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樊梦林专利>正文

一种分级壳核结构的MoS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252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分级壳核结构的Mo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级壳核结构的MoS2-C复合多孔微球的负极活性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钠离子电池
,具体为一种分级壳核结构的MoS2-C复合多孔微球的负极活性材料。
技术介绍
目前锂离子电池已经不断应用到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中,而金属锂资源的供求问题日益凸显,钠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广泛、成本低廉,因此近年来钠离子电池成为研究热点,为了获得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的钠离子电池,需要开发出比容量高、成本低廉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目前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主要有活性碳负极材料,如石墨烯、碳纳米管等;过渡金属氧化物,如SnO2、Mn2O3等;过渡金属硫化物如CoS、MoS2等,其中层状MoS2的层与层之间有较弱的范德华力,并且层间距较大,有利于钠离子的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嵌入和脱出,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并且MoS2廉价易得,成本低廉,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但是MoS2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会发生体积膨胀,导致层状MoS2发生堆积,严重影响了负极材料循环新和可逆比容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分级壳核结构的MoS2-C复合多孔微球的负极活性材料。(一)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级壳核结构的MoS2-C复合多孔微球的负极活性材料,包括以下原料及组分:酚醛树脂纳米-多孔MoS2微球、海藻酸铵、碳酸钙,质量比为100:6-12:2-5。优选的,所述分级壳核结构的MoS2-C复合多孔微球的负极活性材料制备过程如下:(1)向反应瓶中加入去离子水,物质的量比为1:1-1.5的高锰酸钾和柠檬酸,匀速搅拌均匀直至无气泡产生,将溶液倒入水热反应釜中,加热至150-170℃,反应6-12h,得到多孔MnCO3微球。(2)向反应瓶中加入去离子水和多孔MnCO3微球,进行超声处理后加入钼酸钠并超声处理,再加入L-半胱氨酸,继续进行超声处理,将溶液倒入水热反应釜中,加热至200-240℃,反应20-30h,固体混合产物置于质量分数为2-4%的稀盐酸溶液中,匀速搅拌12-24h,除去副产物硫化锰,得到多孔MoS2空心球。(3)向反应瓶中加入pH为10-12的氨水溶液,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复合活性剂,再加入多孔MoS2空心球,进行超声处理后匀速搅拌4-10h,记作溶液A,去离子水中加入苯酚、甲醛水溶液和氢氧化钠,室温下匀速搅拌反应30-50min,记作溶液B,将溶液B缓慢滴加到溶液A中,在60-80℃,匀速搅拌反应36-72h,得到多孔酚醛树脂微球包覆多孔MoS2空心球。(4)向反应瓶中加入去离子水和碳酸钙,进行超声处理后加入海藻酸铵,匀速搅拌3-5h,再加入多孔酚醛树脂微球包覆多孔MoS2空心球,继续才受进行超声处理,将溶液缓慢滴加到质量分数为2-3%的氯化钙溶液中,匀速搅拌20-30h,交联形成溶胶状,将溶胶状产物真空干燥除去溶剂,固体混合产物置于气氛炉中进行煅烧过程,煅烧产物置于稀硝酸溶液中静置20-30h以除去钙离子,去离子水洗涤煅烧产物直至中性,得到分级壳核结构的MoS2-C复合多孔微球,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多孔MnCO3微球、钼酸钠和L-半胱氨酸的质量比为5-10:10:38-42。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硫酸钠、多孔MoS2空心球、苯酚、甲醛和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30-40:17-22:30-50:10:7-8:1.5-2.5。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的气氛炉煅烧氛围为氮气,升温速率为5-10℃/min,煅烧温度为600-700℃,煅烧时间为2-4h。(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以多孔MnCO3微球作为模板,通过离子交换法得到由层状纳米MoS2堆叠形成的多孔MoS2空心球,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并且拥有独特的空心结构和空心结构,为钠离子的脱出和嵌入提供了扩散通道,促进钠离子的传输,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复合活性剂,在多孔MoS2空心球外侧形成多孔状酚醛树脂微球的包覆层,然后在海藻酸胺与钙离子进行离子交换作用进行交联,在多孔酚醛树脂包覆层外形成三维立体网状结构海藻酸凝胶层,进一步高温处理,使多孔酚醛树脂和海藻酸凝胶在多孔MoS2空心球外侧形成分级壳核结构的多孔碳层,多孔MoS2空心球均匀生长在碳层丰富的孔道结构中,有效缓冲了MoS2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所产生的应力,缓解了体积膨胀现象,抑制了层状纳米MoS2的堆积,并且分级壳核结构的多孔碳层在多孔MoS2空心球的外侧形成三维导电网络,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促进了电子的传输和扩散,在协同作用下增强了负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可逆比容量。附图说明图1是多孔MoS2空心球的场发射扫描电镜图片;图2是多孔酚醛树脂微球包覆多孔MoS2空心球的场发射扫描电镜图片;图3是分级壳核结构的MoS2-C复合多孔微球发射扫描电镜图片。具体的实施方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一种分级壳核结构的MoS2-C复合多孔微球的负极活性材料,包括以下原料及组分:酚醛树脂纳米-多孔MoS2微球、海藻酸铵、碳酸钙,质量比为100:6-12:2-5。分级壳核结构的MoS2-C复合多孔微球的负极活性材料制备过程如下:(1)向反应瓶中加入去离子水,物质的量比为1:1-1.5的高锰酸钾和柠檬酸,匀速搅拌均匀直至无气泡产生,将溶液倒入水热反应釜中,加热至150-170℃,反应6-12h,得到多孔MnCO3微球。(2)向反应瓶中加入去离子水和多孔MnCO3微球,进行超声处理后加入钼酸钠并超声处理,再加入L-半胱氨酸,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5-10:10:38-42,继续进行超声处理,将溶液倒入水热反应釜中,加热至200-240℃,反应20-30h,固体混合产物置于质量分数为2-4%的稀盐酸溶液中,匀速搅拌12-24h,除去副产物硫化锰,得到多孔MoS2空心球。(3)向反应瓶中加入pH为10-12的氨水溶液,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复合活性剂,再加入多孔MoS2空心球,进行超声处理后匀速搅拌4-10h,记作溶液A,去离子水中加入苯酚、甲醛水溶液和氢氧化钠,其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硫酸钠、多孔MoS2空心球、苯酚、甲醛和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30-40:17-22:30-50:10:7-8:1.5-2.5,室温下匀速搅拌反应30-50min,记作溶液B,将溶液B缓慢滴加到溶液A中,在60-80℃,匀速搅拌反应36-72h,得到多孔酚醛树脂微球包覆多孔MoS2空心球。(4)向反应瓶中加入去离子水和碳酸钙,进行超声处理后加入海藻酸铵,匀速搅拌3-5h,再加入多孔酚醛树脂微球包覆多孔MoS2空心球,继续才受进行超声处理,将溶液缓慢滴加到质量分数为2-3%的氯化钙溶液中,匀速搅拌20-30h,交联形成溶胶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级壳核结构的Mo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级壳核结构的MoS2-C复合多孔微球的负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成分得到,酚醛树脂纳米-多孔MoS2微球、海藻酸铵、碳酸钙,质量比为100:6-12: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级壳核结构的MoS2-C复合多孔微球的负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壳核结构的MoS2-C复合多孔微球的负极活性材料制备过程如下:
(1)向反应瓶中加入去离子水、物质的量比为1:1-1.5的高锰酸钾和柠檬酸,匀速搅拌均匀直至无气泡产生,将溶液倒入水热反应釜中,加热至150-170℃,反应6-12h,得到多孔MnCO3微球;
(2)向反应瓶中加入去离子水和多孔MnCO3微球,进行超声处理后加入钼酸钠并超声处理,再加入L-半胱氨酸,继续进行超声处理,倒入水热反应釜中,加热至200-240℃,反应20-30h,固体混合产物置于质量分数为2-4%的稀盐酸溶液中,匀速搅拌12-24h,除去副产物硫化锰,得到多孔MoS2空心球;
(3)向反应瓶中加入pH为10-12的氨水溶液,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复合活性剂,再加入多孔MoS2空心球,进行超声处理后匀速搅拌4-10h,记作溶液A,去离子水中加入苯酚、甲醛水溶液和氢氧化钠,室温下匀速搅拌反应30-50min,记作溶液B,将溶液B缓慢滴加到溶液A中,在60-80℃,匀速搅拌反应36-72h,得到多孔酚醛树脂微球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梦林
申请(专利权)人:樊梦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