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光催化氧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3243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光催化氧化器,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机体前侧的左侧和右侧均活动连接有活动门。通过设置稳定机构、移动杆、限位杆、限位槽和弹簧的配合使用,能够使使用者打开活动门,拉动移动杆,移动杆带动限位杆移动,限位杆带动弹簧受力形变,当限位杆没入固定壳时,更换过滤网和防护壳,松开移动杆,弹簧受力形变带动限位杆卡入限位槽中,解决了现有光催化氧化器中的过滤网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更换和清洗,拆卸和安装的过程较为繁琐,且多为螺纹禁锢,长时间的拆装容易造成内部螺纹损坏,出现滑丝和无法固定的情况,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该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光催化氧化器
本技术属于光催化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光催化氧化器。
技术介绍
光化学及光催化氧化法是研究较多的一项高级氧化技术,光化学反应需要分子吸收特定波长的电磁辐射,受激产生分子激发态,然后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或者变成引发热反应的中间化学产物,光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源于光子的能量,在太阳能的利用中光电转化以及光化学转化一直是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光催化反应,就是在光的作用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光催化氧化器中的过滤网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更换和清洗,拆卸和安装的过程较为繁琐,且多为螺纹禁锢,长时间的拆装容易造成内部螺纹损坏,出现滑丝和无法固定的情况,不便于使用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光催化氧化器,具备便捷更换过滤网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光催化氧化器中的过滤网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更换和清洗,拆卸和安装的过程较为繁琐,且多为螺纹禁锢,长时间的拆装容易造成内部螺纹损坏,出现滑丝和无法固定的情况,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光催化氧化器,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机体前侧的左侧和右侧均活动连接有活动门,所述机体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防护壳的前侧和后侧均活动连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靠近机体的一侧与机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的前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后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后侧设置有稳定机构,两个移动杆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所述防护壳的前侧和右侧均开设有与限位杆配合使用的限位槽。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稳定机构包括滑槽,所述滑槽开设与固定壳内壁的后侧,所述滑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前侧与限位杆的后侧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机体内腔的底部开设有与防护壳配合使用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两个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顶部与防护壳的内壁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限位杆靠近定位杆的一侧开设有与定位杆配合使用的定位槽。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壳的前侧开设有与移动杆配合使用的通孔,所述移动杆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卡块。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滑槽内腔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缓冲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稳定机构、移动杆、限位杆、限位槽和弹簧的配合使用,能够使使用者打开活动门,拉动移动杆,移动杆带动限位杆移动,限位杆带动弹簧受力形变,当限位杆没入固定壳时,更换过滤网和防护壳,松开移动杆,弹簧受力形变带动限位杆卡入限位槽中,解决了现有光催化氧化器中的过滤网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更换和清洗,拆卸和安装的过程较为繁琐,且多为螺纹禁锢,长时间的拆装容易造成内部螺纹损坏,出现滑丝和无法固定的情况,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该值得推广。2、本技术通过设置稳定机构,能够使限位杆带动支撑杆移动,支撑杆带动滑块在滑槽内移动,起到了固定限位杆和移动杆只能进行左右移动,防止出现倾斜的作用。3、本技术通过设置移动槽和移动块的配合使用,起到了便于使用者便捷推动防护壳移动,固定防护壳在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倾斜的情况。4、本技术通过设置定位杆和定位槽的配合使用,定位杆的长度大于限位杆的移动距离,起到了对限位杆的定位,只能在定位槽范围内进行移动的作用。5、本技术通过设置通孔和卡块的配合使用,起到了移动杆在进行左右移动的时候减少与固定壳内壁的摩擦,卡块便于使用者从外部便捷拉动。6、本技术通过设置缓冲块,起到了当弹簧受力形变后,弹簧带动滑块移动,缓冲块起到了减少滑块与滑槽内腔冲击力度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右视剖视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右视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局部俯视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图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机体;2、支撑腿;3、活动门;4、防护壳;5、过滤网;6、固定壳;7、移动杆;8、限位杆;9、稳定机构;901、滑槽;902、滑块;903、支撑杆;10、弹簧;11、限位槽;12、移动槽;13、移动块;14、定位杆;15、定位槽;16、通孔;17、卡块;18、缓冲块。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光催化氧化器,包括机体1,机体1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机体1前侧的左侧和右侧均活动连接有活动门3,机体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防护壳4,防护壳4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5,防护壳4的前侧和后侧均活动连接有固定壳6,固定壳6靠近机体1的一侧与机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固定壳6的前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杆7,移动杆7的后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8,限位杆8的后侧设置有稳定机构9,两个移动杆7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10,防护壳4的前侧和右侧均开设有与限位杆8配合使用的限位槽11。参考图5,稳定机构9包括滑槽901,滑槽901开设与固定壳6内壁的后侧,滑槽90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滑块902,滑块90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03,支撑杆903的前侧与限位杆8的后侧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稳定机构9,能够使限位杆8带动支撑杆903移动,支撑杆903带动滑块902在滑槽901内移动,起到了固定限位杆8和移动杆7只能进行左右移动,防止出现倾斜的作用。参考图5,机体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与防护壳4配合使用的移动槽12,移动槽1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两个移动块13,移动块13的顶部与防护壳4的内壁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移动槽12和移动块13的配合使用,起到了便于使用者便捷推动防护壳4移动,固定防护壳4在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倾斜的情况。参考图3,固定壳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4,限位杆8靠近定位杆14的一侧开设有与定位杆14配合使用的定位槽15。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定位杆14和定位槽15的配合使用,定位杆14的长度大于限位杆8的移动距离,起到了对限位杆8的定位,只能在定位槽15范围内进行移动的作用。参考图5,固定壳6的前侧开设有与移动杆7配合使用的通孔16,移动杆7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卡块17。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通孔16和卡块17的配合使用,起到了移动杆7在进行左右移动的时候减少与固定壳6内壁的摩擦,卡块17便于使用者从外部便捷拉动。参考图5,滑槽901内腔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与滑块902配合使用的缓冲块18。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缓冲块18,起到了当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光催化氧化器,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所述机体(1)前侧的左侧和右侧均活动连接有活动门(3),所述机体(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防护壳(4),所述防护壳(4)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5),所述防护壳(4)的前侧和后侧均活动连接有固定壳(6),所述固定壳(6)靠近机体(1)的一侧与机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6)的前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杆(7),所述移动杆(7)的后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8),所述限位杆(8)的后侧设置有稳定机构(9),两个移动杆(7)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10),所述防护壳(4)的前侧和右侧均开设有与限位杆(8)配合使用的限位槽(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光催化氧化器,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所述机体(1)前侧的左侧和右侧均活动连接有活动门(3),所述机体(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防护壳(4),所述防护壳(4)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5),所述防护壳(4)的前侧和后侧均活动连接有固定壳(6),所述固定壳(6)靠近机体(1)的一侧与机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6)的前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杆(7),所述移动杆(7)的后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8),所述限位杆(8)的后侧设置有稳定机构(9),两个移动杆(7)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10),所述防护壳(4)的前侧和右侧均开设有与限位杆(8)配合使用的限位槽(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光催化氧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机构(9)包括滑槽(901),所述滑槽(901)开设与固定壳(6)内壁的后侧,所述滑槽(90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滑块(902),所述滑块(90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安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