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志健专利>正文

同时容纳多种液体的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3773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同时容纳多种液体的瓶,包括至少两个独立的瓶体,瓶体上盖和瓶咀盖,瓶体上盖上设有与各独立瓶体对应的出液口,瓶体上盖上配有出液控制开关,出液控制开关包括固定套、旋转盘、阀座、动阀芯和压紧弹簧,动阀芯卡装于阀座中,瓶体为子母套瓶,至少两个并列的子瓶体置于母瓶体中;出液控制开关还包括静阀芯,静阀芯与瓶体上盖连接,静阀芯与瓶体上盖之间还配有防渗漏硅胶片;动阀芯上设有出液区,动阀芯嵌入阀座的凹槽中,阀座的凹槽中也配有防渗漏硅胶片;阀座顶部设有下连接咀,下连接咀与瓶咀对接,下连接咀与瓶咀的结合部设有中空的硅胶防渗漏塞,瓶咀和瓶盖之间设有防伪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时容纳多种液体的瓶
本技术时间一种同时容纳多种液体的瓶。
技术介绍
申请人2012年6月20日曾经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名称为“同时容纳两种液体的瓶”的技术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号为201220291807.1,该专利申请于2012年12月26日授于技术专利权,授权公告号为CN202624776U。该专利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以下弊端,首先,其选择不同瓶体的开启度是控制阀片17与瓶套顶盖来实现的,为了阀座渗漏,在它们之间分别配置了阀片硅胶8和瓶口密封硅胶7,这两硅胶片在压紧套簧的作用下,摩擦力比较大,调节旋转比较吃力。其次,瓶盖15下端与控制阀芯10之间设置了防开启装置14,虽然瓶盖15年一般都配有防渗漏硅胶,而控制阀芯10防开启装置14之间却没有采取任何防渗漏措施,实际使用中,对于挥发性很强的酒类而言,确实难以获得满意的效果。另外,虽然该专利也提到要设在刻度调节两种液体的混合比例,其相应刻度的对应关系是建立在阀芯旋钮13和瓶体2之间,有附图可见,它们两者的安装位置相距较远,如果仅凭视觉判断,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上述专利存在的这些技术缺陷,直接影响到该专利的推广实施。针对201220291807.1号技术专利在实践中暴露的问题,申请人于2019年11月4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名称为“同时容纳多种液体的瓶”的技术专利申请,申请号为2019218790101。上述专利申请的共性是,它们在实际应用中都是将两种不同液体根据需要按照设定的比例进行混合,且不能满足同时容纳至少三种不同溶液,在实际使用中也不能满足在不同的多种溶液中择一选择唯一溶液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本人在先申请的两个技术专利存在的不能满足同时容纳至少三种不同溶液,在实际使用中也不能满足在不同的多种溶液中择一选择唯一溶液的需求的实际情况,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容纳多种液体的瓶。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同时容纳多种液体的瓶,包括至少两个独立的瓶体,瓶体上盖和瓶咀盖,瓶体上盖上设有与各独立瓶体对应的出液口,瓶体上盖上配有出液控制开关,出液控制开关包括固定套、旋转盘、阀座、动阀芯和压紧弹簧,动阀芯卡装于阀座中,旋转盘驱动阀座带动动阀芯同步动作,其特征在于:a)瓶体为子母套瓶,至少两个并列的子瓶体置于母瓶体中,在瓶体上盖上沿同心圆周边设有均匀分布的出液口,其中的一个出液口与母瓶体沟通,其余的出液口分别与对应的子瓶体的瓶口对应;b)出液控制开关还包括一个静阀芯,静阀芯通过设有与瓶体上盖上各出油口对应的出液孔,静阀芯设有三个安装孔,静阀芯通过螺丝与瓶体上盖固定连接,静阀芯与瓶体上盖之间还配有防渗漏硅胶片;动阀芯上设有一个出液区,旋转中该出液区只能与静阀芯中的一个出液孔对应,动阀芯嵌入阀座的凹槽中,阀座的凹槽中也配有防渗漏硅胶片;c)阀座顶部设有下连接咀,下连接咀与瓶咀对接,下连接咀与瓶咀的结合部设有中空的硅胶防渗漏塞,瓶咀和瓶盖之间设有防伪卡。在不技术中:出液控制开关中所述的静阀芯和动阀芯均为陶瓷阀芯。在不技术中:固定套的上表面设有刻度标记,旋转盘上设有一个刻度指示点,通过刻度指示点可以看到固定套上表面的溶液标记。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将在先申请涉及的双瓶加套瓶的结构或子母瓶结构改为多子单母瓶结构,不仅结构显得更为紧凑,同时实现了可以容纳三种及其以上不同溶液。由于静阀芯通过设有与瓶体上盖上各出油口对应的出液孔,静阀芯通过螺丝与瓶体上盖固定连接,动阀芯上设有一个出液区,旋转中该出液区只能与静阀芯中的一个出液孔对应,使用中可以满足实际使用中择一选择不同溶液的需要。由于将动阀芯和静阀芯均采用陶瓷阀芯,使用中,它们之间的密封摩擦面不仅密封效果极佳,摩擦阻力也比较小,另外,静阀芯通过螺丝与瓶体上盖固定连接,静阀芯与瓶体上盖之间还配有防渗漏硅胶片,动阀芯嵌入阀座的凹槽中,阀座的凹槽中也配有防渗漏硅胶片,轴向措施都有效的保证了出液控制开关的密封效果和工作的可靠性。由于阀座顶部设有下连接咀,下连接咀与瓶咀对接,下连接咀与瓶咀的结合部设有中空的硅胶防渗漏塞,既可以防止渗漏,又可以确保储存液体,尤其是易挥发的酒类液体的储存质量。由于固定套的上表面设有刻度标记,旋转盘上设有一个刻度指示点,通过刻度指示点可以看到固定套上表面的刻度标记,可以有效的防止再续申请存在的视觉误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瓶体上盖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旋转盘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套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静阀芯的俯视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与静阀芯对应的防渗漏硅胶片俯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动阀芯的俯视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与动阀芯对应的防渗漏硅胶片的俯视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瓶嘴的俯视示意图。图中:1,瓶咀盖;2,瓶咀;3,防伪卡;4,硅胶防渗漏塞;5,刻度点;6,旋转盘;7,固定套;8,溶液标记;9压紧弹簧;10,下连接咀;11,阀座;12,防渗漏硅胶片;13,动阀芯;14,螺丝;15,静阀芯;16,固定套卡槽;17,防渗漏硅胶片;18,瓶体上盖;19,母瓶出液口;20,瓶体上盖的固定螺母;21,子瓶出液口;22,对接管;23,子瓶体;24,母瓶焊接口;25,母瓶体;26,安装孔;27,出液孔;28,刻度指示点,29、出液区。具体实施方式附图非限制性的公开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由图1可见,本技术中两个独立的瓶体是由一个子瓶体23和一个母瓶体25组成的子母套瓶,瓶体上盖18上设有子瓶出液口21、母瓶出液口19和瓶体上盖的固定螺母20(参见图2)。出液控制开关还包括一个静阀芯15,静阀芯15通过设有两个与瓶体上盖18出油口对应的出液孔27,静阀芯15设有两个安装孔26,静阀芯15的结构参见图6。静阀芯15由安装孔26通过螺丝14与瓶体上盖的固定螺母20固定连接,静阀芯15通过固定套卡槽16与定位套7定位。静阀芯15与瓶体上盖18之间还配有防渗漏硅胶片17,防渗漏硅胶片17上也设有对应的安装孔26和出液孔27防渗漏硅胶片17的结构参见图7。动阀芯13上设有一个出液区29,旋转中该出液区29只能与静阀芯15中的一个出液孔27对应,动阀芯13嵌入阀座11的凹槽中(固定方式与201220291807.1号专利相同),动阀芯13的结构参见图7,阀座11的凹槽中也配有防渗漏硅胶片12,防渗漏硅胶片12的结构参见图8。阀座11顶部设有下连接咀10,下连接咀10与瓶咀2对接,下连接咀10与瓶咀2的结合部设有中空的硅胶防渗漏塞4,瓶咀和瓶盖之间设有防伪卡3(参见图9)。瓶体上盖18和瓶咀盖1,瓶体上盖18上设有与子母瓶体对应的出液口,瓶体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同时容纳多种液体的瓶,包括至少两个独立的瓶体,瓶体上盖和瓶咀盖,瓶体上盖上设有与各独立瓶体对应的出液口,瓶体上盖上配有出液控制开关,出液控制开关包括固定套、旋转盘、阀座、动阀芯和压紧弹簧,动阀芯卡装于阀座中,旋转盘驱动阀座带动动阀芯同步动作,其特征在于:/na)瓶体为子母套瓶,至少两个并列的子瓶体置于母瓶体中,在瓶体上盖上沿同心圆周边设有均匀分布的出液口,其中的一个出液口与母瓶体沟通,其余的出液口分别与对应的子瓶体的瓶口对应;/nb) 出液控制开关还包括一个静阀芯,静阀芯通过设有与瓶体上盖上各出油口对应的出液孔,静阀芯设有三个安装孔,静阀芯通过螺丝与瓶体上盖固定连接,静阀芯与瓶体上盖之间还配有防渗漏硅胶片;动阀芯上设有一个出液区,旋转中该出液区只能与静阀芯中的一个出液孔对应,动阀芯嵌入阀座的凹槽中,阀座的凹槽中也配有防渗漏硅胶片;/nc)阀座顶部设有下连接咀,下连接咀与瓶咀对接,下连接咀与瓶咀的结合部设有中空的硅胶防渗漏塞,瓶咀和瓶盖之间设有防伪卡。/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226 CN 20192238044581.一种同时容纳多种液体的瓶,包括至少两个独立的瓶体,瓶体上盖和瓶咀盖,瓶体上盖上设有与各独立瓶体对应的出液口,瓶体上盖上配有出液控制开关,出液控制开关包括固定套、旋转盘、阀座、动阀芯和压紧弹簧,动阀芯卡装于阀座中,旋转盘驱动阀座带动动阀芯同步动作,其特征在于:
a)瓶体为子母套瓶,至少两个并列的子瓶体置于母瓶体中,在瓶体上盖上沿同心圆周边设有均匀分布的出液口,其中的一个出液口与母瓶体沟通,其余的出液口分别与对应的子瓶体的瓶口对应;
b)出液控制开关还包括一个静阀芯,静阀芯通过设有与瓶体上盖上各出油口对应的出液孔,静阀芯设有三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健
申请(专利权)人:周志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