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位聚合的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2533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合物材料领域,针对现有技术的放电产物易于扩散造成穿梭效应及活性物质的流失的问题,公开了一种原位聚合的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双三氟甲磺酰基亚胺锂锂盐溶解在乙二醇二甲醚和1,3‑二氧戊环的混合液中;(2)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和丙烯酸‑2‑羟基乙酯溶于电解液中,再加入偶氮二异丁腈,室温下搅拌均匀;(3)将聚合物浆料与硫正极和锂负极组装成纽扣电池,加热使聚合物浆料在电池内部原位固化制得成品。显著改善了锂硫电池中的多硫化物穿梭效应,负极锂枝晶和电池的界面问题,引入含羟基聚合物结构单元,制备原位聚合型多嵌段聚合物电解质,使固态聚合物锂硫电池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位聚合的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合物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原位聚合的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采用液态电解质和锂负极的锂硫电池因其高的能量密度备受青睐。以单质硫为正极、金属锂为负极的锂硫电池具有高的比能量密度(2600Wh•kg-1),成为当今二次电池领域的研究焦点。此外,硫正极还具有价格低廉、资源丰富、绿色环保等特点,使得锂硫电池成为最具有应用潜力的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之一。然而目前锂硫电池同样还存在着各种问题:硫正极及放电产物(Li2S和Li2S2)低的电子和离子导通能力;充放电产物多硫化锂Li2Sx(4≤x≤8)易溶解于电解液中,并扩散造成穿梭效应及活性物质的流失;放电过程中硫的体积膨胀;金属锂负极的枝晶及粉化等问题,这些存在的问题制约了锂硫电池的实际应用。专利号CN201710847995.9,专利名称“原位聚合阻燃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原位聚合阻燃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手套箱中,将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和聚氧化乙烯溶解于无水乙腈中,搅拌变成透明溶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位聚合的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n(1)制备电解液:将双三氟甲磺酰基亚胺锂锂盐均匀溶解在乙二醇二甲醚和1,3-二氧戊环的混合液中,制得电解液;/n(2)制备聚合物浆料: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和丙烯酸-2-羟基乙酯溶于上述电解液中,再加入偶氮二异丁腈,室温下搅拌均匀;/n(3)原位固化:将聚合物浆料与硫正极和锂负极组装成纽扣电池,加热使聚合物浆料在电池内部原位固化制得原位聚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位聚合的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1)制备电解液:将双三氟甲磺酰基亚胺锂锂盐均匀溶解在乙二醇二甲醚和1,3-二氧戊环的混合液中,制得电解液;
(2)制备聚合物浆料: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和丙烯酸-2-羟基乙酯溶于上述电解液中,再加入偶氮二异丁腈,室温下搅拌均匀;
(3)原位固化:将聚合物浆料与硫正极和锂负极组装成纽扣电池,加热使聚合物浆料在电池内部原位固化制得原位聚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位聚合的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双三氟甲磺酰基亚胺锂锂盐与混合液比值为7-8g:25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位聚合的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混合液中乙二醇二甲醚和1,3-二氧戊环体积比为1:1-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位聚合的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丙烯酸-2-羟基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征领戴建华马爱军陈永炜季世超孙峰王志勇尹昊云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浙江泰仑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