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爱珍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固定手术缝合线功能的瓣膜置换手术孔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304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固定手术缝合线功能的瓣膜置换手术孔巾,包括孔巾本体,所述孔巾本体上设置有矩形孔洞,所述矩形孔洞周围均匀设置有多个手术缝合线固定装置。所述手术缝合线固定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安装板,以及两个安装板之间相互平行设置的两个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滑轨、滑动设置于滑轨内部的两个滑块和固定设置于所述滑块顶端的推块,所述滑块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弹簧,两个推块的底端之间设置有柔性块Ⅰ,所述柔性块Ⅰ的底端中部设置有柔性块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解决现有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出现的缝线过多而导致整理繁琐、牵引张力不等、不易于手术操作和使用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固定手术缝合线功能的瓣膜置换手术孔巾
本技术涉及手术巾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固定手术缝合线功能的瓣膜置换手术孔巾。
技术介绍
当病人自身的心脏瓣膜由于先天或后天疾病引发变异,造成瓣膜不能正常开闭时,会对健康生活乃至生命造成影响。心脏瓣膜的变异可分为开放不全和关闭不全,这两种情况都可以造成心脏负荷增大,心脏在此负荷下是否还能正常工作是决定人体心脏瓣膜是否应置换的主要依据,而当病人需要更换瓣膜时,现有方法是采用外科手术换瓣,医生要为病人开胸将心脏停跳,并接在体外心肺循环系统上,然后打开病人心脏将病变的心脏瓣膜切除,再将人工置换瓣缝置在原位上,最后将心脏和胸腔缝合,而医生在做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时,六七十根缝线没有单独的缝合线固定器,使用的是止血钳单根悬吊固定,缝完再逐一打结,这样几十根缝线长短不一,牵拉张力不等,且手术野零乱不便于手术操作,器械包内也需组装大量的止血钳,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固定手术缝合线功能的瓣膜置换手术孔巾。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固定手术缝合线功能的瓣膜置换手术孔巾,包括孔巾本体,所述孔巾本体上设置有矩形孔洞,所述矩形孔洞周围均匀设置有多个手术缝合线固定装置。所述手术缝合线固定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安装板,以及两个安装板之间相互平行设置的两个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滑轨、滑动设置于滑轨内部的两个滑块和固定设置于所述滑块顶端的推块,所述滑块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弹簧,两个推块的底端之间设置有柔性块Ⅰ,所述柔性块Ⅰ的底端中部设置有柔性块Ⅱ,所述柔性块Ⅱ的底端设置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若干个弧形凸块,且在所述滑轨顶端对应柔性块Ⅱ的位置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弧形凸块配合使用的弧形凹槽。作为本技术一种具有固定手术缝合线功能的瓣膜置换手术孔巾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穿设有矩形布条,所述矩形布条与孔巾本体之间通过缝合连接。作为本技术一种具有固定手术缝合线功能的瓣膜置换手术孔巾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弧形凸块的外表面和弧形凹槽的上端面均设置有波形纹,作为本技术一种具有固定手术缝合线功能的瓣膜置换手术孔巾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柔性块Ⅰ和柔性块Ⅱ均由医用硅胶材质制成。作为本技术一种具有固定手术缝合线功能的瓣膜置换手术孔巾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柔性块Ⅱ的底端横截面呈矩形设置。作为本技术一种具有固定手术缝合线功能的瓣膜置换手术孔巾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滑块与推块之间通过圆形杆连接,作为本技术一种具有固定手术缝合线功能的瓣膜置换手术孔巾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孔巾本体的外沿边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手术缝合线固定装置。作为本技术一种具有固定手术缝合线功能的瓣膜置换手术孔巾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滑轨外侧设置有数字编码。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医用硅胶制成的柔性块对缝合线进行固定,将几十根缝线整齐的固定在手术孔巾上,大大方便了手术者的操作;而且在使用时手术者使用两根手指推动两个推块,可以很轻松的使两个推块做对向运动,带动柔性块,并使得柔性块向上弯曲,然后将缝合线依次穿过柔性块下方的通孔,松开推块,借助弹簧的弹性力,推块恢复至原位,柔性块此时则紧紧固定着缝合线,整个过程操作简单,而且使用者仅用两根手指就能完成操作,对手术的影响非常之小,本装置可减少大量止血钳的投入,降低了手术器材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瓣膜置换手术孔巾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瓣膜置换手术孔巾的手术缝合线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瓣膜置换手术孔巾的滑轨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瓣膜置换手术孔巾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孔巾本体,2、矩形孔洞,3、手术缝合线固定装置,3-1、安装板,3-2、滑轨,3-3、滑块,3-4、推块,3-5、弹簧,3-6、柔性块Ⅰ,3-7、柔性块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给出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清楚、完整、详细地说明。本实施例是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的最佳实施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一种具有固定手术缝合线功能的瓣膜置换手术孔巾,包括孔巾本体1,所述孔巾本体1上设置有矩形孔洞2,所述矩形孔洞2周围均匀设置有多个手术缝合线固定装置3;所述手术缝合线固定装置3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安装板3-1,以及两个安装板3-1之间相互平行设置的两个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滑轨3-2、滑动设置于滑轨3-2内部的两个滑块3-3和固定设置于所述滑块3-3顶端的推块3-4,所述滑块3-3与安装板3-1之间设置有弹簧3-5,两个推块3-4的底端之间设置有柔性块Ⅰ3-6,所述柔性块Ⅰ3-6的底端中部设置有柔性块Ⅱ3-7,所述柔性块Ⅱ3-7的底端设置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若干个弧形凸块,且在所述滑轨3-2顶端对应柔性块Ⅱ3-7的位置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弧形凸块配合使用的弧形凹槽。所述安装板3-1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穿设有矩形布条3-8,所述矩形布条3-8与孔巾本体1之间通过缝合连接,通过缝合可避免使用胶水或其他材质的连接工具进行连接,矩形布条3-8采用的材质与孔巾本体1的材质一致,可避免因材质问题导致病人术后感染的情况发生,也可减少手术器材成本。所述弧形凸块的外表面和弧形凹槽的上端面均设置有波形纹,所述柔性块Ⅰ3-6和柔性块Ⅱ3-7均由医用硅胶材质制成。在具体使用时,医护人员首先推动手术缝合线固定装置3中的两个相邻的推块3-4相向运动,然后使得柔性块Ⅰ3-6和柔性块Ⅱ3-7均向上弯曲形成拱形孔,将缝合线的线头从拱形孔下穿过,并将多余的缝合线都从拱形孔穿过,然后松开两个推块3-4,两个推块3-4借助弹3-5簧的弹性力恢复原位,此时柔性块Ⅰ3-6和柔性块Ⅱ3-7将缝合线紧紧的压在滑轨3-2上,而且柔性块Ⅱ3-7底部设置有弧形凸块、滑轨3-2上端面设置有弧形凹槽,均可增加摩擦力;然后再推动手术缝合线固定装置3中的另外两个相邻的推块3-4相向运动,再次将缝合线的线头从此时的拱形孔下穿过,并再将多余的缝合线都从此时的拱形孔中穿过,然后松开两个推块3-4,两个推块3-4借助弹簧3-5的弹性力恢复原位,此时手术缝合线固定装置3对缝合线进行了两次固定,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明了,而且非常的快速,极大地减少了对缝合线固定的时间和成本,在滑轨3-2外侧设置有数字编码可以方便医护人员区分辨别缝合线的来源。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主要特征、基本原理以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根据实际情况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固定手术缝合线功能的瓣膜置换手术孔巾,其特征在于:包括孔巾本体(1),所述孔巾本体(1)上设置有矩形孔洞(2),所述矩形孔洞(2)周围均匀设置有多个手术缝合线固定装置(3);/n所述手术缝合线固定装置(3)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安装板(3-1),以及两个安装板(3-1)之间相互平行设置的两个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滑轨(3-2)、滑动设置于滑轨(3-2)内部的两个滑块(3-3)和固定设置于所述滑块(3-3)顶端的推块(3-4),所述滑块(3-3)与安装板(3-1)之间设置有弹簧(3-5),两个推块(3-4)的底端之间设置有柔性块Ⅰ(3-6),所述柔性块Ⅰ(3-6)的底端中部设置有柔性块Ⅱ(3-7),所述柔性块Ⅱ(3-7)的底端设置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若干个弧形凸块,且在所述滑轨(3-2)顶端对应柔性块Ⅱ(3-7)的位置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弧形凸块配合使用的弧形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固定手术缝合线功能的瓣膜置换手术孔巾,其特征在于:包括孔巾本体(1),所述孔巾本体(1)上设置有矩形孔洞(2),所述矩形孔洞(2)周围均匀设置有多个手术缝合线固定装置(3);
所述手术缝合线固定装置(3)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安装板(3-1),以及两个安装板(3-1)之间相互平行设置的两个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滑轨(3-2)、滑动设置于滑轨(3-2)内部的两个滑块(3-3)和固定设置于所述滑块(3-3)顶端的推块(3-4),所述滑块(3-3)与安装板(3-1)之间设置有弹簧(3-5),两个推块(3-4)的底端之间设置有柔性块Ⅰ(3-6),所述柔性块Ⅰ(3-6)的底端中部设置有柔性块Ⅱ(3-7),所述柔性块Ⅱ(3-7)的底端设置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若干个弧形凸块,且在所述滑轨(3-2)顶端对应柔性块Ⅱ(3-7)的位置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弧形凸块配合使用的弧形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固定手术缝合线功能的瓣膜置换手术孔巾,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1)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穿设有矩形布条(3-8),所述矩形布条(3-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爱珍程兆云李建朝孙静林鹏辉杨扬刘絮李丹丹牛红艳李争艳张博文王夷夏爱娟黄佳佳
申请(专利权)人:吕爱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