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颗粒固体废物处理用预除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3351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颗粒固体废物处理用预除尘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的中轴处连通有进料管,所述箱体右侧的底部设置有出料机构,所述箱体的内腔设置有翻动机构,所述箱体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的进气管与箱体连通,所述风机进气管的内腔设置有挡料网,所述风机的排气管通过法兰连通有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启动风机,进而将箱体内腔的灰尘通过管道排入过滤箱的内腔进行过滤,最终通过出气管排出,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最终带动搅拌叶转动,进而对小颗粒固体废物进行翻动,使得箱体内腔的灰尘扬起,该小颗粒固体废物处理用预除尘结构,具备除尘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颗粒固体废物处理用预除尘结构
本技术涉及固体废物处理
,具体为一种小颗粒固体废物处理用预除尘结构。
技术介绍
固体废物处理是通过物理的手段或生物化学作用和热解气化等化学作用以缩小其体积、加速其自然净化的过程,在处理废物时,应避免产生二次污染,对有毒有害废物应确保不致对人类产生危害。小颗粒固体废物属于固体废物种类的一种,目前在小颗粒固体废物处理时需要对其进行降解,在降解前没有对其进行除尘处理,导致降解时小颗粒固体废物残留有大量的灰尘,进而降低了降解效率,因此,需要一种小颗粒固体废物处理用预除尘结构,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颗粒固体废物处理用预除尘结构,具备除尘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目前在小颗粒固体废物处理时需要对其进行降解,在降解前没有对其进行除尘处理,导致降解时小颗粒固体废物残留有大量的灰尘,进而降低了降解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颗粒固体废物处理用预除尘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的中轴处连通有进料管,所述箱体右侧的底部设置有出料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颗粒固体废物处理用预除尘结构,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部的中轴处连通有进料管(2),所述箱体(1)右侧的底部设置有出料机构(3),所述箱体(1)的内腔设置有翻动机构(4),所述箱体(1)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机(5),所述风机(5)的进气管与箱体(1)连通,所述风机(5)进气管的内腔设置有挡料网(6),所述风机(5)的排气管通过法兰连通有管道(7),所述箱体(1)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箱(8),所述管道(7)的底端与过滤箱(8)连通,所述过滤箱(8)左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气管(9),所述过滤箱(8)的内腔设置有过滤机构(10),所述过滤机构(10)的数量为两个,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颗粒固体废物处理用预除尘结构,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部的中轴处连通有进料管(2),所述箱体(1)右侧的底部设置有出料机构(3),所述箱体(1)的内腔设置有翻动机构(4),所述箱体(1)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机(5),所述风机(5)的进气管与箱体(1)连通,所述风机(5)进气管的内腔设置有挡料网(6),所述风机(5)的排气管通过法兰连通有管道(7),所述箱体(1)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箱(8),所述管道(7)的底端与过滤箱(8)连通,所述过滤箱(8)左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气管(9),所述过滤箱(8)的内腔设置有过滤机构(10),所述过滤机构(10)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过滤箱(8)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机构(11),所述过滤箱(8)的正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颗粒固体废物处理用预除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机构(3)包含有连通于箱体(1)右侧底部的出料管(301),所述出料管(301)的表面设置有阀门(3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颗粒固体废物处理用预除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动机构(4)包含有位于箱体(1)内腔的转动杆(401),所述转动杆(401)的左端通过轴承与箱体(1)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杆(40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泉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富亿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