卡合件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触动件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垃圾桶盖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垃圾桶盖仰视图;图12是本技术垃圾桶盖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垃圾桶盖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智能垃圾桶盖,垃圾桶盖包括连接底座1和桶盖主体2,如图1、图2所示,连接底座1和桶盖主体2之间设有弹性铰链3,连接底座1通过弹性铰链3与桶盖主体2转动连接。连接底座1包括框型底座主体11,如图3所示,框型底座主体11的下方设有卡槽12,框型底座主体11上设有阵列分布的螺纹孔13,连接底座1通过卡槽12卡合在垃圾筒上,通过螺钉与螺纹孔13配合将连接底座1固定在垃圾筒上。框型底座主体11内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连接块14,第一连接块14上设有铰链连接槽15,框型底座主体11的内侧设有卡合孔16。桶盖主体2包括盖体21,如图4所示,盖体21的下方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连接块22,第二连接块22上设有连接孔23,盖体21的下方设有第三连接块24,第三连接块24的一侧设有方形滑孔25,方形滑孔25内设有滑动孔26,盖体21上设有按压块27和指示灯28。按压块27上设有连通孔271,连通孔271与滑动孔26连通,连通孔271内设有放置孔272。盖体21的下方设有电源模块4和控制盒5,如图4、图5所示,控制盒5包括语音接收模块51、扬声器模块52和控制模块,电源模块4与控制盒5电性连接。桶盖主体2的下方设有控制件6,如图6、图7所示,控制件6包括固定在连接孔23内的铁棒61,铁棒61上设有绝缘缠绕支架62,绝缘缠绕支架62上缠绕有线圈63,线圈63与电源模块4电性连接,盖体21的外壁设有充电端口20,充电端口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垃圾桶盖,垃圾桶盖包括连接底座(1)和桶盖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底座(1)和桶盖主体(2)之间设有弹性铰链(3);/n所述连接底座(1)包括框型底座主体(11),框型底座主体(11)的下方设有卡槽(12),框型底座主体(11)上设有阵列分布的螺纹孔(13);/n所述框型底座主体(11)内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连接块(14),第一连接块(14)上设有铰链连接槽(15),框型底座主体(11)的内侧设有卡合孔(16);/n所述桶盖主体(2)包括盖体(21),盖体(21)的下方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连接块(22),第二连接块(22)上设有连接孔(23),盖体(21)的下方设有第三连接块(24),第三连接块(24)的一侧设有方形滑孔(25),方形滑孔(25)内设有滑动孔(26),盖体(21)上设有按压块(27)和指示灯(28);/n所述盖体(21)的下方设有电源模块(4)和控制盒(5),控制盒(5)包括语音接收模块(51)、扬声器模块(52)和控制模块;/n所述桶盖主体(2)的下方设有控制件(6),控制件(6)包括固定在连接孔(23)内的铁棒(61),铁棒(61)上设有绝缘缠绕支架(62),绝缘缠绕支架(62)上缠绕有线圈(63);/n所述桶盖主体(2)的下方设有卡合件(7),卡合件(7)包括位于滑动孔(26)内滑动的滑杆(71),滑杆(71)的一端设有与卡合孔(16)配合的卡块(72),另一端设有磁块(74),卡块(72)上设有倾斜的第一接触面(73);/n所述滑杆(71)上设有第一弹性件(8);/n所述语音接收模块(51)接收到用户的语音后,控制模块控制电源模块(4)对线圈(63)供电,使得铁棒(61)上形成磁场与磁块(74)配合相吸,卡合件(7)上的卡块(72)退出卡合孔(16),桶盖主体(2)在弹性铰链(3)的作用下打开,投放结束后控制模块控制电源模块(4)停止对线圈(63)供电,铁棒(61)失去磁场,卡合件(7)在第一弹性件(8)的作用下复位,按压按压块(27),使得滑杆(71)插入卡合孔(16)内,桶盖主体(2)合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垃圾桶盖,垃圾桶盖包括连接底座(1)和桶盖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底座(1)和桶盖主体(2)之间设有弹性铰链(3);
所述连接底座(1)包括框型底座主体(11),框型底座主体(11)的下方设有卡槽(12),框型底座主体(11)上设有阵列分布的螺纹孔(13);
所述框型底座主体(11)内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连接块(14),第一连接块(14)上设有铰链连接槽(15),框型底座主体(11)的内侧设有卡合孔(16);
所述桶盖主体(2)包括盖体(21),盖体(21)的下方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连接块(22),第二连接块(22)上设有连接孔(23),盖体(21)的下方设有第三连接块(24),第三连接块(24)的一侧设有方形滑孔(25),方形滑孔(25)内设有滑动孔(26),盖体(21)上设有按压块(27)和指示灯(28);
所述盖体(21)的下方设有电源模块(4)和控制盒(5),控制盒(5)包括语音接收模块(51)、扬声器模块(52)和控制模块;
所述桶盖主体(2)的下方设有控制件(6),控制件(6)包括固定在连接孔(23)内的铁棒(61),铁棒(61)上设有绝缘缠绕支架(62),绝缘缠绕支架(62)上缠绕有线圈(63);
所述桶盖主体(2)的下方设有卡合件(7),卡合件(7)包括位于滑动孔(26)内滑动的滑杆(71),滑杆(71)的一端设有与卡合孔(16)配合的卡块(72),另一端设有磁块(74),卡块(72)上设有倾斜的第一接触面(73);
所述滑杆(71)上设有第一弹性件(8);
所述语音接收模块(51)接收到用户的语音后,控制模块控制电源模块(4)对线圈(63)供电,使得铁棒(61)上形成磁场与磁块(74)配合相吸,卡合件(7)上的卡块(72)退出卡合孔(16),桶盖主体(2)在弹性铰链(3)的作用下打开,投放结束后控制模块控制电源模块(4)停止对线圈(63)供电,铁棒(61)失去磁场,卡合件(7)在第一弹性件(8)的作用下复位,按压按压块(27),使得滑杆(71)插入卡合孔(16)内,桶盖主体(2)合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垃圾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明潘秀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东家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