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床版辊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3422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版辊加工领域,具体涉及锯床版辊转运装置,包括切割平台、收集板和转运机构,所述收集板倾斜设置于切割平台一侧,收集板的下端固定有拦截板,所述切割平台上固定有导向板;所述转运机构包括转运挡板和转运杆,所述转运杆与转运挡板固定连接,所述转运杆与导向板转动连接,所述转运挡板能支撑收集板上的钢管,且转运挡板转动时能与收集板之间形成供钢管通过的通道。采用本技术方案时,方便对版辊进行转运并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锯床版辊转运装置
本技术涉及版辊加工领域,具体涉及锯床版辊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版辊,也称钢辊,分为空心辊和实心辊,一般用于制版。版辊生产时需要将钢管切割成多段,然后在钢管表面镀铜制得版辊。钢管在锯床处完成切割后,需要对钢管进行收集并集中运送至下一加工车间,目前的操作方式是每完成一次切割后,操作人员对切割后的钢管进行一次收集,此种方式会增加人工强度,锯床处会多配备一名操作人员,比较浪费人力,不利于企业经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对版辊进行转运并收集的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锯床版辊转运装置,包括切割平台、收集板和转运机构,所述收集板倾斜设置于切割平台一侧,收集板的下端固定有拦截板,所述切割平台上固定有导向板;所述转运机构包括转运挡板和转运杆,所述转运杆与转运挡板固定连接,所述转运杆与导向板转动连接,所述转运挡板能支撑收集板上的钢管,且转运挡板转动时能与收集板之间形成供钢管通过的通道。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钢管在切割平台处完成一次切割后,未完成切割的钢管推动已完成切割的钢管从切割平台上移动至收集板上,并在转运挡板的支撑下停留在收集板的上端,转动转运杆时,转运杆带动转运挡板转动,从而使转运挡板与收集板之间形成通道,切割完成的钢管从该通道滚动至收集板上进行收集,无需每次完成切割后操作人员都收集一次钢管,降低了人工强度,且无需多配备操作人员。进一步的,所述转运杆呈L型,且转运杆包括转动部和拨动部,所述转动部转动设置于导向板内,且转动部与转运挡板固定连接。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借助拨动部转动转运挡板更加轻便。进一步的,所述转运机构还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导向板铰接,所述限位杆与拨动部接触时,能限制转运挡板转动。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转运挡板处于支撑钢管时,通过限位杆锁紧拨动部,能避免钢管迫使转运挡板转动。进一步的,所述转运机构还包括阻挡板,所述阻挡板与收集板固定连接,切割后的钢管能与阻挡板接触。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当未切割的钢管推动切割后的钢管移动并使切割后钢管的端部与阻挡板接触后,未切割的钢管正好位于切割位置,可以直接进行切割,无需测量所需切割的长度。进一步的,所述转运挡板上固定有销轴,所述销轴与阻挡板转动连接。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提高转运挡板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转运挡板能与收集板接触。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转动转运挡板的时候能感受到转运挡板是否转动到位,确保转运挡板与导向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进一步的,所述收集板上设有若干组缓冲机构,每组缓冲机构包括两个缓冲单元,每个缓冲单元包括支撑杆和若干缓冲件,所述支撑杆转动设置于收集板上,缓冲件沿支撑杆的周向设置。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切割后的钢管在收集板上滚动的过程中能防止钢管之间撞击发生形变。进一步的,所述缓冲件为橡胶垫片。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橡胶垫片具备弹性、塑性和一定硬度,橡胶垫片缓冲效果好,而且橡胶垫片受到钢管的推力后,也能确保支撑杆的正常转动。进一步的,还包括轴承,所述支撑杆通过轴承与收集板转动连接。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一方面确保支撑杆能够顺畅转动,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支撑杆转动时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拦截板上固定有海绵垫。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确保最先进入收集板上的钢管与拦截板接触后也不会受到撞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为转运杆与转运挡板的三维示意图;图3为图1中收集板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切割平台1、收集板2、拦截板3、海绵垫4、导向板5、转运挡板6、限位杆7、阻挡板8、转动部9、拨动部10、销轴11、支撑杆12、橡胶垫片13、钢管14。实施例一:实施例一基本如附图1-3所示:如图1所示的锯床版辊转运装置,包括机架、切割平台1、收集板2和转运机构,如图3所示,收集板2为铁板,收集板2通过螺栓倾斜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收集板2位于切割平台1的前方,收集板2的下端通过螺钉固定有拦截板3,拦截板3上用胶水粘接有海绵垫4。如图1所示,切割平台1上通过螺钉固定有导向板5,导向板5内开有通孔。转运机构包括由铁制成的转运挡板6、转运杆、限位杆7和阻挡板8,如图2所示,转运杆呈L型,转运杆包括一体成型的转动部9和拨动部10,转动部9转动设置于通孔内,转动部9与如图1所示的转运挡板6焊接。导向板5上开有缺口,限位杆7的左端于缺口处通过销轴11与导向板5铰接,图1中限位杆7位于拨动部10前方,逆时针转动限位杆7后限位杆7与拨动部10接触,此时如图3所示的转运挡板6与收集板2接触,转运挡板6逆时针转动后与收集板2之间形成供钢管14通过的通道。阻挡板8与收集板2焊接,阻挡板8上开有盲孔,如图1所示,转运挡板6上焊接有销轴11,销轴11转动设置在盲孔内。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如图1所示,钢管14在切割平台1A处被电锯切割后,通过人工推动未切割的钢管14向下移动并推动已完成切割的钢管14从切割平台1上移动至收集板2上,此时完成切割的钢管14的上端位于B处,钢管14的下端与阻挡板8接触。然后顺时针转动限位杆7至如图1所示位置,并转动转运杆的拨动部10,从而经转运杆的转动部9带动如图3所示的转运挡板6逆时针转动,转运挡板6与收集板2之间形成通道,切割完成的钢管14从该通道滚动至收集板2上进行收集。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1、3所示,收集板2上设有若干组缓冲机构,如图1所示,每组缓冲机构包括两个缓冲单元,每个缓冲单元包括支撑杆12和若干橡胶垫片13,支撑杆12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收集板2上,即收集板2上开有孔洞,轴承外圈的外侧壁与孔洞的侧壁过盈配合,支撑杆12与轴承内圈的内侧壁过盈配合,橡胶垫片13沿支撑杆12的周向设置,本实施例中橡胶垫片13与支撑杆12粘接。钢管14在收集板2上滚动的过程中,钢管14的两端与收集板2两侧的橡胶垫片13接触,并推动橡胶垫片13绕支撑杆12转动;当相邻两个钢管14靠近时,通过橡胶垫片13将相邻两个钢管14隔开,从而减轻钢管14之间的碰撞。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锯床版辊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切割平台、收集板和转运机构,所述收集板倾斜设置于切割平台一侧,收集板的下端固定有拦截板,所述切割平台上固定有导向板;所述转运机构包括转运挡板和转运杆,所述转运杆与转运挡板固定连接,所述转运杆与导向板转动连接,所述转运挡板能支撑收集板上的钢管,且转运挡板转动时能与收集板之间形成供钢管通过的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锯床版辊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切割平台、收集板和转运机构,所述收集板倾斜设置于切割平台一侧,收集板的下端固定有拦截板,所述切割平台上固定有导向板;所述转运机构包括转运挡板和转运杆,所述转运杆与转运挡板固定连接,所述转运杆与导向板转动连接,所述转运挡板能支撑收集板上的钢管,且转运挡板转动时能与收集板之间形成供钢管通过的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床版辊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杆呈L型,且转运杆包括转动部和拨动部,所述转动部转动设置于导向板内,且转动部与转运挡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锯床版辊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机构还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导向板铰接,所述限位杆与拨动部接触时,能限制转运挡板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锯床版辊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机构还包括阻挡板,所述阻挡板与收集板固定连接,切割后的钢管能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泽军王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运城制版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