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建峥专利>正文

一种古筝及穿弦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2460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古筝及穿弦方法,包括:弦线,所述弦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卡接部;面板,所述面板上的一端设置有后支撑架,还包括:打孔板,所述打孔板的设置于所述后支撑架的一侧,所述打孔板开设有多个打眼孔,所述面板形成有与所述打孔板一一对应的穿弦孔;所述卡接部从所述面板顶面贯穿于所述穿弦孔后,与所述面板底面固定连接。克服了在现有穿弦方式中,要从古筝底面穿至古筝面板顶面时,弦易错位,难以穿过穿弦孔,进而达到了从面板顶面穿过穿弦孔后与面板底面进行卡接,实现对弦线的精准固定,穿弦所用时间短,缩短古筝的制作周期,增加收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筝及穿弦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古筝
,具体为一种古筝及穿弦方法。
技术介绍
古筝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它音色优美动听,其历史悠久,在春秋战国的史书上就有记载,有2500年的历史,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汉族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现在也出现了小古筝、便携式古筝、半筝、新筝、十二平均律转调筝。古筝在生产制作过程中,有一个步骤是穿弦,穿弦的时候需要将弦线从底板进去然后从顶面的面板穿出,这样在进行穿弦的时候,底板到面板间存在一定的距离,穿弦过程中具有一定难度,这样在穿弦的时候,弦容易错位,不能快速准确的穿到正确的弦孔中,影响古筝的制作工艺和周期,现有的技术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时,一种是使用外界穿弦工具进行穿弦,这无疑是增加了成本,使用不方便,例如公开号为CN207833903U的一篇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穿弦结构,包括针柄,所述针柄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圆台,所述圆台的顶端焊接有把手,所述针柄的外壁左右两侧均焊接有铰接件,两组所述铰接件的底端均焊接有夹持件,两组所述夹持件的相视壁相接触,两组所述夹持件的内腔均粘结有磁铁,两组所述磁铁的相视壁相接触;另一种是将古筝底板和面板之间的悬空距离进行填充,再通过打孔进行穿弦,这样无疑是增加成本和时间,填充的物体会影响古筝弦线震动在箱体内的传播途径,影响古筝的音色、音调,例如公开号为CN205004017U的一篇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古筝穿弦结构,包括古筝底板、古筝面板和古筝弦线,所述的古筝底板上设有打眼槽,打眼板嵌入古筝底板上的打眼槽,打眼板与打眼槽固定连接并且密闭,打眼板上设有打眼孔,古筝弦线从古筝底板上的打眼槽经过打眼板上的打眼孔,直接穿出于古筝面板上的穿弦孔。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古筝及其穿弦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古筝,包括:弦线,所述弦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卡接部;面板,所述面板上的一端设置有后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打孔板,所述打孔板的设置于所述后支撑架的一侧,所述打孔板开设有多个打眼孔,所述面板形成有与所述打孔板一一对应的穿弦孔;所述卡接部从所述面板顶面贯穿于所述穿弦孔后,与所述面板底面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弦线一端的卡接部从面板上的穿弦孔穿过,并且与面板的底面进行固定,改变了现有的穿弦方式,克服了在现有穿弦方式中,要从古筝底面穿至古筝面板顶面时,由于古筝的底面和面板之间具有空隙,在穿弦的过程中,弦很容易错位,难以准确无误穿过的技术问题,进而达到了从古筝的面板穿过穿线孔后与古筝的面板底面进行卡接,实现对弦线的精准固定,穿弦所用时间短,缩短古筝的制作周期,增加收益。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打眼孔之间沿所述打孔板高度方向上具有高度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打眼孔之间沿打孔板高度方向上具有高度差,避免了相邻打眼孔之间的水平距离短,造成弦线的卡接部在与面板卡接时,出现相邻弦线的卡接部的两端接触,导致调音不准确,影响古筝质量。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打眼孔外廓尺寸大于所述卡接部外廓尺寸,所述相邻两个打眼孔水平间隔距离大于10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制打眼孔外廓尺寸大于卡接部外廓尺寸,在卡接部从面板顶面穿过穿弦孔至面板底面时,不用采用其他外界的工具就可以将卡接部穿过穿弦孔,穿弦方式简单,不产生其他的费用;相邻两个打眼孔间隔距离大于10mm,避免了相邻两个穿线孔之间的位置过近,造成位于两个穿弦孔之间的面板处容易断裂。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穿弦孔为长方形或环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现有弦线的卡接部的轴线截面呈长方形,在不影响古筝的整体结构的前提下,将穿弦孔设置为长方形或环形,保证卡接部在完全通过穿弦孔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少对古筝面板的破坏,实现古筝面板的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不受到破坏。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板位于所述穿弦孔处固定设置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套设于所述弦线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穿弦孔处设置防护套,防护套套设于弦线上,避免了在张紧弦线时,容易与弦线张紧方向上的穿弦孔的边缘产生摩擦,使弦线易断裂,也保护了穿弦孔处的边缘,不受到破坏。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板底面位于所述穿弦孔处固定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上形成有与所述穿弦孔一一对应的加强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面板的底面设置加强板,既不影响古筝的美观,又可以增加面板位于穿弦孔处的整体结构稳定性,更进一步的增加古筝的整体结构稳定性,避免了由于穿弦孔会紧密设置,造成相邻穿弦孔之间易断裂的情况发生。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穿弦方法,包括:将所述打孔板固定于所述面板顶面,利用画笔在所述面板顶面描绘所述打眼孔;利用打孔设备对描绘的所述打眼孔位置进行打孔;所述卡接部贯穿于所述穿弦孔;调整所述卡接部与所述面板底面固定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固定打孔板于面板顶面,避免后续在画线过程中,由于打孔板的移动,造成画线位置不准确,更进一步的会导致后续打孔位置,最终可能会导致古筝的调音不准确,影响古筝的质量;利用画笔在面板顶面描绘打眼孔,为了实时监控穿弦孔的大小和位置,避免了在打孔时,由于打孔设备的不精确,导致打孔质量低;卡接部贯穿于穿弦孔后,通过调整卡接部,使卡接部与面板底面固定连接,实现对弦线的固定。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通过烧红的烙铁对所述穿弦孔进行烫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使用打孔设备大的穿弦孔,具有很多的碎屑,并且刚打完的穿弦孔内壁不平整,在穿弦的过程中,会阻碍卡接部进入穿弦孔,导致穿弦不顺畅,影响穿弦效率,使用烧红的烙铁对穿弦孔的内壁进行修正,可以剔除碎屑,并且对穿弦孔的内壁进行修整,使卡接部更为容易的从穿弦孔中穿过,加快穿弦效率,缩短生产古筝的周期。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所述穿弦孔上套设防护套,利用所述防护套,保护所述弦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穿弦孔处设置防护套,防护套套设于弦线上,避免了在张紧弦线时,容易与弦线张紧方向上的穿弦孔的边缘产生摩擦,使弦线易断裂,也保护了穿弦孔处的边缘,不受到破坏。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1、将弦线一端的卡接部从面板上的穿线孔穿过,改变了现有的穿弦方式,克服了在现有穿弦方式中,要从古筝底面穿至古筝面板顶面时,由于古筝的底面和面板之间具有空隙,在穿弦的过程中,弦很容易错位,难以准确无误穿过的技术问题,进而达到了从古筝的面板穿过穿线孔后与古筝的面板底面进行卡接,实现对弦线的精准固定,穿弦所用时间短,缩短古筝的制作周期,增加收益。2、相邻打眼孔之间沿打孔板高度方向上具有高度差,避免了相邻打眼孔之间的水平距离短,造成弦线的卡接部在与面板卡接时,出现相邻弦线的卡接部的两端接触,导致调音不准确,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古筝,包括:/n弦线(2),所述弦线(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卡接部(21);/n面板(11),所述面板(11)上的一端设置有后支撑架(3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打孔板(4),所述打孔板(4)设置于所述后支撑架(32)的一侧,所述打孔板(4)开设有打眼孔(41),所述面板(11)形成有与所述打孔板(4)一一对应的穿弦孔(111);/n所述卡接部(21)从所述面板(11)顶面贯穿于所述穿弦孔(111)后,与所述面板(11)底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筝,包括:
弦线(2),所述弦线(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卡接部(21);
面板(11),所述面板(11)上的一端设置有后支撑架(3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打孔板(4),所述打孔板(4)设置于所述后支撑架(32)的一侧,所述打孔板(4)开设有打眼孔(41),所述面板(11)形成有与所述打孔板(4)一一对应的穿弦孔(111);
所述卡接部(21)从所述面板(11)顶面贯穿于所述穿弦孔(111)后,与所述面板(11)底面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筝,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穿弦孔(41)之间沿所述打孔板(4)高度方向上具有高度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筝,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眼孔(41)外廓尺寸大于所述卡接部(21)外廓尺寸,所述相邻两个打眼孔(41)水平间隔距离大于1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古筝,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弦孔(111)为长方形或环形。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古筝,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建峥
申请(专利权)人:田建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