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类培育原料混合用的进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2878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菌类培育原料混合用的进料装置,包括设置在罐体顶部盖板上的漏斗状进料斗,所述盖板上开设有用于进料斗咀部插入的圆孔,其中位于盖板上下两侧的进料斗咀部上均外套有弹簧,在盖板上方的进料斗咀部上外套有将弹簧包裹住的波纹伸缩软管,且位于进料斗咀部底端上还外套有用于锁紧固定最下方弹簧的锁紧机构,所述进料斗顶部开口内设置有支撑板,其中支撑板外侧壁设置有与进料斗内侧壁固定连接的连接杆,且支撑板上设置有套筒,在套筒内的支撑板上设置有振动电机,所述盖板上还设置有位于波纹伸缩软管外侧的通孔,其中进料斗底壁设置有穿过对应通孔的定位杆。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菌类培育原料混合用的进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合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菌类培育原料混合用的进料装置。
技术介绍
食用菌是一种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由于食用菌栽培具有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的优点,目前食用菌产业在中国得以迅速发展。食用菌多采用培养基进行栽培,食用菌培养基由木屑、麸皮等搅拌混合处理后,装入塑料袋作为袋装培养基进行食用菌培养,但是不管是培育料还是肥料均是将多种不同的物料混合而成。其中物料在导入搅拌罐内时容易淤积在进料管中,导致进料不畅,从而影响整个加工工作,同时由于进料管容易损坏导致其使用寿命相较于厚实的盖板而言较低,而一般的进料管与盖板之间均焊接固定,那么在进料管损坏后需要更换时就需要用到氧焊切割,导致费事费力也不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菌类培育原料混合用的进料装置,本专利技术能有效的防止进料斗被堵塞而影响其进料效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菌类培育原料混合用的进料装置,包括设置在罐体顶部盖板上的漏斗状进料斗,所述盖板上开设有用于进料斗咀部插入的圆孔,其中位于盖板上下两侧的进料斗咀部上均外套有弹簧,在盖板上方的进料斗咀部上外套有将弹簧包裹住的波纹伸缩软管,且位于进料斗咀部底端上还外套有用于锁紧固定最下方弹簧的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外套在进料斗咀部上的套管,其中套管侧壁顶端向外翻折有用于支撑弹簧的折边,且套管侧壁上还设置有螺孔,在螺孔内设置有与进料斗咀部螺接的螺栓,所述进料斗顶部开口内设置有支撑板,其中支撑板外侧壁设置有与进料斗内侧壁固定连接的连接杆,且支撑板上设置有套筒,在套筒内的支撑板上设置有振动电机,所述盖板上还设置有位于波纹伸缩软管外侧的通孔,其中进料斗底壁设置有穿过对应通孔的定位杆。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杆底端外侧壁上设置有螺纹,其中定位杆底端的螺纹上螺接有螺母。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波纹伸缩软管两端分别与盖板顶端面及进料斗底端面粘接固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套筒顶端高于进料斗顶端水平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料斗顶部开口处设置有密封板,其中密封板上设置有进料口。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振动电机工作带动支撑板、连接杆及进料斗在盖板上进行抖动,使得进料管咀部在圆孔内进行移动的同时并挤压弹簧收缩舒展,从而将进料斗内的物料抖入混合设备内,以防止物料堵塞进料斗,从而提升进料效率。2、本专利技术通过螺栓锁紧的方式将套管及折边锁紧固定在进料斗咀部上,使得其抵住弹簧底端防止弹簧从进料斗咀部底端滑出,及进料斗咀部从圆孔内滑出,并同时将进料斗咀部活动固定在盖板上的圆孔内,而在需要拆卸时只需翻转盖板拧下螺栓、拧下定位杆上的螺母,即可将弹簧从进料斗咀部底端滑出、进料斗咀部从圆孔内滑出、定位杆从通孔内滑出,从而方便实现进料斗与盖板之间的拆卸更换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盖板,2、进料斗,3、咀部,4、圆孔,5、弹簧,6、波纹伸缩软管,7、锁紧机构,71、套管,72、折边,73、螺孔,74、螺栓,8、支撑板,9、连接杆,10、套筒,11、振动电机,12、通孔,13、定位杆,14、螺母,15、密封板,16、进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一种菌类培育原料混合用的进料装置,包括设置在罐体顶部盖板1上的漏斗状进料斗2,所述盖板1上开设有用于进料斗咀部3插入的圆孔4,从而通过将物料经进料斗2流入罐体中进行加工。其中位于盖板1上下两侧的进料斗咀部3上均外套有弹簧5,在位于进料斗咀部3底端上还外套有用于锁紧固定最下方弹簧5的锁紧机构7,通过锁紧机构7防止弹簧5从进料斗咀部3上滑出,及防止进料斗2从圆孔4内滑出。本实施例中锁紧机构7包括外套在进料斗咀部3上的套管71,其中套管71侧壁顶端向外翻折有用于支撑弹簧5的折边72,且套管71侧壁上还设置有螺孔73,而在螺孔73内设置有与进料斗咀部3螺接的螺栓74,如图1所示,通过螺栓74锁紧的方式将套管71及折边72锁紧固定在进料斗咀部3上,使得其抵住弹簧5底端防止弹簧5从进料斗咀部3底端滑出,及进料斗咀部3从圆孔4内滑出,并同时将进料斗咀部3活动固定在盖板1上的圆孔4内,而在需要拆卸时只需翻转盖板1拧下螺栓74,即可将套管71、折边72级弹簧5从进料斗咀部3底端滑出、进料斗咀部3从圆孔4内滑出,从而实现进料斗2与盖板1之间的拆卸更换工作。那么在混料设备运行时会带动盖板1进行一定幅度的震动,从而带动进料斗2在圆孔4内进行震动并挤压弹簧5,使得弹簧5收缩后并舒展,带动进料斗咀部3在圆孔4内进行上下位移,实现对进料斗2起到抖动的目的,从而震动位于进料斗2内的物料使其快速的流入罐体内而不会发生堵塞的问题。如图1所示,在盖板1上方的进料斗咀部3上外套有将弹簧5包裹住的波纹伸缩软管6,该波纹伸缩软管6两端分别与盖板1顶端面及进料斗2底端面粘接固,那么在弹簧5进行收缩及舒展的过程中会带动波纹伸缩软管6进行伸缩,使得波纹伸缩软管6不会妨碍弹簧5的收缩舒展工作,同时波纹伸缩软管6还能将圆孔4罩住,防止混合设备内有物料会经圆孔4溢出。并且在进料斗2顶部开口内设置有支撑板8,其中支撑板8外侧壁焊接有与进料斗2内侧壁固定连接的连接杆9,而支撑板8上设置有套筒10,同时在套筒10内的支撑板8上设置有振动电机11,那么通过振动电机11工作带动支撑板8、连接杆9及进料斗2在盖板1上进行抖动,使得进料管咀部3在圆孔4内进行移动的同时并挤压弹簧5收缩舒展,从而将进料斗2内的物料抖入混合设备内,防止发生因混合设备工作所产生的振动力有限而不能将进料斗2抖动并挤压弹簧5使其收缩舒展,及将进料斗内的物料导入混合设备内的问题。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在进料斗2顶部开口处安装有将其罩住的密封板15,该密封板15通过螺栓或焊接固定在进料斗2顶部,其中密封板15上设置有进料口16用于将物料导入进料斗2内,由于固密封板15将进料斗2大部分的开口遮挡住,导致进料斗2在抖动过程中其内部的物料也不易于从其顶部开口溢出。同时套筒10顶端贯穿密封板15,使得进料斗2内的物料不会流入套筒10内影响的振动电机11的工作环境,并且振动电机11所产生的热量也可快速的通过套筒10的顶部开口流出,以此提升振动电机11的工作环境。同时在盖板1上还设置有位于波纹伸缩软管6外侧的通孔12,其中进料斗2底壁设置有穿过对应通孔12的定位杆13,定位杆13可在通孔12内进行上下位移动作,并且定位杆13底端外侧壁上设置有螺纹,而定位杆13底端的螺纹上螺接有螺母14。本实施例中定位杆13可固定进料斗2防止其发生水平摆动,那么进料斗咀部3在圆孔4内进行上下位移的同时也会带动定位杆13在通孔12内进行上下位移,那么此时定位杆13也就不会影响进料斗2的上下位移动作。同时本实施例中定位杆13上的螺母14能起到限定位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菌类培育原料混合用的进料装置,包括设置在罐体顶部盖板上的漏斗状进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开设有用于进料斗咀部插入的圆孔,其中位于盖板上下两侧的进料斗咀部上均外套有弹簧,在盖板上方的进料斗咀部上外套有将弹簧包裹住的波纹伸缩软管,且位于进料斗咀部底端上还外套有用于锁紧固定最下方弹簧的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外套在进料斗咀部上的套管,其中套管侧壁顶端向外翻折有用于支撑弹簧的折边,且套管侧壁上还设置有螺孔,在螺孔内设置有与进料斗咀部螺接的螺栓,所述进料斗顶部开口内设置有支撑板,其中支撑板外侧壁设置有与进料斗内侧壁固定连接的连接杆,且支撑板上设置有套筒,在套筒内的支撑板上设置有振动电机,所述盖板上还设置有位于波纹伸缩软管外侧的通孔,其中进料斗底壁设置有穿过对应通孔的定位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菌类培育原料混合用的进料装置,包括设置在罐体顶部盖板上的漏斗状进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开设有用于进料斗咀部插入的圆孔,其中位于盖板上下两侧的进料斗咀部上均外套有弹簧,在盖板上方的进料斗咀部上外套有将弹簧包裹住的波纹伸缩软管,且位于进料斗咀部底端上还外套有用于锁紧固定最下方弹簧的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外套在进料斗咀部上的套管,其中套管侧壁顶端向外翻折有用于支撑弹簧的折边,且套管侧壁上还设置有螺孔,在螺孔内设置有与进料斗咀部螺接的螺栓,所述进料斗顶部开口内设置有支撑板,其中支撑板外侧壁设置有与进料斗内侧壁固定连接的连接杆,且支撑板上设置有套筒,在套筒内的支撑板上设置有振动电机,所述盖板上还设置有位于波纹伸缩软管外侧的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新平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华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