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流化床尾气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3174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流化床尾气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第一壳体左侧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进气管,所述第一壳体内壁的底部由上至下分别固定连接有细过滤板和粗过滤板,第一壳体内腔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转轴的顶部贯穿至连接板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刷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垃圾焚烧流化床尾气处理系统对尾气处理效果差,并且不便于对滤网进行清理,容易造成滤网的堵塞,需要人为将滤网上附着的大颗粒杂质分离出来,同时焚烧时将高温尾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没有对高温尾气进行利用,污染环境,达不到节能环保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焚烧流化床尾气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垃圾焚烧
,具体为一种垃圾焚烧流化床尾气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多样,且具有污染性、资源性和社会性,需要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和社会化处理,如不能妥善处理,就会污染环境,影响环境卫生,浪费资源,所以垃圾处理尤为重要,在垃圾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垃圾进行焚烧发电,焚烧时产生的尾气需要处理装置进行处理,但是现有的垃圾焚烧流化床尾气处理系统对尾气处理效果差,并且不便于对滤网进行清理,容易造成滤网的堵塞,需要人为将滤网上附着的大颗粒杂质分离出来,同时焚烧时将高温尾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没有对高温尾气进行利用,污染环境,达不到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焚烧流化床尾气处理系统,具备对尾气处理效果好、便于对滤网进行清理和节能环保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垃圾焚烧流化床尾气处理系统对尾气处理效果差,并且不便于对滤网进行清理,容易造成滤网的堵塞,需要人为将滤网上附着的大颗粒杂质分离出来,同时焚烧时将高温尾气直接排放到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焚烧流化床尾气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横板(3),所述第一壳体(1)左侧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进气管(4),所述第一壳体(1)内壁的底部由上至下分别固定连接有细过滤板(5)和粗过滤板(6),所述第一壳体(1)内腔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8),所述电机(8)转轴的顶部贯穿至连接板(7)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刷板(9),所述刷板(9)的顶部与粗过滤板(6)的底部接触,所述第一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通有注水管(10),所述第一壳体(1)的左侧固定连通有排水管(11),所述排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焚烧流化床尾气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横板(3),所述第一壳体(1)左侧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进气管(4),所述第一壳体(1)内壁的底部由上至下分别固定连接有细过滤板(5)和粗过滤板(6),所述第一壳体(1)内腔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8),所述电机(8)转轴的顶部贯穿至连接板(7)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刷板(9),所述刷板(9)的顶部与粗过滤板(6)的底部接触,所述第一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通有注水管(10),所述第一壳体(1)的左侧固定连通有排水管(11),所述排水管(1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阀门(12),所述第二壳体(2)左侧的顶部通过支座固定连接有风机(13),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腔设置有弯管(14),所述弯管(14)的一端贯穿至第一壳体(1)的外部并与第一壳体(1)的左侧固定连通,所述弯管(14)的另一端贯穿至第一壳体(1)的外部并与风机(13)进风管的顶部固定连通,所述风机(13)出风管的底部固定连通有L型管(15),所述L型管(15)远离风机(13)的一端贯穿至第二壳体(2)的内腔,所述第二壳体(2)内壁的顶部由上至下分别活动连接有负离子净化板(16)和活性炭吸附板(17),所述第二壳体(2)的右侧通过支座固定连接有水泵(18),所述水泵(18)进水管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一输送管(19),所述第一输送管(19)远离水泵(18)的一端贯穿至第二壳体(2)的内腔并固定连通有过滤器(20),所述水泵(18)出水管的顶部固定连通有第二输送管(21),所述第二输送管(21)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俊李科福袁明正者发德韩长林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