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信道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信道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介绍
在第五代(FifthGeneration,5G)通信系统中,多传输点(Multi-transmissionandreceptionpoint,Multi-TRP)传输技术是实现系统整体性能的提升和解决小区间干扰问题的关键技术。Multi-TRP传输技术在实现方式上包括联合传输技术、动态传输点选择技术以及协同调度等多种方案。目前,在Multi-TRP传输技术,允许多个网络设备分别向同一个终端设备发送不同的下行控制信息,从而使得终端设备可根据各下行控制信息向相应的网络设备,分别发送相应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UplinkShareChannel,PUSCH)。由于多个TRP之间无法进行实时信息交互,因此期望PUCCH或PUSCH上承载的UCI信息,可以实时发送给相对应的网络设备。然而,终端设备在向不同网络设备发送PUCCH、P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信道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终端确定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所占的资源和第二上行控制信道所占的资源重叠;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非关联;/n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道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确定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所占的资源和第二上行控制信道所占的资源重叠;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非关联;
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个,包括:
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所占的资源与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所占的资源没有重叠,且第二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的总比特数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包括:
所述终端采用在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的资源上打孔的方式,发送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个,包括:
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所占的资源与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所占的资源重叠,或者,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的总比特数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中的其中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中的其中一个,包括:
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中包含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HARQ-ACK,所述终端不发送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发送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或
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中不包含所述HARQ-ACK,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不发送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所占的资源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所占的资源重叠,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与第一上行控制信道关联;
所述终端不发送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发送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与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之间满足时序条件,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个之前,将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与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承载的信息复用,并承载在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中包含所述HARQ-ACK,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与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承载的信息复用,包括:
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中包含的HARQ-ACK的比特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所述终端采用在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所占的资源上打孔的方式,将所述HARQ-ACK与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承载的信息复用;或者
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中包含的HARQ-ACK的比特数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所述终端采用速率匹配的方式,将所述HARQ-ACK与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承载的信息复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中包含信道状态信息CSI,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与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承载的信息复用,包括:
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中包含的CSI,以速率匹配的方式,与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承载的信息复用,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承载的信息不包含所述CSI;或者
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中除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P-CSI外的CSI,以速率匹配的方式,与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承载的信息复用,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承载的信息中包含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AP-CSI。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中的其中一个,包括:
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承载的信息的优先级低于或等于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的优先级,所述终端不发送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发送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或
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承载的信息的优先级高于或等于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的优先级,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不发送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承载的信息的优先级,是由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承载的信息中,优先级最高的信息确定的;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的优先级,是由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中,优先级最高的信息确定的。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承载的信息包括HARQ-ACK和CSI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包括HARQ-ACK和CSI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HARQ-ACK的优先级高于所述CSI的优先级。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承载的信息的优先级是由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是否承载HARQ-ACK确定的;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的优先级是由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是否承载HARQ-ACK确定的。
13.一种信道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道所占的资源与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所占的资源重叠;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与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关联;
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和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中的其中一个。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和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中的其中一个,包括:
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与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之间满足时序条件,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不发送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或
所述终端不发送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发送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将第一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与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承载的信息复用,并承载在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中包含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HARQ-ACK,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与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承载的信息复用,包括:
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中包含的HARQ-ACK的比特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所述终端采用在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所占的资源上打孔的方式,将所述HARQ-ACK与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承载的信息复用;或者
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中包含的HARQ-ACK的比特数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所述终端采用速率匹配的方式,将所述HARQ-ACK与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承载的信息复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中包含信道状态信息CSI,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与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承载的信息复用,包括:
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中包含的CSI,以速率匹配的方式,与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承载的信息复用,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承载的信息不包含CSI;或者
所述终端将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中除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P-CSI外的CSI,以速率匹配的方式,与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承载的信息复用,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承载的信息中包含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AP-CSI。
18.根据权利要求13至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所占的资源与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所占的资源重叠;
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所占的资源与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所占的资源没有重叠,且第二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的总比特数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以及执行所述的发送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和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中的其中一个的操作;或者
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所占的资源与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所占的资源重叠且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中包含HARQ-ACK;或者,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的总比特数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承载信息中包含HARQ-ACK;所述终端不发送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发送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所占的资源与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中解调参考信号所占的资源重叠且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中不包含HARQ-ACK;或者,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的总比特数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中不包含HARQ-ACK;所述终端不发送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并执行所述的发送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和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中的其中一个的操作。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以及执行所述的发送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和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中的其中一个的操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所占的资源上与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所占的资源重叠的资源位置打孔。
20.一种信道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在第一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
所述网络设备在第一上行共享信道的资源上,接收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
所述网络设备获取上行控制信息;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来自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或来自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
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所占的资源与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所占的资源重叠,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关联。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中包含的HARQ-ACK,是以在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所占的资源上打孔的方式,与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承载的信息复用,并承载在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上的,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中包含的HARQ-ACK的比特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或者
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中包含的HARQ-ACK,是以速率匹配的方式,与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承载的信息复用,并承载在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上的,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中包含的HARQ-ACK的比特数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中包含的CSI,是以速率匹配的方式,与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承载的信息复用,并承载在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上,其中,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承载的信息不包含CSI;或者
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中除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P-CSI外的CSI,是以速率匹配的方式,与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承载的信息复用,并承载在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上,其中,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承载的信息中包含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AP-CSI。
23.一种信道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道与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关联,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所占的资源与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所占的资源重叠;
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和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中的一种。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信道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与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之间满足时序条件,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不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与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之间不满足时序条件,所述网络设备不接收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从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中,获取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信息,以及,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承载的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中包含的HARQ-ACK,是以在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所占的资源上打孔的方式,与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承载的信息复用,并承载在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上的,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中包含的HARQ-ACK的比特数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或者
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中包含的HARQ-ACK,是以速率匹配的方式,与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承载的信息复用,并承载在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上的,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中包含的HARQ-ACK的比特数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中包含的信道状态信息CSI,是以速率匹配的方式,与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承载的信息复用,并承载在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上,其中,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承载的信息不包含CSI;或者
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道承载的信息中除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P-CSI外的CSI,是以速率匹配的方式,与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承载的信息复用,并承载在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上,其中,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承载的信息中包含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AP-CSI。
2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确定第一上行共享信道所占的资源和第二上行控制信道所占的资源重叠;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非关联;
收发器,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上行共享信道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个。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杭海存,纪刘榴,施弘哲,王潇涵,毕晓艳,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