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材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出料的中药材蒸煮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蒸煮筒,所述蒸煮筒的内部放置有药材放置装置,所述蒸煮筒的一侧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用来提升药材放置装置的提升机构,所述药材放置装置包括和蒸煮筒的入口匹配的筒盖,所述筒盖的中心设有贯穿筒盖的入料孔,所述入料孔的一侧铰接有孔盖,所述孔盖上安装有提手,所述筒盖的顶面安装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吊耳,所述筒盖的底面安装有放置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提升机构的设置能够非常方便的取出药材放置装置,从而取出其中的药材,避免一经煮沸后短时间内由于温度过高无法快速出料且打捞不便的问题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出料的中药材蒸煮装置
本技术涉及中药材生产
,具体为一种便于出料的中药材蒸煮装置。
技术介绍
中药材制备过程中,需要对中药材原材料进行蒸煮处理,现有的蒸煮设备一般都是直接将中药材放入加热蒸煮,这种方式的弊端在于蒸煮完毕后很难快速打捞中药材,这个过程较为麻烦。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出料的中药材蒸煮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出料的中药材蒸煮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出料的中药材蒸煮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蒸煮筒,所述蒸煮筒的内部放置有药材放置装置,所述蒸煮筒的一侧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用来提升药材放置装置的提升机构,所述药材放置装置包括和蒸煮筒的入口匹配的筒盖,所述筒盖的中心设有贯穿筒盖的入料孔,所述入料孔的一侧铰接有孔盖,所述孔盖上安装有提手,所述筒盖的顶面安装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吊耳,所述筒盖的底面安装有放置笼。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蒸煮筒的顶面设有若干对接槽,每个所述对接槽内部均固定有第一磁铁片,且蒸煮筒上安装有与内部连通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安装有阀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筒盖的底面固定有若干第二磁铁片,所述第二磁铁片和第一磁铁片的位置一一对应,且二者相互正对的磁极互为异性磁极。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呈倒L形。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提升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上安装有转柄,所述转柄的末端穿过支撑架并和支撑架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的上方设有三个水平并排排列的第二传动轮,位于最左侧的第二传动轮和第一传动轮之间通过第一传动带连接,位于旁边的两个第二传动轮分别正对两个吊耳,且该两个第二传动轮上均环绕有钢丝,钢丝的末端紧紧系在吊耳上、每个第二传动轮的一侧均设有第三传动轮,三个第三传动轮之间通过第二传动带连接,且每个第三传动轮和与之对应的第二传动轮之间均通过转轴连接,该转轴穿过支撑架并和支撑架之间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提升机构的设置能够非常方便的取出药材放置装置,从而取出其中的药材,避免一经煮沸后短时间内由于温度过高无法快速出料且打捞不便的问题出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蒸煮筒提出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药材放置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筒盖结构示意图。图中:底座1、蒸煮筒2、对接槽20、第一磁铁片21、出水管22、药材放置装置3、筒盖30、第二磁铁片31、入料孔32、孔盖33、提手34、吊耳35、放置笼36、支撑架4、提升机构5、第一传动轮50、转柄51、第二传动轮52、第一传动带53、第三传动轮54、第二传动带55、钢丝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出料的中药材蒸煮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安装有蒸煮筒2,蒸煮筒2的内部放置有药材放置装置3,蒸煮筒2的一侧安装有支撑架4,支撑架4上设有用来提升药材放置装置3的提升机构5,药材放置装置3包括和蒸煮筒2的入口匹配的筒盖30,筒盖30的中心设有贯穿筒盖30的入料孔32,入料孔32的一侧铰接有孔盖33,孔盖33上安装有提手34,筒盖30的顶面安装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吊耳35,筒盖30的底面安装有放置笼36。值得说明的是,蒸煮筒2的内部设有加热丝,将加热丝接通外界电源即可实现加热实现对药材的蒸煮。值得说明的是,放置笼36由钢丝网支撑,钢丝网的网孔孔径小于药材尺寸,避免药材在蒸煮的过程中漏出。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蒸煮筒2的顶面设有若干对接槽20,每个对接槽20内部均固定有第一磁铁片21,且蒸煮筒2上安装有与内部连通的出水管22,出水管22上安装有阀门。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筒盖30的底面固定有若干第二磁铁片31,第二磁铁片31和第一磁铁片21的位置一一对应,且二者相互正对的磁极互为异性磁极,通过第一磁铁片21和第二磁铁片31之间的相互吸引,能够在筒盖30盖上时,保证筒盖30和蒸煮筒2之间贴合的紧密性。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支撑架4呈倒L形。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提升机构5包括第一传动轮50,第一传动轮50上安装有转柄51,转柄51的末端穿过支撑架4并和支撑架4之间转动连接,转柄51能够在支撑架4上自由转动,通过转柄51的转动带动第一传动轮50转动,第一传动轮50的上方设有三个水平并排排列的第二传动轮52,位于最左侧的第二传动轮52和第一传动轮50之间通过第一传动带53连接,位于旁边的两个第二传动轮52分别正对两个吊耳35,且该两个第二传动轮52上均环绕有钢丝6,钢丝6的末端紧紧系在吊耳35上、每个第二传动轮52的一侧均设有第三传动轮54,三个第三传动轮54之间通过第二传动带55连接,且每个第三传动轮54和与之对应的第二传动轮52之间均通过转轴连接,该转轴穿过支撑架4并和支撑架4之间转动连接,保证转轴能够在支撑架4上自由转动,且转轴上位于第二传动轮52和第三传动轮54的两侧均设有限位块,避免第二传动轮52和第三传动轮54脱离转轴,且限位块的设置能够起到对第二传动轮52和第三传动轮54的限位作用,防止其在旋转的过程中偏移。值得说明的是,蒸煮筒2和底座1以及支撑架4和底座1之间均通过螺丝固定,第一磁铁片21通过胶水紧密粘接在对接槽20的槽壁上,出水管22热熔固定在蒸煮筒2上,筒盖30和第二磁铁片31之间通过胶水紧密粘接固定,孔盖33和提手34之间焊接固定,吊耳35和筒盖30之间焊接固定,放置笼36和筒盖30之间通过螺丝固定,第一传动轮50和转柄51之间焊接固定,钢丝6环绕在第二传动轮52上,且钢丝6的顶端焊接固定在第二传动轮52上。本技术的便于出料的中药材蒸煮装置在使用时,打开孔盖33,将药材放入放置笼36内部,摇动转柄51带动第一传动轮50转动,从而通过第一传动带53带动位于最左侧的第二传动轮52转动,从而带动最左侧的第三传动轮54转动,通过第二传动带55的传动能够带动三个第三传动轮54同步转动,因此通过第三传动轮54的转动能够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出料的中药材蒸煮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蒸煮筒(2),所述蒸煮筒(2)的内部放置有药材放置装置(3),所述蒸煮筒(2)的一侧安装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上设有用来提升药材放置装置(3)的提升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材放置装置(3)包括和蒸煮筒(2)的入口匹配的筒盖(30),所述筒盖(30)的中心设有贯穿筒盖(30)的入料孔(32),所述入料孔(32)的一侧铰接有孔盖(33),所述孔盖(33)上安装有提手(34),所述筒盖(30)的顶面安装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吊耳(35),所述筒盖(30)的底面安装有放置笼(3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出料的中药材蒸煮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蒸煮筒(2),所述蒸煮筒(2)的内部放置有药材放置装置(3),所述蒸煮筒(2)的一侧安装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上设有用来提升药材放置装置(3)的提升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材放置装置(3)包括和蒸煮筒(2)的入口匹配的筒盖(30),所述筒盖(30)的中心设有贯穿筒盖(30)的入料孔(32),所述入料孔(32)的一侧铰接有孔盖(33),所述孔盖(33)上安装有提手(34),所述筒盖(30)的顶面安装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吊耳(35),所述筒盖(30)的底面安装有放置笼(3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出料的中药材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煮筒(2)的顶面设有若干对接槽(20),每个所述对接槽(20)内部均固定有第一磁铁片(21),且蒸煮筒(2)上安装有与内部连通的出水管(22),所述出水管(22)上安装有阀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出料的中药材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盖(30)的底面固定有若干第二磁铁片(3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丽琼,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百仁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