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验科用微量控制移液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3254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验科用微量控制移液管,包括管头和扭塞,所述管头的右上方设置有容量管,且容量管的右上侧连接有连通室,所述连通室的右端连接有压气管,且压气管的右侧底端连接有放压块,所述放压块的内不设置有柄杆,且放压块的上侧安置有把杆,所述扭塞的设置于压气管的上侧末端,所述放压块的内部设置有小弹簧,所述推杆的右上端连接有推塞,且推塞的右上侧安装有大弹簧,所述压气管的顶端内侧设置有螺纹环。设置有管头与容量管,能够在提取融合后会发生反应变化的的溶液时可通过替换管头与容量管以防止提取溶液时污染瓶内原液,管上设置有刻度线能够量取吸取溶液的容积以精确容量,且能够通过安装其他管类使用以增加其扩展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验科用微量控制移液管
本技术涉及实验用具装置
,具体为一种检验科用微量控制移液管。
技术介绍
微量移液器是用来量取0.1μl~10ml液体体积的精密仪器,是生物、化学和临床实验等分析过程中样本采集和移取的必备工具,多适用于医学实验室、生物技术实验室、食品实验室、药学和化学实验室、环境实验室等。在医学临床实验室主要应用于样品制备阶段,实现精准的液体配比转移。市场上的微量控制移液管使用过程中,不能防止提取溶液时污染瓶内原液,在吸取溶液时不能确定容积以精确容量,不能够通过安装其他管类使用以增加其扩展性,不能改变内部的气压强度来达到吸取溶液以便于更好的控制吸取的溶液量,不能让使用者的手掌方便握持以降低手掌不容易把握导致的抖动为使用者提供使用上的方便,不能够提高溶液释放量的精确度,不能够延长装置整体的使用寿命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实用性更高的微量控制移液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验科用微量控制移液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能防止提取溶液时污染瓶内原液,在吸取溶液时不能确定容积以精确容量,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验科用微量控制移液管,包括管头(1)和扭塞(8),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头(1)的右上方设置有容量管(2),且容量管(2)的右上侧连接有连通室(3),所述连通室(3)的右端连接有压气管(4),且压气管(4)的右侧底端连接有放压块(5),所述放压块(5)的内部设置有柄杆(6),且放压块(5)的上侧安置有把杆(7),所述扭塞(8)设置于压气管(4)的上侧末端,所述管头(1)的内侧末端固定有内连管(9),且容量管(2)的下端内侧设置有连管口(10),所述连通室(3)的内部设置有活塞(11),且活塞(11)的右上端固定有推杆(12),所述放压块(5)的内部设置有小弹簧(13),所述推杆(12)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验科用微量控制移液管,包括管头(1)和扭塞(8),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头(1)的右上方设置有容量管(2),且容量管(2)的右上侧连接有连通室(3),所述连通室(3)的右端连接有压气管(4),且压气管(4)的右侧底端连接有放压块(5),所述放压块(5)的内部设置有柄杆(6),且放压块(5)的上侧安置有把杆(7),所述扭塞(8)设置于压气管(4)的上侧末端,所述管头(1)的内侧末端固定有内连管(9),且容量管(2)的下端内侧设置有连管口(10),所述连通室(3)的内部设置有活塞(11),且活塞(11)的右上端固定有推杆(12),所述放压块(5)的内部设置有小弹簧(13),所述推杆(12)的右上端连接有推塞(14),且推塞(14)的右上侧安装有大弹簧(15),所述压气管(4)的顶端内侧设置有螺纹环(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验科用微量控制移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费凡陈俊林马娟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第一老年病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