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开关及带有辅助开关的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2491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辅助开关及带有辅助开关的断路器,辅助开关包括壳体、动触头组件和静触头组件,动触头组件包括推杆、多个动触头单元和多个触头弹簧,推杆竖直位于壳体中部,并且两端伸出壳体,推杆上设有贯穿其两侧面的安装槽孔,一个动触头单元的中间段位于一个安装槽孔内,动触头单元两端伸出安装槽孔用于接触静触头组件,触头弹簧的一端连接动触头单元中间段的顶面,另一端连接安装槽孔的顶部内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过程中,触头弹簧压缩带动动触头单元整体移动,从而改变通断状态,触头弹簧不容易发生脱落,而且动触头单元实现整体平行移动,不会发生翻转从而避免了接触不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开关及带有辅助开关的断路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辅助开关及带有辅助开关的断路器。
技术介绍
目前正在使用的辅助开关装配过程繁琐,空间利用率不高。如公开号为CN205621687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辅助开关,提高了其空间利用率,但是该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该结构是将动触头固定在壳体上,推杆穿过动触头,两者互相不发生干涉;在推杆的移动过程中,推杆通过触头弹簧拉动动触头的两端弯曲变形,动触头和上静触头分离,和下静触头接触,从而改变通断状态。由于触头弹簧是斜向设置的,该结构在实际使用中,触头弹簧非常容易发生脱落;同时,静触头板在弯曲时可能同时发生扭转,导致动触头的银点翻转,无法正常接触下静触头。2、增加开闭数量后,辅助开关外部的引线过多,增加了装配的工作量,导致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辅助开关及带有辅助开关的断路器,进一步提高空间利用率、通断稳定性和装配便利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开关,包括壳体(1)、动触头组件(2)和静触头组件(3),所述动触头组件(2)和静触头组件(3)位于壳体(1)内,动触头组件(2)位于壳体(1)中部,静触头组件(3)位于动触头组件(2)的两侧并且连接外部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触头组件(2)包括推杆(21)、多个动触头单元(22)和多个触头弹簧(23),所述的推杆(21)竖直位于壳体(1)中部,并且两端伸出壳体(1),所述的推杆(21)上设有贯穿其两侧面的安装槽孔(21a),一个动触头单元(22)的中间段位于一个安装槽孔(21a)内,动触头单元(22)两端伸出安装槽孔(21a)用于接触静触头组件(2),触头弹簧(23)的一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开关,包括壳体(1)、动触头组件(2)和静触头组件(3),所述动触头组件(2)和静触头组件(3)位于壳体(1)内,动触头组件(2)位于壳体(1)中部,静触头组件(3)位于动触头组件(2)的两侧并且连接外部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触头组件(2)包括推杆(21)、多个动触头单元(22)和多个触头弹簧(23),所述的推杆(21)竖直位于壳体(1)中部,并且两端伸出壳体(1),所述的推杆(21)上设有贯穿其两侧面的安装槽孔(21a),一个动触头单元(22)的中间段位于一个安装槽孔(21a)内,动触头单元(22)两端伸出安装槽孔(21a)用于接触静触头组件(2),触头弹簧(23)的一端连接动触头单元(22)中间段的顶面,另一端连接安装槽孔(21a)的顶部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触头组件(3)包括第一静触头单元(31)和第二静触头单元(32);
所述的第一静触头单元(31)位于动触头组件(2)的一侧,包括上接触板(31a)和下接触板(31b),对应位于每个动触头单元(22)一端的上下方;
所述的第二静触头单元(32)位于动触头组件(2)的另一侧,为“匚”型板,该“匚”型板的上端板和下端板对应位于每个动触头单元(22)另一端的上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焰华张志荣
申请(专利权)人: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