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杯盖及茶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2993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杯盖及茶杯,杯盖包括盖体和安装在盖体底部的茶漏,茶漏上开有漏孔,盖体底部的茶漏安装处设有倒扣结构,茶漏上端凸出有卡在所述倒扣结构中的凸边,倒扣结构和/或所述凸边具有弹性,所以用户对茶漏施加远离盖体的力即可令倒扣结构和/或凸边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将茶漏从盖体上拆卸下来,用户在茶漏中放入茶叶后再将茶漏的凸边对准盖体的倒扣结构,然后对茶漏施加朝向盖体的力即可令倒扣结构和/或凸边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令凸边伸入倒扣结构后卡在倒扣结构中,因此,安装在盖体底部的茶漏能令用户在泡茶时不会喝到茶叶,且不会增加用户的喝茶操作,用户在不泡茶时可将茶漏从盖体上拆卸下来,从而不会增加用户的操作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杯盖及茶杯
本技术涉及家用器皿
,特别涉及一种杯盖及茶杯。
技术介绍
现有的茶杯通常在杯体上配套有杯盖,杯盖盖住杯体以避免外界灰尘进入茶杯中,并能对茶杯内的茶水进行保温。为避免用户在泡茶时喝到茶叶,目前的茶杯通常还配套有茶漏,常见的茶漏有两种:(1)茶漏单独设置,其侧壁开有多个漏孔,这些漏孔尺寸足够小从而令茶叶不能穿过,侧壁上端朝外凸出从而能抵顶在杯体的杯口上端。用户只需把装有茶叶的茶漏伸入杯体中再加入开水,然后盖上杯盖就能进行泡茶,在喝茶前用户先打开杯盖,再手动拿开茶漏,则茶漏中的茶叶一并被带离杯体,从而避免用户喝到茶叶。但是,用户在喝茶前需先手动拿开茶漏,即单独设置的茶漏增加了用户的喝茶操作,造成不便。(2)茶漏安装在杯盖底部,其侧壁开有多个漏孔,杯盖上开有通往茶漏内部的开口,开口上设有活动件。用户只需通过杯盖上的开口向茶漏中加入茶叶,再用活动件盖住开口,然后把杯盖连同茶漏盖在装有开水的杯体中就能进行泡茶,在喝茶前用户只需直接打开杯盖,杯盖就会带着茶漏离开杯体,因此没有增加用户的喝茶操作。但是,用户在拿开或盖上杯盖时都会带着茶漏,这在用户不泡茶时增加了用户的操作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避免用户喝到茶叶的前提下,如何不增加用户的喝茶操作,并在用户不泡茶时不增加用户的操作负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杯盖,包括盖体和安装在盖体底部的茶漏,所述茶漏上开有漏孔,所述盖体底部的茶漏安装处设有倒扣结构,所述茶漏上端凸出有卡在所述倒扣结构中的凸边,所述倒扣结构和/或所述凸边具有弹性。优选地,所述倒扣结构和/或所述凸边由具有弹性的软硅胶制成。优选地,所述杯盖顶部设有把手。优选地,所述杯盖顶部设有上倒扣结构,所述把手底部凸出有卡在所述上倒扣结构中的凸块,所述上倒扣结构和/或所述凸块具有弹性。优选地,所述上倒扣结构和/或所述凸块由具有弹性的软硅胶制成。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茶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杯盖如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因为倒扣结构和/或凸边具有弹性,所以用户对茶漏施加远离盖体的力即可令倒扣结构和/或凸边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将茶漏从盖体上拆卸下来,用户在茶漏中放入茶叶后再将茶漏的凸边对准盖体的倒扣结构,然后对茶漏施加朝向盖体的力即可令倒扣结构和/或凸边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令凸边伸入倒扣结构后卡在倒扣结构中,即茶漏安装在盖体底部,因此,安装在盖体底部的茶漏能令用户在泡茶时不会喝到茶叶,且不会增加用户的喝茶操作,用户在不泡茶时可将茶漏从盖体上拆卸下来,从而不会增加用户的操作负担。附图说明图1是杯盖的结构图;图2是杯盖的爆炸图;图3是杯盖的盖体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图4是配套有杯盖的茶杯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盖体;2-茶漏;3-把手;4-漏孔;5-凸边;6-倒扣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能够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申请,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杯盖如图1所示,包括圆形盖体1、安装在盖体1底部的圆柱状茶漏2和安装在盖体1顶部的把手3,茶漏2的侧壁上开有多个漏孔4,这些漏孔4尺寸小从而令茶叶不能穿过。如图2所示,茶漏2的上端开有用于放入茶叶的开口,在茶漏2的上端开口处朝外凸出有硬质凸边5。如图3所示,盖体1的底部设有倒扣结构6,该倒扣结构6由软硅胶制成,故倒扣结构6具有弹性。因此,用户对茶漏2施加远离盖体1的力即可令倒扣结构6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将茶漏2从盖体1上拆卸下来;用户在茶漏2中放入茶叶后再将茶漏2的凸边5对准盖体1的倒扣结构6,然后对茶漏2施加朝向盖体1的力即可令倒扣结构6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令凸边5伸入倒扣结构6后卡在倒扣结构6中,即茶漏2安装在盖体1底部。配套有本实施例的杯盖的茶杯如图4所示,用户在泡茶时用杯盖盖上杯体的杯口,故安装在盖体1底部的茶漏2能令用户在泡茶时不会喝到茶叶,用户在喝茶时手握把手3打开茶杯即可,从而不会增加用户的喝茶操作,用户在不泡茶时可将茶漏2从盖体1上拆卸下来,从而不会增加用户的操作负担。在其他实施例中,盖体1的倒扣结构6为硬质倒扣结构6,而茶漏2的凸边5由软硅胶制成,即凸边5具有弹性,倒扣结构6不具有弹性。因此,用户对茶漏2施加远离盖体1的力即可令凸边5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将茶漏2从盖体1上拆卸下来;用户在茶漏2中放入茶叶后再将茶漏2的凸边5对准盖体1的倒扣结构6,然后对茶漏2施加朝向盖体1的力即可令凸边5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令凸边5伸入倒扣结构6后卡在倒扣结构6中,即茶漏2安装在盖体1底部。配套有本实施例的杯盖的茶杯如图4所示,用户在泡茶时用杯盖盖上杯体的杯口,故安装在盖体1底部的茶漏2能令用户在泡茶时不会喝到茶叶,用户在喝茶时手握把手3打开茶杯即可,从而不会增加用户的喝茶操作,用户在不泡茶时可将茶漏2从盖体1上拆卸下来,从而不会增加用户的操作负担。在其他实施例中,盖体1的倒扣结构6和茶漏2的凸边5都是由软硅胶制成,即倒扣结构6和凸边5都具有弹性。因此,用户对茶漏2施加远离盖体1的力即可令倒扣结构6和凸边5都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将茶漏2从盖体1上拆卸下来;用户在茶漏2中放入茶叶后再将茶漏2的凸边5对准盖体1的倒扣结构6,然后对茶漏2施加朝向盖体1的力即可令倒扣结构6和凸边5都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令凸边5伸入倒扣结构6后卡在倒扣结构6中,即茶漏2安装在盖体1底部。配套有本实施例的杯盖的茶杯如图4所示,用户在泡茶时用杯盖盖上杯体的杯口,故安装在盖体1底部的茶漏2能令用户在泡茶时不会喝到茶叶,用户在喝茶时手握把手3打开茶杯即可,从而不会增加用户的喝茶操作,用户在不泡茶时可将茶漏2从盖体1上拆卸下来,从而不会增加用户的操作负担。在其他实施例中,盖体1的顶部设有四个上倒扣结构(图中未示出),这四个上倒扣结构与盖体1底部的倒扣结构6结构相同,但尺寸不同,把手3的底部设有四个用于分别伸入盖体1顶部的四个上倒扣结构中的凸块(图中未示出),盖体1顶部的上倒扣结构和/或把手3底部的凸块由软硅胶制成,即盖体1顶部的上倒扣结构和/或把手3底部的凸块具有弹性,因此,用户就能参照盖体1与茶漏2之间的拆卸安装原理,拆卸把手3换上其他形状的把手,从而令杯盖更加美观。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作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杯盖,包括盖体和安装在盖体底部的茶漏,所述茶漏上开有漏孔,其特征是:所述盖体底部的茶漏安装处设有倒扣结构,所述茶漏上端凸出有卡在所述倒扣结构中的凸边,所述倒扣结构和/或所述凸边具有弹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杯盖,包括盖体和安装在盖体底部的茶漏,所述茶漏上开有漏孔,其特征是:所述盖体底部的茶漏安装处设有倒扣结构,所述茶漏上端凸出有卡在所述倒扣结构中的凸边,所述倒扣结构和/或所述凸边具有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盖,其特征是:所述倒扣结构和/或所述凸边由具有弹性的软硅胶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盖,其特征是:所述杯盖顶部设有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晶晶郭璐诗
申请(专利权)人:北欧时刻广州商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