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管凸肩和磨损环的混合管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2795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运送固体的输送管(1),所述输送管具有双壁的管身,所述管身包括内管(3)和外管(2)以及至少一个布置在端部侧的管凸肩(5)。输送管(1)的特征在于,内管(3)由耐用的塑料材料构成并且在管凸肩(5)中嵌入有磨损环(9),所述磨损环的内直径Di9小于等于内管(3)的内直径Di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管凸肩和磨损环的混合管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中的特征所述的用于运送固体的输送管以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特征所述的用于制造该输送管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由现有技术已知,使用输送管以运送固体。尤其是,例如这种输送管被使用在混凝土输送泵中。在此,输送管一方面必须构造成耐压的,以便经受住输送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固体颗粒而出现相应地高的磨料磨损。因此,由这种类型的DE19821637A1已知一种用于运送固体的双壁的输送管。在输送管的相应端部上安置有管凸肩。在管凸肩的内部区域中布置有磨损环。此外,由US2008/0174110A1已知一种用于制造双层管的方法。为此,借助于铸造方法制造内衬。在硬化期间,内衬收缩。接着将内衬从铸模中取出,对内衬再次加工并且然后将其拉入到外管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从现有技术出发,在生产成本、自重、耐磨性和可制造性方面优化这种类型的输送管。根据本专利技术,上文提及的任务借助权利要求1中的特征解决。方法技术的部分借助权利要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运送固体的输送管(1),所述输送管具有双壁的管身,所述管身包括内管(3)和外管(2)以及至少一个布置在端部侧的管凸肩(5),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3)由塑料材料构成,并且在所述管凸肩(5)中嵌入有磨损环(9),所述磨损环的内直径(Di9)小于等于所述内管(3)的内直径(Di3),其中,所述内管(3)借助铸造方法铸造到所述外管(2)中。/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21 EP 18163179.71.用于运送固体的输送管(1),所述输送管具有双壁的管身,所述管身包括内管(3)和外管(2)以及至少一个布置在端部侧的管凸肩(5),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3)由塑料材料构成,并且在所述管凸肩(5)中嵌入有磨损环(9),所述磨损环的内直径(Di9)小于等于所述内管(3)的内直径(Di3),其中,所述内管(3)借助铸造方法铸造到所述外管(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2)由承载压力的金属材料或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3)由耐磨料磨损的塑料构成、尤其是由聚氨酯或聚脲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损环(9)由塑料材料构成,其中,针对磨料磨损的耐抗性相比于所述内管(3)更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损环(9)由金属材料构成、尤其是由经调质的钢材料或铸造材料构成,或所述磨损环(9)由陶瓷材料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凸肩(5)和所述外管(2)是彼此分开制成的构件,或所述管凸肩(5)一件式且材料统一地在所述外管(2)上一起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凸肩(5)沿轴向方向(6)在部分长度区段上包围所述外管(2)。


8.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损环(9)被嵌入到所述管凸肩(5)中,使得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吕格P·斯潘克
申请(专利权)人:埃塞尔工厂有限及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