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钢杆灌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2908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空钢杆灌药装置,包括中空的外杆和套设在外杆中的内杆;所述外杆的一个端部设置有锥形开口,所述内杆与锥形开口相对应的端部设置有封闭的锥形头;所述外杆靠近所述锥形开口的内腔固定设置有第一橡胶塞,所述内杆穿过第一橡胶塞并与第一橡胶塞滑动配合,第一橡胶塞与内杆紧密贴合;所述内杆靠近所述锥形头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喷药口,内杆远离锥形头的端部从所述外杆内穿出并连接有喷药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外杆和与喷药装置相连接的内杆,能够在外杆向坝体内插入的同时进行定点灌药,具有提高灌药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空钢杆灌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灌药装置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中空钢杆灌药装置。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中的大坝经常会受到白蚁等昆虫的侵袭,白蚁的蚁道会给坝体结构的稳定带来很大的威胁,因此需要对坝体进行白蚁的防治和杀灭。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向坝体内灌注能够杀灭白蚁的药物来对白蚁进行防治。在向坝体内灌药时,由于液态的药水能够在坝体内部扩散,因此为了提高药物的利用效率,通常采用间隔一定距离定点灌药的方式来进行灌药;参考图1,为现有技术中在坝体00内进行灌药的方式,首先使用工具在坝体00上打出一个灌药孔01,再将与喷药装置相连接的输药管02的端部向灌药孔01内插入,每向灌药孔01内插入一定的距离,喷药装置通过输药管02的端部向外喷出一定量的药水。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灌药方式需要先打孔再灌药,操作时较为麻烦,灌药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空钢杆灌药装置,其通过设置外杆和与喷药装置相连接的内杆,能够在外杆向坝体内插入的同时进行定点灌药,具有提高灌药效率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中空钢杆灌药装置,包括中空的外杆和套设在外杆中的内杆;所述外杆的一个端部设置有锥形开口,所述内杆与锥形开口相对应的端部设置有封闭的锥形头;所述外杆靠近所述锥形开口的内腔固定设置有第一橡胶塞,所述内杆穿过第一橡胶塞并与第一橡胶塞滑动配合,第一橡胶塞与内杆紧密贴合;所述内杆靠近所述锥形头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喷药口,内杆远离锥形头的端部从所述外杆内穿出并连接有喷药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向坝体内部灌药时,将内杆和外杆插入坝体内,同时锥形头插在锥形开口内部,药水被封闭在第一橡胶塞靠近锥形开口的一侧;当需要在某一位置进行灌药时,拉动内杆使锥形头移动,从而将锥形开口打开,则药水在喷药装置的作用下,能够从喷药口经过锥形开口灌注到坝体内,实现了在坝体上钻孔的同时向坝体内部定点灌药的功能,更加方便快捷。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杆在所述锥形头和所述第一橡胶塞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挡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拉动内杆进行灌药时,第一橡胶塞能够对挡块进行阻挡,从而能够将喷药口的位置限制在第一橡胶塞的一侧,避免药水流到第一橡胶塞背离锥形开口的一侧,提高了药水的利用效率。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杆远离所述锥形开口的内腔固定设置有第二橡胶塞,所述内杆穿过第二橡胶塞并与第二橡胶塞滑动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橡胶塞和第二橡胶塞共同将内杆支撑在外杆的内部,有利于避免内杆在外杆内部发生较大程度的晃动,提高内杆在灌药时的稳定性。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杆位于所述外杆外的部分上设置有阀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阀门能够对内杆的通断进行控制,方便工作人员控制灌入坝体内部药水的量。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刻度能够方便工作人员观察内杆伸入坝体内的深度,从而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定点灌药。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杆远离所述锥形开口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挡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片能够对外杆穿入坝体内的最远位置进行限定,且方便工作人员将外杆从坝体内拔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直接向坝体内插入外杆阻力较大时,外螺纹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将外杆旋入坝体内部,提高灌药时的工作效率。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杆远离所述锥形开口的端部与所述挡片之间的部分上固定设置有转动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柄能够方便工作人员转动外杆从而向坝体内部旋入外杆。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将内杆和外杆插入坝体内,同时锥形头插在锥形开口内部,药水被封闭在第一橡胶塞靠近锥形开口的一侧;拉动内杆使锥形头移动,药水在喷药装置的作用下,能够从喷药口经过锥形开口灌注到坝体内,实现了在坝体上钻孔的同时向坝体内部定点灌药的功能,更加方便快捷;2.挡块被阻挡在第一橡胶塞的一侧,有利于提高药水的利用效率;第一橡胶塞和第二橡胶塞共同将内杆支撑在外杆的内部,有利于提高内杆的稳定性;阀门能够方便工作人员控制灌入坝体内部药水的量;3.刻度能够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定点灌药;挡片能够对外杆穿入坝体内的最远位置进行限定;外螺纹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将外杆旋入坝体内部;转动柄能够方便工作人员转动外杆从而向坝体内部旋入外杆。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坝体灌药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00、坝体;01、灌药孔;02、输药管;1、外杆;11、锥形开口;12、外螺纹;13、挡片;14、转动柄;15、刻度;2、内杆;21、锥形头;22、喷药口;23、挡块;24、阀门;3、第一橡胶塞;4、第二橡胶塞;5、软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考图2和图3,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中空钢杆灌药装置,包括中空的外杆1和套设在外杆1中的内杆2;外杆1的一个端部设置有锥形开口11,内杆2杆身的直径大于锥形开口11的直径,且内杆2与锥形开口11相对应的端部设置有封闭的锥形头21,锥形头21能够插入锥形开口11中将锥形开口11封闭;结合图4,外杆1靠近锥形开口11的内腔固定设置有第一橡胶塞3,内杆2穿过第一橡胶塞3并与第一橡胶塞3滑动配合,第一橡胶塞3与内杆2紧密贴合实现了对外杆1内部的空间进行分隔的作用;内杆2靠近锥形头21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喷药口22,内杆2远离锥形头21的端部从外杆1内穿出并连接有软管5,软管5连接有喷药装置;使用时将内杆2和外杆1同时插入坝体内并保持锥形头21插入锥形开口11内的状态,当锥形开口11到达需要灌药的位置时,拉动内杆2使锥形头21与锥形开口11分离,从而锥形开口11打开,在喷药装置的作用下,药物从喷药口22经过锥形开口11流出,从而实现了在坝体上钻孔的同时对坝体进行定点灌药,更加方便快捷。参考图3和图4,内杆2在锥形头21和第一橡胶塞3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挡块23,挡块23为固定在内杆2外壁上的环形凸块,当工作人员拉动内杆2进行灌药时,第一橡胶塞3能够对挡块23进行阻挡,从而能够将喷药口22的位置限制在第一橡胶塞3的一侧,避免药水流到第一橡胶塞3背离锥形开口11的一侧。参考图2,外杆1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12,当直接向坝体内插入外杆1阻力较大时,外螺纹12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将外杆1旋入坝体内部,提高灌药时的工作效率;外杆1远离锥形开口11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的挡片13,挡片13固定在外杆1上,挡片13能够对外杆1穿入坝体内的最远位置进行限定,且方便工作人员将外杆1从坝体内拔出;外杆1远离锥形开口11的端部与挡片13之间的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空钢杆灌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外杆(1)和套设在外杆(1)中的内杆(2);所述外杆(1)的一个端部设置有锥形开口(11),所述内杆(2)与锥形开口(11)相对应的端部设置有封闭的锥形头(21);所述外杆(1)靠近所述锥形开口(11)的内腔固定设置有第一橡胶塞(3),所述内杆(2)穿过第一橡胶塞(3)并与第一橡胶塞(3)滑动配合,第一橡胶塞(3)与内杆(2)紧密贴合;所述内杆(2)靠近所述锥形头(21)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喷药口(22),内杆(2)远离锥形头(21)的端部从所述外杆(1)内穿出并连接有喷药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空钢杆灌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外杆(1)和套设在外杆(1)中的内杆(2);所述外杆(1)的一个端部设置有锥形开口(11),所述内杆(2)与锥形开口(11)相对应的端部设置有封闭的锥形头(21);所述外杆(1)靠近所述锥形开口(11)的内腔固定设置有第一橡胶塞(3),所述内杆(2)穿过第一橡胶塞(3)并与第一橡胶塞(3)滑动配合,第一橡胶塞(3)与内杆(2)紧密贴合;所述内杆(2)靠近所述锥形头(21)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喷药口(22),内杆(2)远离锥形头(21)的端部从所述外杆(1)内穿出并连接有喷药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空钢杆灌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2)在所述锥形头(21)和所述第一橡胶塞(3)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挡块(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空钢杆灌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杆(1)远离所述锥形开口(1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关震高贝贝吕正勋王莉莉张鹏赵真孙玉娇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科达水利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