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排课智能算法与管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教学课程排课
,具体为一种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排课智能算法与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研究高校智能排课优化问题,由于在资源的有限的条件下满足教学的有序性,使高校自动排课成为一个多约束、多目标优化问题,传统排课方法排课效率低、成功率低,导致课程之间冲突率高,无法满足现代高校教务管理要求,而为了提高排课效率和排课成功率,提出一种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智能排课系统,相对于传统排课方法,自适应遗传算法提高了排课效率;但是基于自适应算法的排课系统由于该排课机制完全由系统随机生成,进而导致部分课程会出现分配不均的现象,且该排课机制无法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而导致单日内为了使教学课程不冲突或照顾教师资源,而导致同类课程会在单日内出现排布过多的现象,因此无法保证各科课程均衡的在各日排布,进而导致学生后续在线下学习时,不能深入的对当日课堂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巩固,使得教学模式的o2o便难以实现,降低了线上线下相融合方式的学习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排课智能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输入、特殊情况处理和系统排课;/n所述系统排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S1、课程分类;/nS2、制定空白课程表;/nS3、特殊课程输入;/nS4、按类别输入;/nS5、手动查重检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排课智能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输入、特殊情况处理和系统排课;
所述系统排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课程分类;
S2、制定空白课程表;
S3、特殊课程输入;
S4、按类别输入;
S5、手动查重检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排课智能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收集,主要利用计算机来记录教学课程、教学时间、教师、学生、班级和文理科的信息;
所述数据处理,在记录好信息后,在收集的数据信息中主要挑出教学课程、教学时间、教师和班级的数据信息,并明确教学课程、教学时间、教师和班级的具体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排课智能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输入,在教学课程、教学时间、教师和班级的具体信息确定后,在计算机内部建立数据库,并将具体信息输送至计算机内部的Excel表格内;
所述特殊情况处理,在教学课程中,挑出教学课程中非文化课教学方面的课程,并明确该课程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排课智能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将待排课的课程按照类别分类,以高中理科为例,将语数外三科分为一类、理化生三科分为一类、体育和计算机分为一类;
所述S2中,在课程分类后,依照高中理科的课程在计算机内制定空白课程表,以高中理科为例,设定上课时间为周一到周五,单日上课的节数为7节,分别是上午4节,下午3节,总计单周上课总数为35节,并设定语文、数学和外语三科单周上课节数均为6节,则语文、数学和外语的占比为0.51,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科单周上课节数均为5节,则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占比为0.43,体育和计算机信息节数各为1节,则体育和计算机信息占比为0.05,依据上述信息,在计算机Excel表格中制定空白课程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排课智能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在空白课程表制定后,将体育和计算机信息课程首先输入到星期二和星期四的最后一节,则总课程节数剩余33节,其中语文、数学和外语占用18节,物理、化学和生物占用15节;
所述S4中,从星期一到星期五为序,将语文、数学和外语以每日一节的标准排入到课程表内,则语文、数学和外语总节数剩余3节,将物理、化学和生物以每日一节的标准排入到课程表内,则物理、化学和生物总节数剩余0节;
将语文、数学和外语三科中各剩余的一节课与体育和计算机信息课错开安排,使语文、数学和外语三科中各剩余的一节课分别排入到周一、周三和周五中,具体包括以下排列方法:
1)、周一两节语文、周三两节数学和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爽,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课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