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量排出系统、池式反应堆以及池式反应堆热量排出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2478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热量排出系统,包括:第一管路,用于与盛装冷却介质的工作池连通,承载热量的冷却介质从所述第一管路流出;动力装置,其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路连接,用于抽取所述承载热量的冷却介质;换热装置,其与所述动力装置的另一端连接,用于对抽取的所述承载热量的冷却介质换热;第二管路,其与所述换热装置连接,用于使经换热的冷却介质流回所述工作池;其中,所述第二管路包括容器、与所述容器一侧面连通的第一支管以及与所述容器底部连通的第二支管,所述第二支管远离所述容器的一端浸入所述工作池的冷却介质中;经换热的冷却介质经由所述第一支管流入所述容器,再从所述第二支管流入所述工作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量排出系统、池式反应堆以及池式反应堆热量排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热量排出系统、池式反应堆以及池式反应堆热量排出方法。
技术介绍
热量排出系统分为能动热量排出系统和非能动热量排出系统,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需要外部电源。能动热量排出系统是指在外部电源供电的情况下,通过泵、电机等设备,驱动反应堆系统中冷却介质循环,从而使堆芯产生的热量不断排出,并送至最终热阱。然而,在断电情况下,能动热量排出系统失效,无法排出堆芯热量,造成反应堆事故隐患。非能动热量排出系统是指依靠冷却介质回路中存在的密度差、压强差等实现冷却介质自然循环,从而可将堆芯余热排出,并送至最终热阱。相比而言,非能动热量排出系统可提高反应堆运行安全性。并且,在反应堆停堆后的一段时间内,堆芯剩余裂变以及裂变产物衰变会产生余热,为保证反应堆安全,需要对余热移除,否则会引起堆芯熔化、安全壳破损等事故。非能动热量排出系统能够保证反应堆停堆后的余热排出,提高反应堆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涉及热量排出系统、池式反应堆以及池式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量排出系统(100),包括:/n第一管路(10),用于与盛装冷却介质的工作池(20)连通,承载热量的冷却介质从所述第一管路(10)流出;/n动力装置(11),其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路(10)连接,用于抽取所述承载热量的冷却介质;/n换热装置(12),其与所述动力装置(11)的另一端连接,用于对抽取的所述承载热量的冷却介质换热;/n第二管路(13),其与所述换热装置(12)连接,用于使经换热的冷却介质流回所述工作池(20);/n其中,所述第二管路(13)包括容器(131)、与所述容器一侧面连通的第一支管(132)以及与所述容器底部连通的第二支管(133),所述第二支管(133)远离所述容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量排出系统(100),包括:
第一管路(10),用于与盛装冷却介质的工作池(20)连通,承载热量的冷却介质从所述第一管路(10)流出;
动力装置(11),其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路(10)连接,用于抽取所述承载热量的冷却介质;
换热装置(12),其与所述动力装置(11)的另一端连接,用于对抽取的所述承载热量的冷却介质换热;
第二管路(13),其与所述换热装置(12)连接,用于使经换热的冷却介质流回所述工作池(20);
其中,所述第二管路(13)包括容器(131)、与所述容器一侧面连通的第一支管(132)以及与所述容器底部连通的第二支管(133),所述第二支管(133)远离所述容器(131)的一端浸入所述工作池(20)的冷却介质中;经换热的冷却介质经由所述第一支管(132)流入所述容器(131),再从所述第二支管(133)流入所述工作池(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量排出系统(100),其中,
所述容器(131)顶部开口,
所述第二支管(133)的横截面小于所述第一支管(132)的横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量排出系统(100),其中,
还包括第三管路(14),其与所述换热装置(12)连接,
所述第三管路(14)与供热管网连接,将所述热量排出系统排出的热量向所述供热管网供热。


4.一种池式反应堆(200),包括:
反应堆水池(20)和堆芯(21),所述堆芯(21)置于所述反应堆水池(20)中,所述堆芯(21)发生核反应产生热量;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量排出系统(100),用于对所述堆芯(21)产生的热量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池式反应堆(200),其中,
所述热量排出系统的第一支管(132)的水平高度设置为高于所述反应堆水池(20)中冷却介质的水平高度(20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志家张金山柯国土刘兴民吕征衣大勇周寅鹏庄毅范月容王亚婷孙征陈会强彭朝晖姚成志石辰蕾张占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