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3107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罐体和内罐体组成且具有内腔的总罐体、分别设于所述外罐体和内罐体上且与内腔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与所述内罐体连接且供容纳头部且与所述出气口连通的阻燃头罩以及设于所述总罐体内且分布于所述外罐体和内罐体内的过滤部分;其中,以进气口到出气口方向为基准,所述过滤部分依次包括设于外罐体内的第一滤板、第一玻璃纤维、干燥剂、第二玻璃纤维、一氧化碳过滤剂、第三玻璃纤维、加高架以及通过支架固定于加高架上的滤烟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使用安全、便利、防烟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
本技术涉及消防安全器具
,特别涉及一种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
技术介绍
呼吸器,由称空气呼吸器,是一种自给开方式呼吸器,目前,呼吸器的种类繁多,而家用的呼吸器却寥寥无几,家用的呼吸器是指一种能够自救的呼吸器,例如:在出现火灾时,由于物体燃烧会产生一些列的有毒气体,例如:一氧化碳,若这部分气体被人体吸收会破坏人体的生理机能,因此,现在存在一种自救的呼吸器,而现有的这种呼吸器存在许多弊端:例如:滤烟纸与各药剂的之间的间隙太小,影响空气流动的效果,不仅如此,现有的呼吸器只有单个进气口,当浓烟较多时,单个进气口无法满足人体呼吸所需要的气体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出现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罐体和内罐体组成且具有内腔的总罐体、分别设于所述外罐体和内罐体上且与内腔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与所述内罐体连接且供容纳头部且与所述出气口连通的阻燃头罩以及设于所述总罐体内且分布于所述外罐体和内罐体内的过滤部分;其中,以进气口到出气口方向为基准,所述过滤部分依次包括设于外罐体内的第一滤板、第一玻璃纤维、干燥剂、第二玻璃纤维、一氧化碳过滤剂、第三玻璃纤维、加高架以及通过支架固定于加高架上的滤烟纸。优选为:所述加高架包括安装在第三玻璃纤维上的第二滤板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滤板远离第三玻璃纤维一侧的第一加高套;其中,所述第二滤板和第一滤板上均分布有若干个进气孔,且所述第二滤板自靠近第三玻璃纤维的一侧向另一侧凹陷设置,所述支架包括与第一加高套配合且将滤烟纸与第一加高套固定的第二加高套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加高套内且通过若干个周向等距间隔分布的连接杆与所述第二加高套内侧壁连接的阻挡环。优选为:所述外罐体和内罐体可相对运动,且在所述外罐体的周向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子进气口,并在所述总罐体内设有与连通子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的子过滤部分;其中,所述子过滤部分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外罐体内侧壁且另一端向内罐体方向弯折延伸的弯折套,所述弯折套与外罐体内侧壁之间形成供内罐体活动的伸缩腔,所述内罐体的外侧壁与外罐体的内侧壁滑动连接并在所述内罐体的内侧壁上设有滑槽;以子进气口和出气口方向为基准,所述伸缩腔内依次间隔设有形状均为“环形”的第三滤板、第四玻璃纤维、干燥剂、第五玻璃纤维、一氧化碳过滤剂储存部、第六玻璃纤维、子加高架以及通过子支架固定于子加高架上的子滤烟纸,所述第三滤板、第四玻璃纤维、干燥剂、第五玻璃纤维、一氧化碳过滤剂储存部、第六玻璃纤维、子加高架以及子支架均设有活动于所述滑槽内的定位块。优选为:所述一氧化碳过滤剂储存部包括形状为“环形”且中空设置的储存体以及密集分布设于所述储存体两侧端面上的通孔;其中,所述储存体两侧端面均自外而内凹陷设置,所述定位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储存体的周向外侧壁上。优选为:所述进气口和子进气口均设置塞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加高架可提高率烟纸与药剂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总罐体内部空气的流通量;不仅如此,在外罐体上设置的子进气口可供使用者更具实际环境进行使用,保证使用者所需气体的呼吸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1中加高架和支架配合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A向示意图;图4为图2中的B向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C部放大图;图7为图5中的D-D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2中一氧化碳过滤剂储存部的截面示意图;图9为图8中的E-E剖视图;图10为图9中的D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包括由外罐体10和内罐体11组成且具有内腔1a的总罐体1、分别设于所述外罐体10和内罐体11上且与内腔1a连通的进气口10a和出气口11a、与所述内罐体11连接且供容纳头部且与所述出气口11a连通的阻燃头罩2以及设于所述总罐体1内且分布于所述外罐体10和内罐体11内的过滤部分3;其中,以进气口10a到出气口11a方向为基准,所述过滤部分3依次包括设于外罐体10内的第一滤板31、第一玻璃纤维32、干燥剂33、第二玻璃纤维34、一氧化碳过滤剂35、第三玻璃纤维36、加高架37以及通过支架39固定于加高架37上的滤烟纸39。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加高架37包括安装在第三玻璃纤维36上的第二滤板370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滤板370远离第三玻璃纤维36一侧的第一加高套371;其中,所述第二滤板370和第一滤板31上均分布有若干个进气孔370a,且所述第二滤板370自靠近第三玻璃纤维36的一侧向另一侧凹陷设置,所述支架39包括与第一加高套371配合且将滤烟纸39与第一加高套371固定的第二加高套391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加高套391内且通过若干个周向等距间隔分布的连接杆392与所述第二加高套391内侧壁连接的阻挡环39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加高架可提高率烟纸与药剂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总罐体内部空气的流通量;更详细的说:参考图1-图4,利用加高架和支架“夹住”滤烟纸,使得滤烟纸两侧的空间的余量,提高被净化后空气的流动空间,避免滤烟纸之间与药剂接触,导致空气流量变小,不仅如此,避免滤烟纸与药剂接触,也可以防止滤烟纸被药剂腐蚀,对滤烟纸也是一种保护;本实施例的进气原理是:烟气从进气口进入,经过重重的过滤,最后从出气口流出并被使用者吸入;阻挡环可以避免滤烟纸脱离时,与人体接触,而将滤烟纸限制在加高架和支架之间。实施例2,同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图10所示,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外罐体10和内罐体11可相对运动,且在所述外罐体10的周向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子进气口10b,并在所述总罐体1内设有与连通子进气口10b和出气口11a之间的子过滤部分4;其中,所述子过滤部分4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外罐体10内侧壁且另一端向内罐体11方向弯折延伸的弯折套40,所述弯折套40与外罐体10内侧壁之间形成供内罐体11活动的伸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罐体和内罐体组成且具有内腔的总罐体、分别设于所述外罐体和内罐体上且与内腔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与所述内罐体连接且供容纳头部且与所述出气口连通的阻燃头罩以及设于所述总罐体内且分布于所述外罐体和内罐体内的过滤部分;其中,以进气口到出气口方向为基准,所述过滤部分依次包括设于外罐体内的第一滤板、第一玻璃纤维、干燥剂、第二玻璃纤维、一氧化碳过滤剂、第三玻璃纤维、加高架以及通过支架固定于加高架上的滤烟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罐体和内罐体组成且具有内腔的总罐体、分别设于所述外罐体和内罐体上且与内腔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与所述内罐体连接且供容纳头部且与所述出气口连通的阻燃头罩以及设于所述总罐体内且分布于所述外罐体和内罐体内的过滤部分;其中,以进气口到出气口方向为基准,所述过滤部分依次包括设于外罐体内的第一滤板、第一玻璃纤维、干燥剂、第二玻璃纤维、一氧化碳过滤剂、第三玻璃纤维、加高架以及通过支架固定于加高架上的滤烟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高架包括安装在第三玻璃纤维上的第二滤板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滤板远离第三玻璃纤维一侧的第一加高套;其中,所述第二滤板和第一滤板上均分布有若干个进气孔,且所述第二滤板自靠近第三玻璃纤维的一侧向另一侧凹陷设置,所述支架包括与第一加高套配合且将滤烟纸与第一加高套固定的第二加高套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加高套内且通过若干个周向等距间隔分布的连接杆与所述第二加高套内侧壁连接的阻挡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罐体和内罐体可相对运动,且在所述外罐体的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亦武
申请(专利权)人:江山市星泰消防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