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防护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2936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卫生口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防护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及其两侧的挂耳绳,口罩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矩形状的鼻梁调节区域,鼻梁调节区域内水平设置有可弯折条,且可弯折条位于亲肤层和外表防护层之间,挂耳绳的上端位于鼻梁调节区域内,挂耳绳的下端位于口罩本体的底部,其特征在于,鼻梁调节区域内位于亲肤层和外表防护层之间水平设置有限位空挡,且限位空挡位于鼻梁调节区域的纵向中部,可弯折条水平处于限位空挡内,口罩本体上位于限位空挡和亲肤层之间水平设置有第一密封垫,限位空挡内的可弯折条处于第一密封垫的纵向中部。本专利的优点是提升鼻梁处和脸部侧面的密封性,以及提升脸部佩戴的舒适性,提升口罩整体的防护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防护口罩
本技术涉及口罩
,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防护口罩。
技术介绍
口罩,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以纱布或纸等制成。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目前常见的口罩例如公开号为CN206025292U(公告日为2017.03.22)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的一种一次性防尘口罩,包括口罩主体罩面、外露鼻梁条、鼻梁密封条、拉伸折叠条、挂耳绳,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体罩面的上边缘设置有外露鼻梁条及三边可活动的鼻梁密封条,梁密封条在外露鼻梁条的挤压下不受挂耳绳拉力的影响,从而紧密封闭鼻梁两侧。合理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一次性平面折叠拉伸口罩不能密封,漏气现象十分严重、防护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将重叠在口罩主体罩面上半部的鼻梁密封条向口罩主体罩面上端边缘上翻起,重叠在口罩主体罩面上端边缘,配戴时,鼻梁密封条在外露鼻梁条的挤压下贴紧鼻梁两侧,大大提高口罩的密合性能,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性防护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及其两侧的挂耳绳(2),口罩本体(1)由内至外依次包括亲肤层、过滤层和外表防护层;亲肤层和外表防护层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口罩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矩形状的鼻梁调节区域(11),鼻梁调节区域(11)内水平设置有可弯折条(101),且可弯折条(101)位于亲肤层和外表防护层之间,挂耳绳(2)的上端位于鼻梁调节区域(11)内,挂耳绳(2)的下端位于口罩本体(1)的底部,其特征在于,位于亲肤层和外表防护层之间的鼻梁调节区域(11)内设置有鼻梁调节机构,鼻梁调节机构由可弯折条(101)、弯折条定位袋(111)和第一密封垫(102)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防护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及其两侧的挂耳绳(2),口罩本体(1)由内至外依次包括亲肤层、过滤层和外表防护层;亲肤层和外表防护层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口罩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矩形状的鼻梁调节区域(11),鼻梁调节区域(11)内水平设置有可弯折条(101),且可弯折条(101)位于亲肤层和外表防护层之间,挂耳绳(2)的上端位于鼻梁调节区域(11)内,挂耳绳(2)的下端位于口罩本体(1)的底部,其特征在于,位于亲肤层和外表防护层之间的鼻梁调节区域(11)内设置有鼻梁调节机构,鼻梁调节机构由可弯折条(101)、弯折条定位袋(111)和第一密封垫(102)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弯折条定位袋(111)位于鼻梁调节区域(11)的纵向中部,可弯折条(101)水平处于弯折条定位袋(111)内,口罩本体(1)上位于弯折条定位袋(111)和亲肤层之间水平设置有第一密封垫(102),弯折条定位袋(111)内的可弯折条(101)处于第一密封垫(102)的纵向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鼻梁调节区域(11)的两端多余空间通过超声波焊接方式进行密封连接,并将第一密封垫(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佳鲍益平周黎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可靠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