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测试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2713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1:06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干扰测试方法,包括:待测终端在屏蔽环境中接收信号发生器发送的无线广域网络信号;响应于在所述屏蔽环境中接收的回传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开启所述待测终端内部的目标电子组件以对所述无线广域网络信号产生干扰;对所述干扰后的无线广域网络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所述待测终端的接收指标;向所述回传设备发送所述待测终端的接收指标,以使所述回传设备输出所述待测终端的接收指标。本申请实施例还同时提供了一种干扰测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干扰测试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
,涉及但不限定于干扰测试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在互联网时代已经发展出一大批无线网络技术,面向万物互联,无线网络连接技术得到了更好的发展。目前,无线网络连接技术按照传输距离远近可分为仅近离无线连接技术和远距离无线连接技术。对于远距离无线连接技术如LPWAN(LowPowerWideAreaNetwork,低功耗广域网)和WAN(WideAreaNetwork,广域网),由于终端有复杂的电磁环境,比如屏幕、摄像头、马达等期间在工作的时候会产生电磁干扰,导致终端不能正常接收无线广域网络信号。因此,在产品研发和设计时,需要评估上述干扰源对无线广域网络信号的接收灵敏度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测试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测试方法,应用于待测终端,所述方法包括:在屏蔽环境中接收信号发生器发送的无线广域网络信号;响应于在所述屏蔽环境中接收的回传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开启所述待测终端内部的目标电子组件以对所述无线广域网络信号产生干扰;对所述干扰后的无线广域网络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所述待测终端的接收指标;向所述回传设备发送所述待测终端的接收指标,以使所述回传设备输出所述待测终端的接收指标。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测试方法,应用于回传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向屏蔽环境中的待测终端发送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待测终端开启内部的目标电子组件,以对所述待测终端接收信号发生器发送的无线广域网络信号产生干扰;接收所述待测终端发送的接收指标;其中,所述接收指标为所述待测终端对所述干扰后的无线广域网络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的;输出所述待测终端的接收指标。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测试装置,应用于待测终端,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在屏蔽环境中接收信号发生器发送的低功率广域网络无线广域网络信号;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在所述屏蔽环境中接收的回传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开启所述待测终端内部的目标电子组件以对所述无线广域网络信号产生干扰;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干扰后的无线广域网络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所述待测终端的接收指标;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回传设备发送所述待测终端的接收指标,以使所述回传设备输出所述待测终端的接收指标。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测试装置,应用于回传设备,包括: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屏蔽环境中的待测终端发送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待测终端开启内部的目标电子组件,以对所述待测终端接收信号发生器发送的无线广域网络信号产生干扰;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待测终端发送的接收指标;其中,所述接收指标为所述待测终端对所述干扰后的无线广域网络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的;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待测终端的接收指标。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测试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干扰测试方法中的步骤。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干扰测试方法中的步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在屏蔽环境中接收信号发生器发送的无线广域网络信号;其次,响应于在所述屏蔽环境中接收的回传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开启所述待测终端内部的目标电子组件以对所述无线广域网络信号产生干扰;然后,对所述干扰后的无线广域网络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所述待测终端的接收指标;最后,向所述回传设备发送所述待测终端的接收指标,以使所述回传设备输出所述待测终端的接收指标;如此,通过回传设备控制屏蔽环境中的待测终端内部电阻组件开启,并接收待测终端对干扰后的无线广域网络信号解析的接收指标,可以直观地查看测得的接收指标,在测试过程中无需反复破坏屏蔽环境,干扰测试效率更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相关技术中一种干扰测试系统的架构框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干扰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测试系统的的架构框图;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干扰测试系统的的架构框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测试方法的逻辑流程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测试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干扰测试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测试设备的硬件实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需要指出,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实施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图1为相关技术中一种干扰测试系统的架构框图,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包括信令综合测试仪(简称信令综测仪)11、屏蔽箱12和待测终端13,其中:信令综测仪11用于产生和下发携带无线广域网络信号的射频信号;待测终端13设置在屏蔽箱12内,以避免外界信号对远距离无线广域网络功能产生电磁干扰。在测试过程中,待测终端13的无线网络通信模块接收信令综测仪11发送的无线广域网络信号,然后通过解析信号以及数据处理,可以计算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待测终端,所述方法包括:/n在屏蔽环境中接收信号发生器发送的无线广域网络信号;/n响应于在所述屏蔽环境中接收的回传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开启所述待测终端内部的目标电子组件以对所述无线广域网络信号产生干扰;/n对所述干扰后的无线广域网络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所述待测终端的接收指标;/n向所述回传设备发送所述待测终端的接收指标,以使所述回传设备输出所述待测终端的接收指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待测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在屏蔽环境中接收信号发生器发送的无线广域网络信号;
响应于在所述屏蔽环境中接收的回传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开启所述待测终端内部的目标电子组件以对所述无线广域网络信号产生干扰;
对所述干扰后的无线广域网络信号进行处理,得到所述待测终端的接收指标;
向所述回传设备发送所述待测终端的接收指标,以使所述回传设备输出所述待测终端的接收指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广域网络信号为低功耗广域网LPWAN信号,所述在屏蔽环境中接收信号发生器发送的无线广域网络信号,包括:
通过信号传输设备的第一支路接收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携带LPWAN信号的射频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在所述屏蔽环境中接收的回传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开启所述待测终端内部的目标电子组件以对所述无线广域网络信号产生干扰,包括:
通过所述信号传输设备的第二支路接收所述回传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
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开启所述待测终端内部的目标电子组件以对所述无线广域网络信号产生干扰。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终端与所述回传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为以下之一:蓝牙连接、无线保真WiFi连接或近场通信NFC连接。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终端的接收指标至少包括以下之一:误包率PER、接收信号强度RSSI和信噪比SNR。


6.一种干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回传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向屏蔽环境中的待测终端发送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待测终端开启内部的目标电子组件,以对所述待测终端接收信号发生器发送的无线广域网络信号产生干扰;
接收所述待测终端发送的接收指标;其中,所述接收指标为所述待测终端对所述干扰后的无线广域网络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的;
输出所述待测终端的接收指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屏蔽环境中的待测终端发送控制指令,包括:
通过信号传输设备的第二支路向所述待测终端发送控制指令。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广域网络信号为LPWAN信号,所述待测终端的接收指标至少包括以下之一:PER、RSSI和SNR。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PER和/或所述SNR满足特定条件下的RSSI值作为所述待测终端接收LPWAN信号的灵敏度。


10.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传设备与所述待测终端之间的通信方式为以下之一:蓝牙连接、WiFi连接或NFC连接。


11.一种干扰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待测终端和回传设备,其中:
所述待测终端,用于在屏蔽环境中接收信号发生器发送的无线广域网络信号;响应于在所述屏蔽环境中接收的回传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开启所述待测终端内部的目标电子组件以对所述无线广域网络信号产生干扰;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富祥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