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垃圾卸料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垃圾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建筑垃圾卸料系统。
技术介绍
在我们实际生活工作中,对于建筑楼层中的建筑垃圾需要处理搬运,楼层中的建筑垃圾多且重。传统的卸料使用人工搬运或者采用圆形塑料管卸料,人工从楼层上搬运至楼层底部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但采用传统圆形塑料管卸料,其耗能效果差、易损坏、不能周转使用,安全、环保、经济效果差。建筑中的垃圾处理,尤其是高层建筑垃圾的处理是一个一直困扰建筑施工的难题,现需要寻找一个便于楼层建筑垃圾卸料的安全、环保、经济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卸料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建筑垃圾处理搬运耗时耗力的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垃圾卸料系统,其包括沿竖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缓冲节;所述缓冲节包括筒状的围壁和设置于所述围壁之内的缓冲结构;相邻缓冲节的围壁之间连接有筒状的连通壁;所述连通壁和所述缓冲节的围壁依次连接,并共同围成沿竖向连通的垃圾通道;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缓冲板、缓冲弹簧和支撑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垃圾卸料系统,其特征在于:/n包括沿竖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缓冲节;所述缓冲节包括筒状的围壁和设置于所述围壁之内的缓冲结构;/n相邻缓冲节的围壁之间连接有筒状的连通壁;所述连通壁和所述缓冲节的围壁依次连接,并共同围成沿竖向连通的垃圾通道;/n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缓冲板、缓冲弹簧和支撑轴;所述缓冲板上下倾斜设置,其上边连接于所述缓冲节的围壁,下边斜向下伸出呈悬臂状;缓冲弹簧和支撑轴分别以所述缓冲节的围壁为基础,弹性地支撑所述缓冲板悬臂部分的上下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垃圾卸料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沿竖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缓冲节;所述缓冲节包括筒状的围壁和设置于所述围壁之内的缓冲结构;
相邻缓冲节的围壁之间连接有筒状的连通壁;所述连通壁和所述缓冲节的围壁依次连接,并共同围成沿竖向连通的垃圾通道;
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缓冲板、缓冲弹簧和支撑轴;所述缓冲板上下倾斜设置,其上边连接于所述缓冲节的围壁,下边斜向下伸出呈悬臂状;缓冲弹簧和支撑轴分别以所述缓冲节的围壁为基础,弹性地支撑所述缓冲板悬臂部分的上下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卸料系统,其特征在于:
每一楼层设置有至少一组两个所述缓冲节,该组的两个所述缓冲节的缓冲板的倾斜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卸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板呈下凹的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卸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板包括下层的钢板层和叠合于所述钢板层之上的橡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卸料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轴共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轴沿所述缓冲板的宽向间隔设置;所述支撑轴的下端铰接连接于所述缓冲节的围壁上,上端倾斜向上支撑连接于所述缓冲板的下端面;
所述缓冲弹簧共有两个,两个所述缓冲弹簧沿所述缓冲板的宽向间隔设置;所述缓冲弹簧的上端连接于所述缓冲节的围壁上,下端倾斜向下地连接于所述缓冲板的上端面。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先正,赖佳兵,许涛,彭舸,周茂理,王思威,陈宇,张丹,熊进龙,冉华,郑学军,蔡文飞,蒋雨晨,王琪,周鸿飞,熊超,马云富,王冠之,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八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