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司考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模型定制的视图化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2414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型定制的视图化实现方法,涉及3D程序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处理端获取服务端对象资源特征信息;处理端提取对象的基本元信息,并进行视图转换,其包括平面图转换和3D模型集转换。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视图化定制,不仅可实现平面图转换和3D模型集转换,而且为工作人员极大程度的减轻了作业成本,作业效率高,降低成本,应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模型定制的视图化实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3D程序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基于模型定制的视图化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3D程序的应用中,3D模型集平面化显示一直是其重要的技术之一。平面化显示3D模型集是一种特殊的3D渲染方式,在三维空间中任选一个角度并对其进行定制化透视渲染,近年来这项技术在工业、制造业、传统娱乐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在传统的3D透视视图中虽然也可直观的看到其各角度的平面状况,但缺点是并不能很好的起到辅助说明的作用,存在着诸如转三维视图转换为二维平面时多余线条也跟着透视看到或一起隐藏的情况,不能分析哪些应该部分应该显示,哪些部分应该隐藏;现有技术也很难根据客户要求从二维平面图生成三维模型集,不能满足用户具体定制2D和3D之间变换显示的需求;作为定制化模型在平面显示的用途,目前市场上能采取的技术也需后期进行人员修整,不能一步到位按要求完成转换视图,这样造成了人力和时间上成本的增加。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模型定制的视图化实现方法,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模型定制的视图化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处理端获取服务端对象资源特征信息;步骤S2,处理端提取对象的基本元信息,并进行视图转换,其包括平面图转换和3D模型集转换。进一步的,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1,处理端和服务端实现信息传输;步骤S102,处理端存储对象的基本元信息;步骤S103,服务端存储对象资源特征信息,并进行资源列表呈现。进一步的,所述平面图转换,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201,搭建虚拟摄像机获取3D模型集正交角度fov的模型对象obj;步骤S202,获取该模型对象obj在最外层的顶点集合vets-1;步骤S203,确定其顶点集合vets-1与当前虚拟摄像机角度关系;步骤S204,顶点集合vets-1最外层加上与其顶点集合vets-1连接的轮廓顶点集合vets-2;步骤S205,顶点集合vets-1显示部分的顶点用线连接,并将连好的线段集合呈现到二维平面的画布canvas中,其轮廓顶点集合vets-2显示于其同一画布中;步骤S206,获取平面图。进一步的,包括以下步骤:获取3D模型集;判断该模型对象obj层次较前一个模型是否靠前;若靠前,则将该模型对象obj与前一个模型相交部分顶点标记并隐藏;若不靠前,则进行顶点集合vets-1显示部分的顶点用线连接并进行渲染。进一步的,所述3D模型集转换,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301,获取二维画布中模型的图形信息objs-2d集合、保存时的虚拟摄像机的位置poscam和正交角度fov;步骤S302,调整3D场景与获取的虚拟摄像机的位置poscam和正交角度fov相匹配;步骤S303,循环处理图形信息objs-2d集合中每一个代表实际在3D场景中的模型对象obj-2d;步骤S304,获取3D模型集。进一步的,循环处理模型对象obj-2d,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保存时的图形的元信息obinf;通过obinf向服务器申请实际该2D对象代表的3D对象所需的资源;在3D场景中置入获取的资源信息成为obj-3d;将该模型obj-3d的位置、方向和大小设置为期望值。进一步的,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带有模型信息的2D平面图;获取2D平面图的方向dir。进一步的,所述正交角度fov包括前角度信息、后角度信息、左角度信息、右角度信息、上角度信息和下角度信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基于模型定制的视图化实现方法,通过处理端获取服务端对象资源特征信息以及处理端提取对象的基本元信息,并进行视图转换,实现视图化定制,不仅可实现平面图转换和3D模型集转换,而且为工作人员极大程度的减轻了作业成本,作业效率高,降低成本,应用范围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模型定制的视图化实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模型定制的视图化实现方法的原理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模型定制的视图化实现方法的部分流程示意图一;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基于模型定制的视图化实现方法的部分流程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模型定制的视图化实现方法。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模型定制的视图化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处理端获取服务端对象资源特征信息;步骤S2,处理端提取对象的基本元信息,并进行视图转换,其包括平面图转换和3D模型集转换。借助于上述方案,基于模型定制的视图化实现方法,通过处理端获取服务端对象资源特征信息以及处理端提取对象的基本元信息,并进行视图转换,实现视图化定制,不仅可实现平面图转换和3D模型集转换,而且为工作人员极大程度的减轻了作业成本,作业效率高,降低成本,应用范围广。其中,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1,处理端和服务端实现信息传输;步骤S102,处理端存储对象的基本元信息;步骤S103,服务端存储对象资源特征信息,并进行资源列表呈现。另外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平面图转换,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201,搭建虚拟摄像机获取3D模型集正交角度fov的模型对象obj;步骤S202,获取该模型对象obj在最外层的顶点集合vets-1;步骤S203,确定其顶点集合vets-1与当前虚拟摄像机角度关系;步骤S204,顶点集合vets-1最外层加上与其顶点集合vets-1连接的轮廓顶点集合vets-2;步骤S205,顶点集合vets-1显示部分的顶点用线连接,并将连好的线段集合呈现到二维平面的画布canvas中,其轮廓顶点集合vets-2显示于其同一画布中;步骤S206,获取平面图。其中,包括以下步骤:获取3D模型集;判断该模型对象obj层次较前一个模型是否靠前;若靠前,则将该模型对象obj与前一个模型相交部分顶点标记并隐藏;若不靠前,则进行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模型定制的视图化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处理端获取服务端对象资源特征信息;/n处理端提取对象的基本元信息,并进行视图转换,其包括平面图转换和3D模型集转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模型定制的视图化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处理端获取服务端对象资源特征信息;
处理端提取对象的基本元信息,并进行视图转换,其包括平面图转换和3D模型集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模型定制的视图化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处理端和服务端实现信息传输;
处理端存储对象的基本元信息;
服务端存储对象资源特征信息,并进行资源列表呈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模型定制的视图化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图转换,包括以下步骤:
搭建虚拟摄像机获取3D模型集正交角度fov的模型对象obj;
获取该模型对象obj在最外层的顶点集合vets-1;
确定其顶点集合vets-1与当前虚拟摄像机角度关系;
顶点集合vets-1最外层加上与其顶点集合vets-1连接的轮廓顶点集合vets-2;
顶点集合vets-1显示部分的顶点用线连接,并将连好的线段集合呈现到二维平面的画布canvas中,其轮廓顶点集合vets-2显示于其同一画布中;
获取平面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模型定制的视图化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3D模型集;
判断该模型对象obj层次较前一个模型是否靠前;
若靠前,则将该模型对象obj与前一个模型相交部分顶点标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考
申请(专利权)人:司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