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妙璇专利>正文

一种模型蚀刻折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3373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57
一种模型蚀刻折弯器,其包括:折弯器本体(100),所述折弯器本体(100)下边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折叠位(1)、第二折叠位(2)、第三折叠位(3)、第四折叠位(4)、第五折叠位(5)、第六折叠位(6)、第七折叠位(7)、第八折叠位(8)、第九折叠位(9)、第十折叠位(10)、第十一折叠位(11)、第十二折叠位(12),所述折弯器本体(100)上边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十三折叠位(13)、第十四折叠位(14)、第十五折叠位(15)、第十六折叠位(16),所述第十六折叠位(16)上设有第十七折弯位(17)和第十八折弯位(1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型蚀刻折弯器
本技术属于五金工具小型折弯器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模型蚀刻折弯器。
技术介绍
铁片折叠和铜丝折弯是五金行业中小型模型制造业常见的技术工作,目前无论是铁片折叠还是铜丝棒折弯大多都是采用最方便的老虎钳和台虎钳,这两种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铁片采用老虎钳折叠时,一方面:有时因老虎钳长度不够需要从两边进行弯曲折叠,而导致两边折叠线不齐,另一方面:由于老虎钳带有剪刀口,很容易将被折叠的铁片剪伤。铁片采用台虎钳折叠时,折叠线之间距离较大或反向折叠时都较为方便,如遇到折叠线之间距离较小且需要同向折叠时,台虎钳根本无法实现其折叠功能。铜丝棒采用老虎钳折弯时,由于老虎钳口不带有锯齿状结构,很容易夹伤铜丝棒,而且折弯时角度很不规范,折弯处带有圆弧状。铜丝棒采用台虎钳折弯时,同样也需要将被折弯的铜丝棒夹在台虎钳上,然后再进行折弯,夹紧铜丝棒的夹紧力人为夹紧是很难保证铜丝棒不被夹伤。采用上述折叠方法和折弯方法对于模型制作周期太长,质量不稳定,且制作出来的模型不够规范,而且耗时较长,效率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型蚀刻折弯器,其特征包括:折弯器本体(100),所述折弯器本体(100)下边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折叠位(1)、第二折叠位(2)、第三折叠位(3)、第四折叠位(4)、第五折叠位(5)、第六折叠位(6)、第七折叠位(7)、第八折叠位(8)、第九折叠位(9)、第十折叠位(10)、第十一折叠位(11)、第十二折叠位(12),所述折弯器本体(100)上边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十三折叠位(13)、第十四折叠位(14)、第十五折叠位(15)、第十六折叠位(16),所述第十六折叠位(16)上设有第十七折弯位(17)和第十八折弯位(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型蚀刻折弯器,其特征包括:折弯器本体(100),所述折弯器本体(100)下边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折叠位(1)、第二折叠位(2)、第三折叠位(3)、第四折叠位(4)、第五折叠位(5)、第六折叠位(6)、第七折叠位(7)、第八折叠位(8)、第九折叠位(9)、第十折叠位(10)、第十一折叠位(11)、第十二折叠位(12),所述折弯器本体(100)上边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十三折叠位(13)、第十四折叠位(14)、第十五折叠位(15)、第十六折叠位(16),所述第十六折叠位(16)上设有第十七折弯位(17)和第十八折弯位(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型蚀刻折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位(1)、第二折叠位(2)、第三折叠位(3)、第四折叠位(4)、第五折叠位(5)、第六折叠位(6)、第七折叠位(7)、第八折叠位(8)下端部为平头结构,所述第九折叠位(9)、第十折叠位(10)、第十一折叠位(11)、第十二折叠位(12)下端部为尖头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型蚀刻折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三折叠位(13)、第十四折叠位(14)、第十五折叠位(15)上端部为平头结构,所述第十六折叠位(16)上端部为梯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型蚀刻折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七折弯位(17)其孔直径为1.0mm,所述第十八折弯位(18)其孔直径为2.0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妙璇
申请(专利权)人:黄妙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