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开口负压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3089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向开口负压瓶,包括瓶体,瓶体顶部设有瓶口,瓶口处设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上设有进液口,进液口连通进液引流管,瓶体上设有便携装置,瓶体底部设有出液口,出液口与出液引流管连接处设有流量开关,瓶体底部设有收纳腔,用以放置弯折的所述出液引流管和所述流量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瓶体底部设置出液口,方便排净瓶体内液体,避免通过弯折进液引流管,打开瓶口密封塞的方式,倾倒瓶体内液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防止进液引流管弯折,提高了进液引流管的使用寿命,可有效避免瓶内引流管与空气接触,对人体造成的感染,通过流量开关的调节,可轻松排净瓶内液体,方便医护人员及患者自身引流排液,排液效率高,患者体验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开口负压瓶
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向开口负压瓶。
技术介绍
负压引流技术,即负压创面治疗技术,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治疗创面的一项新技术,它利用生物半透膜使开放创面封闭,使用专用负压机产生一定的负压,通过引流管和敷料作用于清创后的创面。目前的研究证明,该疗法能够加速创面部位的血液循环,显著促进新生血管进入创面,刺激肉芽组织的生长,充分引流,减轻水肿,减少污染,抑制细菌生长,能够直接加快创面愈合,或为手术修复创造条件。是一种高效、简单、经济,促进创面愈合的纯物理疗法。目前使用的负压引流套装,常采用负压引流管和创面间的中介,创面用生物半透性膜封闭,在负压吸引机作用下与引流瓶形成一个密闭的引流系统。现有的负压引流瓶,大多包括瓶体和引流管,引流管通过瓶塞与瓶体的开口连接,引流管大多置于瓶体顶部,当医务人员抽取样液化验时,需捏紧瓶体上方引流管后,打开负压瓶的瓶塞,用空针抽吸取。当引流瓶内液体体积较大时,同样需要捏紧瓶体上方引流管后,打开瓶塞,再对引流瓶内液体进行倾倒。在此操作过程中,引流管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过长,容易沾染细菌,对患者身体不利。当患者在家自行引流时,操作不方便。且引流管通过瓶塞与瓶体的开口连接处密封效果不好,使用时由于瓶体密封效果较差,导致抽取积液时效率较低,治疗过程较为漫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向开口负压瓶,尤其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瓶体底部带有排液口,且密封效果好,可有效防止引流液回流,患者携带方便的一种双向开口负压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向开口负压瓶,包括瓶体,所述瓶体顶部设有瓶口,所述瓶口处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上设有进液口,用以连接进液引流管,将液体引入所述瓶体,所述瓶体上设有便携装置,所述瓶体底部设有出液口,用以连接出液引流管,所述出液口与所述出液引流管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所述出液引流管底部设有流量开关,用以实现所述出液口的开合,所述瓶体底部设有容纳腔,用以放置弯折的所述出液引流管和所述流量开关。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密封片、密封套和瓶盖,所述瓶口上套有所述密封套,所述密封套顶部内圆柱面上设有环形凹台,所述密封片底面设有环形凸台,所述密封片置于所述密封套上,所述瓶盖套在所述密封片与所述密封套外表面,当所述瓶盖拧紧时,所述环形凸台置于所述环形凹台内,实现所述瓶口密封。进一步的,所述瓶盖和所述密封片上均设有所述进液口,所述进液引流管通过所述进液口进入所述瓶体内部,所述瓶体内的所述进液引流管为扁平状。进一步的,所述流量开关包括固定外壳、移动内块和复位装置,所述固定外壳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固定外壳外表面上设有一组外壳透孔,所述移动内块外表面设有一组内块透孔,所述移动内块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固定外壳与所述移动内块通过所述复位装置连接,所述出液引流管依次穿过所述外壳透孔和所述内块透孔。进一步的,所述复位装置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使所述出液引流管具有两种状态,第一状态下,所述复位弹簧处于收缩状态,所述外壳透孔与所述内块透孔重合,所述流量开关打开,所述出液引流管连通所述瓶体;第二状态下,所述复位弹簧处于常态,所述外壳透孔与所述内块透孔错开,所述流量开关闭合,所述出液引流管被压成扁平状,断开与所述瓶体的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容纳腔为放置袋,所述放置袋为柔性材质,所述放置袋置于所述瓶体两侧底部。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包括上密封片、下密封片和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密封片和所述下密封片,所述密封圈截面呈“工”字形,所述密封圈中心部位设有透孔,所述上密封片下表面与所述瓶体内底面接触,所述下密封片上表面与所述瓶体外底面接触,所述连接柱外表面与所述出液口接触,所述出液引流管穿过所述透孔。进一步的,所述便携装置为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上设有连接孔。进一步的,所述进液引流管上设有单向阀。进一步的,所述瓶体外表面设有刻度线。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在瓶体底部设置出液口,方便排净瓶体内液体,避免通过弯折进液引流管,打开瓶口密封装置的方式,倾倒瓶体内液体,本技术可防止进液引流管弯折,提高了进液引流管的使用寿命,可有效避免瓶内引流管与空气接触,对人体造成的感染,通过流量开关的调节,可轻松排净瓶内液体,方便医护人员及患者自身引流排液,排液效率高,患者体验好。2、本技术通过密封装置与瓶口接触,同时在密封装置外部活动设有瓶盖,提高了本装置密封性的同时,方便瓶口开合,方便定期清洗瓶体,提高了瓶体的使用寿命,节能环保。3、本技术通过在瓶体上设置便携装置,方便患者使用过程中移动,方便医护人员将瓶体固定到床位上,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4、本技术通过将进液引流管进入瓶体部分设置为扁平状,可在挤出瓶内气体时,防止空气中的气体进入瓶体,有效保持瓶内负压状态,提高了引流效果。进液引流管上设有单向阀,只允许进液引流管内的液体流入瓶内,避免瓶内液体回流,影响引流效果,从而影响患者恢复。5、本技术在瓶体底部设置容纳腔,当不需要出液引流管引流时,关闭流量开关,可将流量开关和出液引流管一同置于容纳腔内,起到二次关闭的作用,同时使用灵活,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密封装置与瓶体的装配结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流量开关打开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流量开关关闭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出液引流管收纳状态正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出液引流管收纳状态俯视图。图中:1、进液引流管2、进液口3、密封装置4、瓶口5、瓶体6、出液口7、出液引流管8、流量开关9、刻度线10、密封圈11、便携装置12、容纳腔13、瓶盖14、密封片15、密封套16、环形凹台17、环形凸台18、固定外壳19、移动内块20、空腔21、外壳透孔22、内块透孔23、复位弹簧24、上密封片25、下密封片26、连接柱27、透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开口负压瓶,包括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顶部设有瓶口,所述瓶口处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上设有进液口,用以连接进液引流管,将液体引入所述瓶体,所述瓶体上设有便携装置,所述瓶体底部设有出液口,用以连接出液引流管,所述出液口与所述出液引流管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所述出液引流管底部设有流量开关,用以实现所述出液口的开合,所述瓶体底部设有容纳腔,用以放置弯折的所述出液引流管和所述流量开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开口负压瓶,包括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顶部设有瓶口,所述瓶口处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上设有进液口,用以连接进液引流管,将液体引入所述瓶体,所述瓶体上设有便携装置,所述瓶体底部设有出液口,用以连接出液引流管,所述出液口与所述出液引流管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所述出液引流管底部设有流量开关,用以实现所述出液口的开合,所述瓶体底部设有容纳腔,用以放置弯折的所述出液引流管和所述流量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开口负压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密封片、密封套和瓶盖,所述瓶口上套有所述密封套,所述密封套顶部内圆柱面上设有环形凹台,所述密封片底面设有环形凸台,所述密封片置于所述密封套上,所述瓶盖套在所述密封片与所述密封套外表面,当所述瓶盖拧紧时,所述环形凸台置于所述环形凹台内,实现所述瓶口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开口负压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和所述密封片上均设有所述进液口,所述进液引流管通过所述进液口进入所述瓶体内部,所述瓶体内的所述进液引流管为扁平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双向开口负压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开关包括固定外壳、移动内块和复位装置,所述固定外壳内部设有空腔,所述固定外壳外表面上设有一组外壳透孔,所述移动内块外表面设有一组内块透孔,所述移动内块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固定外壳与所述移动内块通过所述复位装置连接,所述出液引流管依次穿过所述外壳透孔和所述内块透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泽秋黄淑霞唐雅琳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