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加热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3242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加热反应釜,包括釜体、设在釜体底部的出料口、设在釜体下端的支撑架,所述釜体外壁上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釜体外壁设有用于给釜体加热的电磁加热组件,所述电磁加热组件包括电磁加热线圈和配合板,所述电磁加热线圈套接在釜体外壁上,所述电磁加热线圈上端与配合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配合板上设有与安装孔相互配合的配合孔,所述配合板与安装板之间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所述釜体顶部内壁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下表面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输出端设有活塞杆,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磁加热线圈拆卸、安装方便,出料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加热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
,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加热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其加热方式大多如下:采用来自锅炉房的蒸汽作为加热源,直接或间接利用盘管、夹套等进行加热。上述方式虽然能达到反应釜所需的基本加热功能,但该加热方式却存在以下缺陷:系统惰性大、反应慢,效率低;最高加热温度通常在120℃以下,且温度不易控制;易使蒸汽冷凝水掺到物料中,对物料造成污染。为了提高加热速度和使物料均匀受热,有的厂家采用了油液加热,采用内循环或者外循环的油液加热方式,但是油液加热的温度一般只能控制在380度左右,面对400度以上的反应,就必须要更换高价的导热油了;还有的厂家对加热方式提出了改进,采用了外部固定式电磁加热的方式,但长时间工作后,会出现电磁短路,更换起来程序繁琐,现有的反应釜出料的时候容易堵塞出料口,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加热反应釜,包括釜体(1)、设在釜体(1)底部的出料口(2)、设在釜体(1)下端的支撑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外壁上设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上设有安装孔(41),所述安装孔(41)沿纵向贯穿安装板(4)上下表面,所述釜体(1)外壁设有用于给釜体(1)加热的电磁加热组件,所述电磁加热组件包括电磁加热线圈(5)和配合板(6),所述电磁加热线圈(5)套接在釜体(1)外壁上,所述电磁加热线圈(5)上端与配合板(6)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配合板(6)上设有与安装孔(41)相互配合的配合孔(61),所述配合孔(61)沿纵向贯穿配合板(6)上下表面,所述配合板(6)与安装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加热反应釜,包括釜体(1)、设在釜体(1)底部的出料口(2)、设在釜体(1)下端的支撑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外壁上设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上设有安装孔(41),所述安装孔(41)沿纵向贯穿安装板(4)上下表面,所述釜体(1)外壁设有用于给釜体(1)加热的电磁加热组件,所述电磁加热组件包括电磁加热线圈(5)和配合板(6),所述电磁加热线圈(5)套接在釜体(1)外壁上,所述电磁加热线圈(5)上端与配合板(6)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配合板(6)上设有与安装孔(41)相互配合的配合孔(61),所述配合孔(61)沿纵向贯穿配合板(6)上下表面,所述配合板(6)与安装板(4)之间通过螺栓(7)螺母(8)连接,所述螺栓(7)螺纹端依次穿过安装孔(41)和配合孔(61)后与螺母(8)螺纹连接,所述釜体(1)顶部内壁设有安装座(9),所述安装座(9)下表面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成萍郑根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国宇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