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3120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51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康复训练装置,解决了目前没有关于冠心病介入术后康复运动的装置来满足患者的需要的问题;包括底座,底座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座椅,底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固定连接有两个横向放置的导向杆,两个导向杆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二滑块在第一滑块的左方,第一滑块的前方铰接有踏板,踏板的下端铰接有连杆,连杆远离踏板的一端与第二滑块铰接,第一滑块上转动连接有调节丝杠,调节丝杠与第二滑块螺纹配合,两个导向杆上都套设有弹簧,弹簧在第二滑块的前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降低冠状动脉事件再发风险和反复住院率,降低医疗费用,改善生活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康复训练装置
本技术属于康复锻炼
,特别是涉及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心脏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其严重的不良影响,乃至威胁患者生命,同时也给患者家庭及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药物治疗、冠状动脉搭桥及经皮冠状介入术是冠状病治疗的三种重要手段,其中经皮冠状介入术发展最为迅速,且创伤小、恢复快、临床效果显著,但介入术后治疗仅能处理局部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问题,并不能从病因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恶化,术后仍可能出现血栓形成甚至支架内再狭窄等并发症,也未能消除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且许多患者缺少冠心病介入术治疗方面的知识,在介入术后存在较为复杂的心理问题、穿刺部位血肿及感染等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健康等问题,乃至生命受到威胁。因此,冠心病介入术后的康复治疗极其重要。运动形式重点包含有氧运动,即走路、跳绳等,还包含辅助的部分适宜的抗阻、协调及灵活运动,但是目前没有关于冠心病介入术后康复运动的装置来满足患者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座椅(2),所述底座(1)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第一支撑板(3)与第二支撑板(4)同步反向转动,所述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左右对称且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支撑板(3)的前方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5),所述万向轮(5)在底座(1)的前方,所述第一支撑板(3)上设有第一凹槽(6),所述第一凹槽(6)内固定连接有两个横向放置的导向杆(7),两个所述导向杆(7)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8)和第二滑块(9),所述第二滑块(9)在第一滑块(8)的左方,所述第一滑块(8)的前方铰接有...

【技术特征摘要】
1.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座椅(2),所述底座(1)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第一支撑板(3)与第二支撑板(4)同步反向转动,所述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左右对称且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支撑板(3)的前方底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5),所述万向轮(5)在底座(1)的前方,所述第一支撑板(3)上设有第一凹槽(6),所述第一凹槽(6)内固定连接有两个横向放置的导向杆(7),两个所述导向杆(7)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8)和第二滑块(9),所述第二滑块(9)在第一滑块(8)的左方,所述第一滑块(8)的前方铰接有踏板(10),所述踏板(10)的下端铰接有连杆(11),所述连杆(11)远离踏板(10)的一端与第二滑块(9)铰接,所述第一滑块(8)上转动连接有调节丝杠(12),所述调节丝杠(12)与第二滑块(9)螺纹配合,两个所述导向杆(7)上都套设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在第二滑块(9)的前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前后滑动连接有驱动块(14),所述驱动块(14)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导向槽(15),所述第一支撑板(3)上都固定连接有驱动销(16),所述驱动销(16)不在第一支撑板(3)的转动轴心,两个所述驱动销(16)与两个导向槽(15)一一对应的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士超郭平贾兴泰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