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掌静脉识别模块的导光透镜及相应的掌静脉识别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2340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1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掌静脉识别模块的导光透镜,所述的导光透镜具有环形导光主体和近红外光源,所述的环形导光主体具有下表面和上表面,所述的近红外光源设置在所述的环形导光主体的下表面的下方,使得所述的下表面作为光入射面,所述的上表面作为光出射面,所述的上表面具有间隔排布的凸凹结构,所述的下表面设置三角部,所述的上表面设置成倾斜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相应的掌静脉识别模块。采用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掌静脉识别模块的导光透镜及相应的掌静脉识别模块,大大提高照射到手掌的光线的均匀度,有利于得到亮暗均匀的掌静脉图像,有助于降低图像处理算法的难度,从而提高掌静脉的认证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掌静脉识别模块的导光透镜及相应的掌静脉识别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掌静脉识别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掌静脉识别模块的导光透镜及相应的掌静脉识别模块。
技术介绍
人体的手掌静脉隐藏在表皮下,在可见光下无法拍摄,却可以在近红外光下拍摄,其结构复杂很难被复制,另外,掌静脉拍摄时需将手掌伸平,而人手在自然状态下处于半握拳状态,因此无法窃取拍摄掌脉图像,这使得掌静脉成为安全性高的生物特征。目前,大多数的掌静脉识别中,掌脉图像采集都是基于近红外光照射采集,但是由于光源的排列形式等问题,使得照射到手掌的红外光强不够均匀,造成拍摄到的手掌图像出现亮暗不均,手掌中心处亮,边缘处暗等现象,影响成像质量,加大了后续图像处理的难度,降低了识别精度。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使红外光源均匀照射到手掌、从而提高认证准确度的导光透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够使红外光源均匀照射到手掌、从而提高认证准确度的用于掌静脉识别模块的导光透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掌静脉识别模块的导光透镜,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导光透镜具有环形导光主体和近红外光源,所述的环形导光主体具有下表面和上表面,所述的近红外光源设置在所述的环形导光主体的下表面的下方,使得所述的下表面作为光入射面,所述的上表面作为光出射面,所述的上表面具有间隔排布的凸凹结构,所述的下表面设置成向上凸起的三角部,所述的上表面设置成倾斜表面。较佳地,所述的近红外光源设置在所述的下表面的三角部的下方。较佳地,所述的近红外光源为环形光源。较佳地,所述的环形导光主体为圆环形导光主体。较佳地,所述的环形导光主体的中心为掌静脉识别模块中摄像装置的光轴。较佳地,所述的上表面的凸凹结构设置成沿所述的环形导光主体的内边缘延伸至所述的环形导光主体的外边缘。较佳地,所述的三角部为三角棱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掌静脉识别模块,包括所述的导光透镜。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掌静脉识别模块的导光透镜及相应的掌静脉识别模块,大大提高照射到手掌的光线的均匀度,有利于得到亮暗均匀的掌静脉图像,有助于降低图像处理算法的难度,从而提高掌静脉的认证准确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掌静脉识别模块的导光透镜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掌静脉识别模块的导光透镜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掌静脉识别模块的导光透镜的第一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掌静脉识别模块的导光透镜的第二局部剖视图。图5为未放置本专利技术的导光透镜的配光曲线。图6为放置本专利技术的导光透镜的配光曲线。附图标记1环形导光主体2下表面3上表面4近红外光源5第二光路6第一光路7凸凹结构8三角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掌静脉识别模块的导光透镜的实施例,其中,所述的导光透镜具有环形导光主体1和近红外光源4,所述的环形导光主体1具有下表面2和上表面3,所述的近红外光源4设置在所述的环形导光主体1的下表面2的下方,使得所述的下表面2作为光入射面,所述的上表面3作为光出射面,所述的上表面3具有间隔排布的凸凹结构7,所述的下表面2设置三角部8,所述的上表面3设置成倾斜表面,即,上表面2相对于水平面具有一定的斜度。该三角部8可以为三角棱镜。所述的近红外光源4设置在所述的下表面2的三角部8的下方。所述的近红外光源可以设置为环形光源,面向光入射面。所述的环形导光主体可以设置为圆环形导光主体。所述的环形导光主体的中心为掌静脉识别模块中摄像装置的光轴,即,摄像装置的光轴穿过环形导光主体的中心。所述的上表面的凸凹结构设置成沿所述的环形导光主体的内边缘延伸至所述的环形导光主体的外边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掌静脉识别模块,包括所述的导光透镜。如图3~4所示,当近红外光线照射到下表面时,光线主要被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光线经过三角棱镜靠近圆环中心的那一面棱镜进行第一次折射,再经过上表面的斜面进行第二次折射,形成第一光路6,最后照射到圆环中心所对应的上方;第二部分光线经过远离圆环中心的那一面棱镜进行第一次折射,再经过上表面的斜面进行第二次折射,形成第二光路5,最后照射到圆环对应的上方和圆环外侧所对应的上方。通过在光入射面设置三角棱镜,使led发出的光线扩散并照射到整个手掌。当近红外光线照射到下表面时,发生第一次折射,再经过上表面的凹凸结构进行第二次折射后以接近平行光的光束出射。通过多个凹凸结构,使近红外光源的照明光均匀地发射到手掌。如图5~6的配光曲线可知,本专利技术的导光透镜大大提高了照射到手掌的光线的均匀度。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掌静脉识别模块的导光透镜及相应的掌静脉识别模块,大大提高照射到手掌的光线的均匀度,有利于得到亮暗均匀的掌静脉图像,有助于降低图像处理算法的难度,从而提高掌静脉的认证准确度。在此说明书中,本专利技术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掌静脉识别模块的导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光透镜具有环形导光主体和近红外光源,所述的环形导光主体具有下表面和上表面,所述的近红外光源设置在所述的环形导光主体的下表面的下方,使得所述的下表面作为光入射面,所述的上表面作为光出射面,所述的上表面具有间隔排布的凸凹结构,所述的下表面设置三角部,所述的上表面设置成倾斜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掌静脉识别模块的导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光透镜具有环形导光主体和近红外光源,所述的环形导光主体具有下表面和上表面,所述的近红外光源设置在所述的环形导光主体的下表面的下方,使得所述的下表面作为光入射面,所述的上表面作为光出射面,所述的上表面具有间隔排布的凸凹结构,所述的下表面设置三角部,所述的上表面设置成倾斜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掌静脉识别模块的导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近红外光源设置在所述的下表面的三角部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掌静脉识别模块的导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近红外光源为环形光源。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宇峰刘羽鸿周启增陈彤胡红雷陈轶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掌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