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2508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至少位于所述显示区一侧的绑定区;所述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基板;第一金属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且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对应所述显示区的遮光金属,以及对应所述绑定区的绑定金属;以及薄膜晶体管器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且所述薄膜晶体管器件层包括对应位于所述遮光金属上方的薄膜晶体管以及间隔层,所述间隔层于所述绑定区形成有开口,以暴露所述绑定金属的部分上表面;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绑定金属的耐腐蚀性和可靠性,提高了OLED显示面板的可靠性和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显示器作为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设备已备受关注,OLED显示器具有自发光特性,并且不采用单独的光源,因此相对于采用单独光源的显示设备更加的薄和轻。但是,现有技术中,OLED显示器为减少走线阻抗采用Cu走线作为栅极、源极以及漏极等晶体管器件,由于Cu稳定性差,暴露在外部环境时容易氧化,因此不能直接用作绑定金属,目前,常采用阳极ITO层覆盖Cu,以提高绑定金属的稳定性,但是,对于顶发光OLED显示器中,在对反射金属层(Ag或Al)进行蚀刻时,绑定金属中的Cu容易被蚀刻液所腐蚀,进而使得由ITO层覆盖Cu所得到的绑定金属的稳定性同样不佳,易受蚀刻液腐蚀,进而影响产品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绑定金属在制程中易受蚀刻液腐蚀,在环境中不稳定,进而影响产品良率的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至少位于所述显示区一侧的绑定区;/n所述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n基板;/n第一金属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且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对应所述显示区的遮光金属,以及对应所述绑定区的绑定金属;以及/n薄膜晶体管器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且所述薄膜晶体管器件层包括对应位于所述遮光金属上方的薄膜晶体管以及间隔层,所述间隔层于所述绑定区形成有开口,以暴露所述绑定金属的部分上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至少位于所述显示区一侧的绑定区;
所述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
基板;
第一金属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且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对应所述显示区的遮光金属,以及对应所述绑定区的绑定金属;以及
薄膜晶体管器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且所述薄膜晶体管器件层包括对应位于所述遮光金属上方的薄膜晶体管以及间隔层,所述间隔层于所述绑定区形成有开口,以暴露所述绑定金属的部分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材料包括钼钛合金或铝钛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器件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方的第二金属层,且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对应所述显示区的源极和漏极,以及对应所述绑定区的信号走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极通过贯穿部分所述间隔层的过孔与所述遮光金属搭接,所述信号走线通过贯穿部分所述间隔层的过孔与所述绑定金属搭接,且所述绑定金属通过所述信号走线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显示面板还包括依次设置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器件层上的间绝缘层、平坦层、阳极和像素定义层,且所述间绝缘层、所述平坦层、所述阳极以及所述像素定义层均与所述开口错开设置,以暴露所述绑定金属的部分上表面。


6.一种OLED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以及至少位于所述显示区一侧的绑定区,且所述方法包括:
S10、制备第一金属层于基板上,且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对应所述显示区的遮光金属,以及对应所述绑定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