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异同步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2574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异同步控制方法及系统,在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稳态运行时,根据当前电网侧的运行方式,提取电网侧的三相电压对应的参数信息,以便根据不同的运行方式调整不同的参数信息,获取对应的功率指令,并根据不同的功率指令控制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流向;这样,异步互联的两端电网能够实现功率相互支撑,当一端功率缺额时,可以调配另一端电网的能量实现功率支撑,且控制结果较为精确,有效提升整个电网的电能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异同步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柔性直流输电
,尤其涉及一种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异同步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backtobackDCtransmissionsystem)是输电线路长度为零的直流输电系统,该系统在输送有功功率的同时还具备无功功率的补偿功能,特别适用于新能源接入、多端直流系统组网、异步电网互联等应用场合。这种类型的直流输电主要用于两个非同步运行的交流电力系统之间的联网或送电,被联电网之间交换功率的大小和方向均由控制系统快速方便地进行控制。这样,当异步互联的两端电网中其中一端发生故障后,另一端也不会受到影响,起到了“防火墙”的作用,避免故障在两端电网中传播。目前,直流输电系统在正常运行时,通常希望异步互联的两端电网能够实现功率相互支撑,当一端功率缺额时,可以调配另一端电网的能量实现功率支撑,提高整个电网的电能质量;但是,现有技术中对两端电网功率的控制调节通过调度人工确定功率指令,无法根据两端电网功率缺额动态调节,工作效率较低,电能质量不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异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电网侧的三相电压,以及确定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目标;/n在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稳态运行时,确定当前所述电网侧的运行方式,并根据所述运行方式提取所述三相电压对应的参数信息,利用所述控制目标对所述参数信息进行解析,确定相应的功率指令;/n根据所述功率指令控制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流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异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电网侧的三相电压,以及确定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目标;
在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稳态运行时,确定当前所述电网侧的运行方式,并根据所述运行方式提取所述三相电压对应的参数信息,利用所述控制目标对所述参数信息进行解析,确定相应的功率指令;
根据所述功率指令控制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流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异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发生交流故障时,根据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交流电压闭环控制生成无功功率指令,以支撑电网电压;
以及,根据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调度选择相应的有功功率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异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电网侧的三相电压,以及确定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目标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确定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各个换流器的控制方式;其中,所述换流器的数量与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异步互联的电网数目成正比;
若所述异步互联的电网数目为两个,则选择其中一端电网对应的换流器控制直流电压,另一端电网对应的换流器控制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异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当前所述电网侧的运行方式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调度获取相应的无功功率指令,并通过所述无功功率指令对各个换流器分别进行定无功控制或交流电压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异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无功功率指令对各个换流器分别进行定无功控制或交流电压控制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通过直流电压外环生成所述控制直流电压的换流器对应的有功功率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异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当前所述电网侧的运行方式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树楷邹常跃赵晓斌杨双飞冯俊杰卢毓欣辛清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