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植被修复种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2851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边坡植被修复种植装置,包括架体、施肥结构、出水机构和拆装结构,所述架体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种子箱,所述架体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施肥结构,所述架体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水机构,所述架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把手,所述架体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滚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施肥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肥料箱、输送管、和肥料箱,架体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肥料箱,架体的内部贯穿有输送管,且输送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料口,使用时,当需要对植被进行施肥时,肥料箱里面的废料输入到输送管的内部,输送管内部的肥料通过出料口掉落到需要施肥的植被上,从而实现了在种植过程中可以对植被进行施肥,提高植被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边坡植被修复种植装置
本技术涉及种植
,具体为边坡植被修复种植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植被是保护地表土壤、净化空气的重要因素之一,植被覆盖率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在种植
中,需要一种修复种植装置用于对植被进行修复种植,具体为边坡植被修复种植装置。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传统的边坡植被修复种植装置,在种植过程中无法对植被进行施肥,容易导致植被的成活率较低;(2)传统的边坡植被修复种植装置,在开垦的过程中不能对土壤进行喷水湿润,开垦效率低;传统的边坡植被修复种植装置没有设置拆装结构,不能快速对开沟器进行拆解和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边坡植被修复种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在种植过程中无法对植被进行施肥,容易导致植被的成活率较低、在开垦的过程中不能对土壤进行喷水湿润,开垦效率低和没有设置拆装结构,不能快速对开沟器进行拆解和安装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边坡植被修复种植装置,包括架体(1)、施肥结构(3)、出水机构(4)和拆装结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种子箱(2),所述架体(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施肥结构(3),所述架体(1)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水机构(4),所述架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把手(5),所述架体(1)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滚轮(6),所述架体(1)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且连接板(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拆装结构(8),所述拆装结构(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开沟器(9),所述架体(1)的另一侧依次固定连接有覆土板(10)和覆土齿(11),所述覆土板(10)的内部均设置有覆土齿(11)。/n

【技术特征摘要】
1.边坡植被修复种植装置,包括架体(1)、施肥结构(3)、出水机构(4)和拆装结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种子箱(2),所述架体(1)顶端的一侧设置有施肥结构(3),所述架体(1)顶端的另一侧设置有出水机构(4),所述架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把手(5),所述架体(1)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滚轮(6),所述架体(1)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且连接板(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拆装结构(8),所述拆装结构(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开沟器(9),所述架体(1)的另一侧依次固定连接有覆土板(10)和覆土齿(11),所述覆土板(10)的内部均设置有覆土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植被修复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结构(3)的内部依次设置有肥料箱(301)、输送管(302)、和肥料箱(301),所述架体(1)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肥料箱(301),所述架体(1)的内部贯穿有输送管(302),且输送管(30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料口(3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坡植被修复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机构(4)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导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辜少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绿奥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