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透气无纺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3629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磨透气无纺布,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耐磨层、第一透气层、弹性多孔层、第二透气层和第二耐磨层;所述第一耐磨层和所述第二耐磨层为聚酯纤维和竹纤维复合而成的无纺布;所述第一透气层和所述第二透气层为竹纤维无纺布;所述弹性多孔层由聚氨酯纤维和竹纤维复合而成。该五层不同结构的无纺布通过水刺或者针刺加固工艺联结在一起的,形成所述耐磨透气无纺布,每层的厚度均为0.1~0.3mm。所述弹性多孔层为多微孔薄膜结构,上面密布有透气孔。所述第一透气层和所述第二透气层的截面呈现为规则或不规则的锯齿状结构或波浪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无纺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备轻薄透气的特点,且耐磨性能优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透气无纺布
本技术涉及无纺布
,尤其涉及一种耐磨透气无纺布。
技术介绍
无纺布是一种非织造布,它直接将纤维通过气流或机械成网,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构成,然后经过加固后整理形成的无编织的布料。无纺布具有防潮、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但与纺织布相比,无纺布存在强度和耐久性差,透气性差的缺点。而且无纺布的纤维按一定方向排列,容易从直角方向裂开,因此耐磨耐撕裂性能差。随着无纺布的广泛应用,其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多,因此对无纺布的强度、耐磨性、透气性等功能性的要求也逐渐变高,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无纺布无法完全满足该高功能性的要求,所以亟需研发新的无纺布来实现上述功能性。申请号为CN201520557301.4的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复合无纺布,包括至少四层,所述四层复合无纺布包括由塑脂胶依次粘接在一起的无纺布层、超细纤维层、填充海绵层和热熔胶层,所述无纺布层包括若干个倾斜的无纺布隔层一和若干个倾斜的无纺布隔层二,所述无纺布隔层一和无纺布隔层二相交。本技术吸水性好、耐磨、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而且撕裂强度好,但是不足之处在于:耐磨性能和透气性能并没有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而且需要塑脂胶粘接而成。申请号为CN201721550960.0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耐磨透气无纺布,包括上层无纺布层、下层无纺布层和耐磨层,所述上层无纺布层的底部连接有下层无纺布层,所述上层无纺布层的顶部连接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包括耐磨凸起和耐磨凸起与上层无纺布层之间连接的粘结剂,所述上层无纺布层和下层无纺布层之间连接有聚乙烯透气膜层和抗菌层,且抗菌层采用圣麻纤维材料制成,所述下层无纺布层的底部连接有冰丝纤维层。本技术耐磨、透气性好,经线、纬线编织而成并形成有透气孔的上层无纺布和下层无纺布,有效提高了无纺布的透气性;无纺布双层设置、以及在无纺布表面设置的耐磨凸起,有效提高了无纺布的耐磨性能,但是不足之处在于:耐磨性能和透气性能并没有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而且需要粘结剂粘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磨透气无纺布。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磨透气无纺布,由五层不同结构的无纺布构成,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耐磨层、第一透气层、弹性多孔层、第二透气层和第二耐磨层;所述第一耐磨层和所述第二耐磨层为聚酯纤维和竹纤维复合而成的无纺布;所述第一透气层和所述第二透气层为竹纤维无纺布;所述弹性多孔层由聚氨酯纤维和竹纤维复合而成。优选的,所述弹性多孔层为多微孔薄膜结构,上面密布有透气孔。优选的,所述第一透气层和所述第二透气层的截面呈现为规则或不规则的锯齿状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透气层和所述第二透气层的截面呈现为波浪形结构。优选的,所述五层不同结构的无纺布采用针刺加固工艺联结在一起,形成所述耐磨透气无纺布。优选的,所述五层不同结构的无纺布采用水刺加固工艺联结在一起,形成所述耐磨透气无纺布。优选的,所述第一耐磨层、所述第一透气层、所述弹性多孔层、所述第二透气层和所述第二耐磨层的厚度均为0.1~0.3mm。优选的,所述耐磨透气无纺布的强度达到6.58CN/dtex,断裂伸长达到32%,透气率达到826.3mm/s。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耐磨透气无纺布,由五层不同结构的无纺布通过水刺或者针刺加固工艺联结复合形成。该耐磨透气无纺布以竹纤维为主体基材,所述竹纤维具有多孔、多缝隙和中空的内部结构,其透气性能优异,相当于棉的3.5倍,而且竹纤维还具备较强的耐磨性,来源广泛且可再生。本技术提供的无纺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需要粘结剂粘接,具备轻薄透气、柔软舒适的特点,且耐磨性能优异。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耐磨透气无纺布中,所述第一耐磨层和所述第二耐磨层为聚酯纤维和竹纤维复合而成的无纺布,充分利用了具备优异耐磨性能的聚酯纤维,具备优异耐磨性能和透气性能的竹纤维两种材料的优点进行复合纺丝,协同促进提高了第一耐磨层和第二耐磨层的耐磨性耐撕裂性能,以及透气性能。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耐磨透气无纺布中,所述第一透气层和所述第二透气层为竹纤维无纺布,进一步保障了无纺布优异的透气性能。而且相比于平面结构,所述第一透气层和所述第二透气层的截面呈现为规则或不规则的锯齿状结构或波浪形结构,使得竹纤维无纺布透气层可供气体流通的接触面增大,同时也增大了透气层的气体流通空间,使得气体流通更加顺畅,有助于提升无纺布的透气性能。另外,将锯齿形或波浪形结构无纺布透气层的两面分别与耐磨层和弹性多孔层两层无纺布复合,定型后的锯齿形或波浪形结构无纺布褶皱能够为耐磨层和弹性多孔层提供可靠的缓冲支撑,对耐磨透气无纺布的结构强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耐磨透气无纺布中,所述弹性多孔层由聚氨酯纤维和竹纤维复合而成,而且位于该耐磨透气无纺布的中间层,呈现多微孔薄膜结构,上面密布有透气孔,一方面有效连接形成了第一透气层和第二透气层之间的气流通道,另一方面利用多孔聚氨酯纤维优异的弹性和机械性能,充当所述耐磨透气无纺布五层结构中的中间稳固骨层,促使该无纺布结构更加稳定,而且进一步提高了透气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耐磨透气无纺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耐磨透气无纺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耐磨透气无纺布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耐磨透气无纺布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耐磨层;2、2A、2B、第一透气层;3、弹性多孔层;4、4A、4B、第二透气层;5、第二耐磨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磨透气无纺布,由五层不同结构的无纺布构成,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耐磨层1、第一透气层2、弹性多孔层3、第二透气层4和第二耐磨层5;所述第一耐磨层1和所述第二耐磨层5为聚酯纤维和竹纤维复合而成的无纺布;所述第一透气层2和所述第二透气层4为竹纤维无纺布;所述弹性多孔层3由聚氨酯纤维和竹纤维复合而成。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多孔层3为多微孔薄膜结构,上面密布有透气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气层2和所述第二透气层4为规则或不规则的锯齿状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气层2和所述第二透气层4为波浪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五层不同结构的无纺布采用针刺加固工艺联结在一起,形成所述耐磨透气无纺布。进一步地,所述五层不同结构的无纺布采用水刺加固工艺联结在一起,形成所述耐磨透气无纺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透气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透气无纺布由五层不同结构的无纺布构成,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耐磨层、第一透气层、弹性多孔层、第二透气层和第二耐磨层;所述第一耐磨层和所述第二耐磨层为聚酯纤维和竹纤维复合而成的无纺布;所述第一透气层和所述第二透气层为竹纤维无纺布;所述弹性多孔层由聚氨酯纤维和竹纤维复合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透气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透气无纺布由五层不同结构的无纺布构成,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耐磨层、第一透气层、弹性多孔层、第二透气层和第二耐磨层;所述第一耐磨层和所述第二耐磨层为聚酯纤维和竹纤维复合而成的无纺布;所述第一透气层和所述第二透气层为竹纤维无纺布;所述弹性多孔层由聚氨酯纤维和竹纤维复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透气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多孔层为多微孔薄膜结构,上面密布有透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透气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气层和所述第二透气层的截面呈现为规则或不规则的锯齿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透气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气层和所述第二透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龙涛陈利军王亚飞宋宝祥刘双全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亿茂滤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