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休克治疗病人专用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2937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休克治疗病人专用服,包括专用服,所述专用服前侧中间位置开有由上而下的间隙,间隙的两侧端均开有避让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专用服的两侧均开有避让缺口,避让缺口的矩形形状和电除颤时电极片的矩形形状相似,便于在除颤前将电极片放入避让缺口内,在使用时,患者穿上专用服,电极板穿过避让缺口放置在人体胸腔位置处,紧急情况时接通电源,对患者进行电除颤,能够提前放置好电极片,防止在情况危急时,医务人员找不准电极板的位置,造成除颤不及时,造成生命危险。同时,在避让缺口内设置有导电膜,当导电膜铺设在环形挡板上,介质层贯穿环形挡板,介质层和人体皮肤充分接触,提高了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休克治疗病人专用服
本技术涉及电除颤治疗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电休克治疗病人专用服。
技术介绍
由于一定量的电流通过人体引起的组织损伤或者功能障碍,轻者仅表现有恶心、头晕或短暂的意识丧失,严重者可引起电休克,临床上表现为意识不清、抽搐躁动,瞳孔缩小,呼吸急促而不规律,血压升高,脉搏缓慢有力或稍快、尿少、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尿。电除颤的准备:病人平卧于木板床上,充分暴露胸壁,连接除颤器导线,接通电源。但是在冬季,由于患者穿着的衣服较多,在紧急情况下,患者需要立即电除颤,由于脱衣不及时容易导致治疗不及时从而造成生命危险,或者因为医务人员的紧张找不准电极板的位置,对电除颤的治疗都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休克治疗病人专用服,本技术在专用服的两侧均开有避让缺口,避让缺口的矩形形状和电除颤时电极片的矩形形状相似,便于在除颤前将电极片放入避让缺口内,在使用时,患者穿上专用服,电极板穿过避让缺口放置在人体胸腔位置处,紧急情况时接通电源,对患者进行电除颤,能够提前放置好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休克治疗病人专用服,包括专用服(1),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服(1)前侧中间位置开有由上而下的间隙(11),间隙(11)的两侧端均开有避让缺口(12);/n所述避让缺口(12)内均设置有边框(2),边框(2)的两侧端均设置有连接布(21),位于内侧的连接布(21)一侧设置有环形挡板(22),环形挡板(22)固定连接在边框(2)的内壁底端位置;/n所述环形挡板(22)内均设置有导电膜(23),导电膜(23)的外壁和边框(2)的内壁相适配,导电膜(23)的内侧端设置有介质层(24),介质层(24)为导电糊,介质层(24)的厚度和环形挡板(22)的厚度相等,介质层(24)的外壁和环形挡板(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休克治疗病人专用服,包括专用服(1),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服(1)前侧中间位置开有由上而下的间隙(11),间隙(11)的两侧端均开有避让缺口(12);
所述避让缺口(12)内均设置有边框(2),边框(2)的两侧端均设置有连接布(21),位于内侧的连接布(21)一侧设置有环形挡板(22),环形挡板(22)固定连接在边框(2)的内壁底端位置;
所述环形挡板(22)内均设置有导电膜(23),导电膜(23)的外壁和边框(2)的内壁相适配,导电膜(23)的内侧端设置有介质层(24),介质层(24)为导电糊,介质层(24)的厚度和环形挡板(22)的厚度相等,介质层(24)的外壁和环形挡板(22)的内壁相适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传丽陈桂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脑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