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岸电电源集装箱式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2739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压岸电电源集装箱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箱体,以及设置于集装箱体内的3列单元模块(3),每列单元模块(3)设置有6个单元模块,每列单元模块(3)均设置有独立的散热风机(1)和散热风道(2),散热风机(1)设置于散热风道(2)的顶部,单元模块(3)安装于散热风道(2)的一侧开孔位置,散热风机(1)将外部冷空气从散热结构底部进风口吸入并进入左侧散热风道(2),再分别进入各单元模块(3)内部进行散热,散热后的热空气从右侧散热风道(2)排出后通过散热风机(1)最终被排出散热结构外部;体积小稳定性高,不会被含有腐蚀性气体、灰尘所影响高压岸电电源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岸电电源集装箱式散热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岸电变频电源新型散热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高压岸电电源集装箱式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发展科技进步越来越多港口(码头)更关注港口(码头)节能减排减少污染,当船舶停靠在港口(码头)时柴油发电机还在持续工作造成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岸电变频电源有效解决了此问题,在船舶停靠期间关闭船上柴油发电机依靠岸上电源供电,高压岸电电源是可调频率/电压因此无论国内船舶还是国外船舶均可使用岸电电源。目前岸电电源搭建仍为在船舶停靠的泊位附近建设岸电电房再由高压线缆引至码头前沿,此方式由于占地面积较大造成了大面积空间浪费,在此泊位长期未有船舶停靠时高压岸电电源设备长时停机大大减少岸电电源使用寿命,从以上几点看出高压岸电变频电源需要集成为集装箱式电房,占地面积较小且有更好的灵活性,可根据船舶停靠泊位移动,只需预留出所需线缆。传统高压岸电电源散热设计均为柜前进风柜顶出风,由于此结构机柜体积较大、需求进风量有严格要求而且需要有单独排风风道将其热量排出集装箱外,由于散热风机安装在风道内部造成后期风机维护困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岸电电源集装箱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箱体,以及设置于集装箱体内的3列单元模块(3),每列单元模块(3)设置有6个单元模块,每列单元模块(3)均设置有独立的散热风机(1)和散热风道(2),散热风机(1)设置于散热风道(2)的顶部,单元模块(3)安装于散热风道(2)的一侧开孔位置,散热风机(1)将外部冷空气从散热结构底部进风口吸入并进入左侧散热风道(2),再分别进入各单元模块(3)内部进行散热,散热后的热空气从右侧散热风道(2)排出后通过散热风机(1)最终被排出散热结构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岸电电源集装箱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箱体,以及设置于集装箱体内的3列单元模块(3),每列单元模块(3)设置有6个单元模块,每列单元模块(3)均设置有独立的散热风机(1)和散热风道(2),散热风机(1)设置于散热风道(2)的顶部,单元模块(3)安装于散热风道(2)的一侧开孔位置,散热风机(1)将外部冷空气从散热结构底部进风口吸入并进入左侧散热风道(2),再分别进入各单元模块(3)内部进行散热,散热后的热空气从右侧散热风道(2)排出后通过散热风机(1)最终被排出散热结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岸电电源集装箱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模块(3)中仅有散热器(31)位于散热风道(2)内部。


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岸电电源集装箱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机(1)选用带蜗壳离心风机。


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岸电电源集装箱式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模块(3)包括散热器(31)、整流桥(32)、温度继电器(33)、IGBT(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永意曹森刘金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德耐美克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